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撷英·历史上的广益】校友篇·第9期| 邹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
核心摘要:“在广益,如果校园有颜色,那一定是‘广益红’。”这几乎是所有“广益人”发自内心的感慨。
广益中学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历经三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三迁校址、七更校名、五并他校……130岁的她,留下的是炙热如火的红色基因,是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深沉如海的教育情怀。
桃李天下,英才辈出。邹容大义投狱,王朴慷慨赴死,李棠萼血染征途,民族英烈,彪炳千古。治事领袖,院士专家,艺术大师,工商名流,社会精英,遍布全球。莘莘学子,各显风流,平凡人生,灿若星斗。
南山之上,回首百年,绕不开“广益”这所学校。我们从这里可探究其中的“密码”。
人物档案:
邹容(1885—1905),广益中学第一届校友,在辛亥革命中光荣牺牲。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
革命军中马前卒 “大将军”的一生
邹容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民国奠基者、革命家。重庆巴县(今渝中区)人。幼年入私塾读书,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后入重庆广益旧制一班读书,关心国家大事,立志救国救民,常与人议论政事。因对洋教心存不满,遂转学离去。
1902年,邹容留学日本,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深受当时革命思潮的影响,并结识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他刚毅勇为,常争先讲演,成为公认的革命分子。邹容在上海寄居于爱国学社,发起并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完成了他的警世巨著《革命军》,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
1903年5月在上海出版。章太炎为此书作序,并在《苏报》上写文章,广为介绍,称赞《革命军》是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革命军》在海内外广为传播,产生了巨大的革命影响。
1905年4月3日,一个凄风冷雨的早晨,这位杰出的民主革命先驱被迫害,死于狱中,年仅20岁。
少年壮志扫胡尘 叱咤风云《革命军》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鉴于邹容的卓越功绩,于1912年2月22日召开“四川烈士追悼大会”。会后,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下令追赠邹容为“大将军”。蜀军政府表彰为首名烈士。
1943年,其诞生街道改名为邹容路。1946 年5月,在重庆两路口建立邹容烈士纪念碑。198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渝中区南区公园重建邹容烈士纪念碑。2004 年重庆各界评选邹容为十大“重庆历史文化名人”。他的事迹在重庆三峡博物馆、朝天门重庆历史名人馆等处陈列展出。
纵观邹容的一生,在激荡的历史潮流中,他以激进的革命思想来诠释他的爱国情怀,并为此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己任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
资料来源:广益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