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北身边的好学校”系列报道⑤和济小学:人人“多彩”向未来“和雅少年”梦起航
核心导读:
协同发展,是时代旋律。优质均衡,是民心所向。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双减”政策出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已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教育人发展努力奋进的方向。
作为重庆的教育大区、教育强区,江北区从来没停下过追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努力满足老百姓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逐步实现了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新局面。
“双减”下,课后服务“五个一点”在全区各中小学逐渐铺开,有效实现了“学有优教”的新突破,涌现了一大波有实力有魅力的“家门口”好学校。近期,我们不妨将目光瞄准这16所中小学,实地探访他们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为孩子们搭建成长舞台,建家门口的好学校,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百姓,助推区域教育品质“升级”,群众幸福指数“倍增”。
一所好学校一定要有文化积淀,方能用灵魂唤醒灵魂,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时代培根铸魂。因此,江北区和济小学提出以“和雅”文化为目标,推进一切工作,致力学校文化的深化与发展。

以文化人!
以和雅的姿态走向文化的自觉
文化,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指路明灯,是促进教师内生力的重要方式,是为学生培根铸魂的精神养分。
和济小学以“和雅”文化引领学校精神建设,把“正雅管理、儒雅教师、文雅学生、慧雅课堂、卓雅课程”作为“和雅”文化建设的五大工程,让“和谐发展,济其所长”的办学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走进和济小学的校园,便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班级中设有图书角、走廊设有读书吧、校园内有公共阅读区、阅读浏览器,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此外,每年定期开展阅读节活动,激发师生阅读兴趣和热情,将书香洒满整个校园。

无论是环境营造还是活动开展,均是学校积极践行文化引领、环境育人的生动写照。此外,学校还从课程构建、课堂变革、德育实践等方面,通过“和雅”文化的浸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文化之根深植师生心中。期望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新常态,引领学校卓越前行。
以德育人!
让每一个和雅学子收获多彩人生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
和济小学围绕“和雅”文化,以儿童立场积极探索五育融合的育人方法,以“无边界”课程建设的形式,拓宽学生成长的真实场域,从而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变"活动"为"课程",变"说教"为"实践",将德育内容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德育真正有方向、有思路、有重点、可持续,全方位、多层次凝炼德育力量。六年和雅教育,培养品格中正、情志高雅、自由快乐的和雅少年。


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德育创新与改革,成果丰硕。2021年,学校在“中国梦—行动有我:全国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和教育案例征集展播活动”中,荣获小学校本德育课程视频资源组“示范作品”;同年,荣获全国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和教育案例征集展播活动重庆市级评选活动校本德育课程类二等奖。

以智启人!
让课程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是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回应。和济小学作为一所城市普通小学,学校多数家庭的父母终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欠佳,自卑心理较重。针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学生,如何根据学情,编织适合他们全面发展的学校生活,重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实际学情,拟定了和济小学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即善学、健康、笃行、博艺、尚礼、创新,以这六大核心素养为靶心,通过开发浸润“和雅”文化特色的“1+6”多彩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和融致雅,以雅化人”“和雅共生,和而不同”的课程文化体系。


为了使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在落实着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国家课程的同时,和济小学从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彩课程”体系的六个维度着手,挖掘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彩课程”体系的丰富内涵,构建与核心素养相对应的课程群,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开展选择性学习,在每周四的全校社团日,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走班学习,同时将多彩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时段相融合,按照五育融合的要求,整体架构,打通使用,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和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可选择课程供给。

与此同时,“双减”落地的新时代,如何给学生的过重作业负担做“减法”,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和济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创设作业辅导和主题活动,安排主学科作业辅导,分层进行重点、难点指导,保障学习效果,以作业减负为切入点,真正实现1、2年级回家后无书面作业,3-6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此外,尽可能丰富延时服务内涵,开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社团和走班社团,在社团设计上凸显五育融合,让学生活动与教育综合改革同频共振,实施“五个一点”即加大阅读、运动、艺术、劳动、实践等项目的比例,让活动课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学校档案:
风光旖旎绿水环绕的嘉陵江畔,坐落着一所个性鲜明、蓬勃发展的学校——江北区和济小学。学校建于1960年,前身是中国兵器装备长安子弟一校。1990年代交由地方政府管理,更名为和济小学。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200人,专任教师71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打造,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目前有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3人。形成了葆有思想与激情,甘于奉献,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师团队。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立场,积极探索厚植生命,绽放童心的改革之路,在“和谐发展济其所长”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围绕“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通过“和雅教育”,依托“1+6”多彩课程体系,不断加大“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发展推广,促进了学生和雅共生,和而不同。
正是在长期的探索中,学校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社会的普遍好评,先后获得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首批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家长示范学校、江北区环境友好型学校、江北区文明校园、江北区书香校园、江北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江北区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努力构建成一所文化底蕴深厚,通往未来、充满乐趣的新优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