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每周一下午,重庆七十一中的学生总是欢腾雀跃的,因为他们可以游走于自己所喜爱的校本特色课程:有的进入茶艺室,优雅地泡上一壶清澈的竹叶青;有的走进咖啡厅,手工炮制一杯醇厚的黑咖啡;有的进入插花室,倾心于每朵花每枝叶的造型美;有的走进蜀绣房,一针一线绣出民族的瑰宝……

三年来,重庆七十一中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开设了24门独具一格的校本特色课程,从民间艺术的蜀绣、川剧,到代表着中国文明的茶,再到有点小资的插花和咖啡,让学生还在青春刚刚开始的岁月,便感受到生活的艺术与美,为未来更有品质和幸福感的生活奠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最美课堂”。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三堂“最美课堂”,去当一回别人家学校的幸福孩子。

“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寓意天地人和……”《茶艺》课上,24位女子一边优雅地展示着茶具,一边娓娓说道,在清灵的古筝乐音中,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画。

讲台上,气质优雅的刘方芳老师与她执教的茶艺课十分合衬。一袭黑色的带有民族风情的长袍和她那轻柔的语调,让人从不怀疑,这是常年在茶香氤氲的课堂“浸泡”出来的温和和美好。

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专门挪出了一间靠近露台、宽敞明亮的教室作为茶室,为孩子们购买各种茶具和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应有尽有。 校长张克运特地为新落成的茶室泼墨,一幅大写的书法“茶谈”悬挂在茶室的最前方,寄望孩子们能通过茶艺的学习谈茶、谈文化、谈人生。在茶室后方,悬挂着刘方芳执教30多年来的心得,“得趣于艺、得形于美、得境于身、得道于心”。

在刘方芳看来,无论孩子们平时多么活泼好动,但只要一走进茶室,心沉下来了,那么茶室所营造的氛围就达到目的了。孩子们也自觉受到茶室氛围的感染, 伴随着悠扬的古筝名曲《高山流水》,在被挂画、插花、盆景装饰的茶室里,静心学习沏茶,暂且忘记繁重的课业,洗尽尘心,熏陶德化。

一盎司伏特加,两盎司橙汁,加入冰块,用手腕快速摇荡摇酒壶,当出现冷凝水和雾气时,便可以倒入杯中饮用了。在重庆七十一中《花式调酒与咖啡》课上,同学们学习制作了这款名为“螺丝刀”的鸡尾酒,并相互品尝和分享感受。

“酸甜爽口。”“有橙汁的清香,又带点酒的醇香。”……分享中,学生提出为什么这款鸡尾酒叫“螺丝刀”?而这也正是执教老师张捷所希望的,让学生在好奇中去追寻答案。

随后,张捷说起了这款鸡尾酒的渊源,原来美国在历史上颁布过禁酒法案,有想喝酒的工人就将无色无味的伏特加加入橙汁,再随手拿起身边的螺丝刀搅拌均匀饮用,让人误以为是在喝果汁,故而取名“螺丝刀”。

在不经意间,同学们不但了解了这款鸡尾酒,也对美国的历史有了了解。

随后,同学们又学习了花式调酒的几个关键动作:翻瓶1-4、旋转酒瓶、抛掷酒瓶。“特别酷,特别好玩!”初二学生杨杨说,当初他选报这门课程就是被花式调酒的酷吸引了,上了几节课后,他觉得课程完全超过了自己的期待,“原来鸡尾酒不仅仅是酷,也很有文化底蕴”。从老师的教学中,他了解了6大基酒、载杯、杯饰等内容,初尝了鸡尾酒的多姿风情,并立志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调酒师。

除了传统的鸡尾酒,张捷还将介绍红、白葡萄酒和中国白酒,让学生对酒文化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然而,为什么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这么一门有点敏感的课程?张捷说这并非是“大胆而为”,而是希望学生树立起理性、健康的饮酒意识,而不是盲目地“谈酒色变”;另外,在中国及世界各地,酒已然成为文化、文明的一部分,是了解世界的又一扇窗。

