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情“话”意 “爱”满金秋】重庆一中教师“夫妻档”特别报道②刘欢&陈怡:最佳拍档!有一种浪漫叫“与你并肩作战”
核心导读:
一个家庭,两个教师,往往意味着他们要付出比其他同事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清晨告别“小家”,走向“大家”,战斗在课堂一线,引领学生。
一所有温度的学校,必有一群有温度的老师。他们除了教师角色,还有夫妻、儿女、父母、朋友等称号。这个九月,我们撷取重庆一中夫妻教师生活的另一面,窥见他们更完整鲜活的生命样态,见证教育的温度和力量。
因为真实,所以温情。只有真情,才有温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韦燕 实习生 姜莎莎)在学校,陈怡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带领学生在英语的世界畅游;刘欢是体育老师兼田径队教练,田径场上总能找到他的身影。
同为老师,共育桃李。在重庆一中这个大家庭中,陈怡和刘欢这对恋人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为人师长,又为人父母的两个人如何兼顾“小家”和“大家”?
结缘:需要的时候,我都陪在你身边
时间拨回2007年的10月,重庆一中一场校园运动会上,英语和体育两个看似不着边际的学科有了“交汇”。
不同于想象中的浪漫场景,两个人的初次邂逅便被“尴尬”的气氛包围。在周围同事的热心“撮合”下,第一次见面的陈怡和刘欢加上了联系方式。就这样,两个人因一场运动会就此“结缘”。
在之后相处的过程中,陈怡和刘欢渐渐地产生了感情,虽然二人都不善言辞,但生活中的细节却让他们彼此越走越近……
他们回忆,有一次,在大学城校区担任班主任的陈怡和同事聚完餐,不巧遇见一个留学生意外遭遇车祸。身为英语老师的陈怡陪着留学生去往医院,临时充当了“翻译”的角色。此时,已经是深夜了。独自一人在外的陈怡,不知怎地拨通了刘欢的电话。听到陈怡在电话中的叙述,挂断电话后,不善言辞的刘欢立马开着车出现在了医院。“他也没说要来,我也没要求他来,但是他还是来了。”即使不善表达,陈怡也能感受到刘欢带给自己的安心。
“我也不能够许诺什么,但是我能够保证的,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尽量陪你。”一句朴实的话让两个人顺利地走到了一起。
携手走过了十余载,刘欢最初的保证确实有做到。不管是生活的琐碎,还是事业上的成长,需要的时候,两个人都陪伴在彼此身边。
并肩:“大家”“小家”我们都要守护
回归教育事业,即使学科教学上鲜少有所交集,但两人也在自己的领域各自成长、发光发热。
英语是一门文字学科,大量的备课占据了陈怡的生活。“备课一小时,讲课十分钟。”尤其是新课标出台以后,对陈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两人的孩子还在急需陪伴的年龄。“我们俩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就是尽量地去陪伴他。”对孩子的教育达成一致的两个人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努力寻找着平衡。
“怎么去平衡呢?其实就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从出生到现在,孩子都是两个人手把手在带。暑假,刘欢需要带队参加比赛,陈怡就陪伴在孩子身边;开学了,陈怡需要大量的时间备课,刘欢就带着孩子训练。

执教以来,刘欢作为教练带领队员在各大田径赛事上斩获佳绩,而自己也在在田径教育事业上取得丰硕成果:全国优秀教练、中国田径协会高级教练员、重庆市田径协会训练教学委员会委员……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2022年清华大学高水平测试,学生陈俊达以男子100米10.74的第一名成绩录取。

而陈怡也在英语教育中收获教师的价值。一个文件夹记录了学生送给陈怡的各种纪念品。精致的漫画,自制的小饼干……收获礼物的那一刻,陈怡感受到师生之间感情的循环,“那一刻是让我觉得当老师很值得的地方。”
相互理解和配合下,两人兼顾学校和家庭。在不同的学科中,两人各自收获硕果的同时,也在互相学习。
刘欢作为体育老师,性子刚,说话直,队里的学生都怕他。但在与学生、队员、家长的沟通中常常感觉无所适从。
不久前,队内的学生对训练产生了抵触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训练经验丰富的刘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常年与学生打交道的陈怡有的是办法。站在班主任的角度,陈怡向刘欢传授了很多与学生沟通的经验,两三次心平气和地沟通下来,学生就没那么抵触了,刘欢顿时对陈怡心生佩服。
而在陈怡这里,刘欢却是给了她更多教育上的启发。“他做这个事情没有很大的功利性,只是因为纯粹的热爱。”所以在陈怡遇到瓶颈时,刘欢对体育的热爱也时常鼓舞陈怡。
在陈怡眼中,她和刘欢在事业和家庭上的相互帮助更像是“道”和“术”的关系。你传授给我内在的“道”,我传授给你外在的“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面对教书育人的责任和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同为教师的夫妻俩面对的是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的挑战下,陈怡和刘欢化身为一个团队,夫妻俩就是彼此的“战友”,打好配合,并肩作战。
教师小档案:
刘欢,中共党员,中教一级教师,重庆一中体育教研组副组长,重庆一中田径队总教练,中国田径协会高级教练员,田径体适能高级教练,重庆市田径协会训练教学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练员。
陈怡,中学一级教师,高中英语教师。所获荣誉:优秀教师称号,优秀指导教师奖;论文多次获得市一,二等奖。公开课获得重庆市高中英语优质课二等奖。指导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全国一等奖,市级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