【筑梦扬帆 志在兼善】兼善中学教师特色团队系列报道⑤创育名师梁恩钊:“老梁”带你在科创中刷新人生经验值
核心导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既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风雨征程九十二载,重庆市兼善中学一路高歌,在历史变幻与时代浪潮中乘风而行,锻造出一批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兼善教师,其中便包括了以“仁”“恒”“心”为核心的人生导师与以“智”“勇”“创”为核心的学术名师。他们在“兼善教育兼善天下”办学理念的浸润下,积极践行“智仁 勇 恒”的校训和“舍得干 在兼善”的校园精神,立志做到“正心修身,立己达人”。他们将实干精神融入血脉,在平凡中书写师者大爱,托举起教育美好未来。
本期,让我们走进兼善中学,走近兼善特色教师团队,点滴记录他们的教育故事与追梦足迹。
“老梁,我们班的投影仪不好用了,能来看看吗?”
“老梁,这个视频下载不了,有什么法子吗?”
“老梁,这个机器人的程序我做不出来,能指点一二吗?”
......
大家口中的“老梁”便是重庆市兼善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梁恩钊。在同事眼里,他是万能的“电脑通”,只要电脑有问题,给“老梁”打电话,保准能解决。在学生眼里,“老梁”亦师亦友,既能在课堂上为他们答疑解惑,又能在赛场上当好幕后军师。
自2018年进入兼善中学以来,梁恩钊可以说是亲身经历了学校科创教育的加速奔跑。从编程的引进到普及,到在区、市级,乃至国家级的科创赛事中拿奖,再到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批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单位,兼善中学在科创教育领域行走的每一步,都有梁恩钊默默付出的足迹。
重在引导
让答案成为学生待寻的宝藏
“我就住在这附近,小时候没能去兼善中学读书,每次经过它的时候,都对它满怀憧憬。”因为心中那份放不下的兼善情怀,在外地辗转多年的梁恩钊还是回到北碚,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进入了从小就心心念念的兼善中学。
梁恩钊进入兼善中学没多久,学校就引进了编程课程和大批科技模型。梁恩钊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自然而然地担起了包括编程在内的科技社团的指导任务。自此,在每天下午五点半至晚上七点,总能在活动室看到他忙忙碌碌的身影,带领着社团学生学习编程与机器人。
对于几乎“0基础”的学生们来说,纵使有兴趣加持,编程也不是一门容易的课程,他们需要像搭积木一样,用成千上万的“0”与“1”搭建起一个又一个代码王国,期间的困难自是数不胜数。
梁恩钊从不吝啬传授自己的知识,却也从来不会将答案直接呈上,他深知,学习的道路只可脚踏实地,步步丈量,如果直接把“果实”喂到学生嘴里,那学习将变得毫无意义。“我认为,遇到困难的学生需要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老师正确的引导。”他总是先对学生已有的成果给以肯定与鼓励,再带领学生层层深入,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梁恩钊的耐心与鼓励一直是学生敢于不断试错的底气。
“你得让孩子们喜欢这个地方,愿意来这个地方,所有的课程与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孩子们才能真正地自发性学习。”梁恩钊坦言,取得学生的信任是师生间交往的基础,只有信任老师,他们才能大胆提问,大胆尝试。“而科创正是需要这种‘大胆’。”
不断尝试
把赛场变成人生经验场
科创教育是兼善中学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与能力,鼓励他们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梁恩钊一直带着从社团中组建起来的“校队”参加各项科创比赛,力争以赛促教,让学生在实打实的比赛中增加经验。
而赛前集训时期,梁恩钊常常与孩子们在活动室一待就待到晚上八九点。有一次,一名同学首次参加机器人比赛便选择了最难的课题,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梁恩钊并未劝阻,更没有打击,而是带着他迎难而上。他们一步步解决了“抓手”“移动”“角度旋转”等难题,从既成案例中总结经验,大胆设想,通过不断实践,最终成功。
近年来,梁恩钊兢兢业业解迷津,勤勤恳恳为人师,带领学生获得了不少奖项,其中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多次、北碚区机器人比赛一等奖多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重庆市一等奖、重庆市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编程大赛亚军(一等奖)、“NOC”国家三等奖等。
梁恩钊一直认为,比赛是一块磨刀石,期间考验的不止是对专业知识的大量汲取、灵活运用,更是在高压环境下的自我管理、随机应变。正如他所说:“赛场有如人生的经验场,学生能在赛前赛中大量积累,飞速成长。”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雷思蓉 实习生 别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