此外,张捷还将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咖啡。

下半学期,她将带领着同学们从制作一杯美美的卡布奇诺开始,由浅入深地了解咖啡文化。本学期,她改变了课程的授课顺序,把手磨咖啡放后面部分,而是一开始便让学生用一体机制作拉花咖啡,提升课堂吸引力,保有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逐步渗透咖啡的魅力,“我希望最终能带着同学们饱含深情地炮制一杯手工咖啡,轻啜一小口,在咖啡的香醇、丝滑中品味出生活的美妙。”

两朵非洲菊,一根富贵竹,很简单的组合,但经过孙颖老师或折或剪的处理,再造型一下,一组动人的插花作品就呈现在了眼前,放在桌上,忽然那一隅空间就生动起来了。

孙颖的《插花艺术》校本特色课程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作品示范完后,同学们也都开始处理起分到自己手上的鲜花。这批学生大部分是本学期才选修《插花艺术》,所以一开始的几堂课,孙颖便围绕“花海初识”这一主题,带领着同学们从最常见的花和叶开始学习。

“非洲菊和富贵竹都比较有型,相对来说好处理些。学生在观摩后容易做出自己的作品,品相也好掌控。”孙颖说,如此一来,学生能及时获得成就感。

赵俊景就是在这样的激励下始终对插花热情不减。

赵俊景是选修这门课的唯一的男生,刚开始,他的插花作品总呈现出男生特有的粗犷,不是那么柔美。即便如此,赵俊景还是乐在其中,第一堂课便把自己的插花作品带回家送给了妈妈。

如今,第四次上课,他说明显觉得自己的手变得更灵巧了,同学们打趣他说:“是你的心更灵巧了!”赵俊景愉快地点头深表同意。这次,他打算把“已经不那么丑的”插花作品送给自己班主任。

李欣悦是第二个学期选修《插花艺术》,她安静、温柔地处理着非洲菊和富贵竹,在造型好后,她又熟练地制作了两朵手工小花点缀其中,让插花作品显现出另一种味道。

自上学期接触插花以来,李欣悦对花的喜爱倍增,在家中也种起了花,有月季、玫瑰、茉莉、昙花等,“以前都是爸妈种花,我就看看,现在我参与其中后,看着花儿在自己的呵护下一点点绽放,感觉很开心和满足。”

在孙颖的课堂上,同学们在花香的浸润下,所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多生发出了对父母的孝义,对教师的感恩,还有对生命的热爱。

授课中,孙颖还会针对不同的季节设置主题,比如上学期的《十里春风》,本学期即将开始讲授的《秋意浓》。她说花、叶、草是自然的使者,最能让人感知到四季的变化。所以,每个季节主题她都会邀请同学们在回家路上、在所住小区去寻找适合的素材进行插花,让同学们也用心感知大自然的变化,并在插花中发现、发掘自然的美。

《茶艺》课上,两名大大咧咧的女孩因为学茶而变得安静柔美。

《花式调酒与咖啡》课上,那一把调酒的酷劲让学生自我感觉很棒。

《插花艺术》课上,同学们从花花草草中逐渐发现生命的善意。

这些,并非是偶然,而是必然,是重庆七十一中坚持开设校本特色课程的本意所在。

重庆七十一中的生源来自划片招生,对学生不设置就读门槛,招进来的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落后,家庭教育和家境也相对朴实。

对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更提供有品质的校本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些课程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与学校的期望,“我们希望在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课程更有助于丰富学生、提升学生、发展学生,为丰满学生未来生活而做准备。”重庆七十一中校长张克运说。

经过三年的校本特色课程运营,这一想法已然实现,学生们在课程的“润物细无声”中发生着细微的令人感动的变化,甚至带动着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

教育的本质就应该是启发人,改变人,成就人。重庆七十一中全体教师都本着这份教育的诚心,静静地守护着孩子们慢慢成长、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