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强推动人文素养课程建设
教育部提出我国中小学教育要把人文素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

教育部:加强推动人文素养课程建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09-28

近日,教育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499号建议的答复》,对“关于重视加强社会治理中人文素养导向的建议”做出答复。

《答复》指出,我国中小学教育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均衡设置课程,把人文素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

第一,各学段贯通设置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人文教育为主的课程,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其中,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道德修养内容,以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等健全人格培育要求;语文课程注重选择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感受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价值;历史课程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发展史,还包括文化史、思想史,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艺术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第二,在其他课程中有机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如科学课程要求教育学生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再如,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等体育品德方面的内容要求。

在高等教育方面,2020年3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2021年,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已认定清华大学“职业伦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人文与实践”等课程为思政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认定吉林大学“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安徽大学“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等课程为国家级一流课程,推动全国高校人文素养相关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教育部:加强推动人文素养课程建设

2022-09-28 22:22:23 来源:

近日,教育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499号建议的答复》,对“关于重视加强社会治理中人文素养导向的建议”做出答复。

《答复》指出,我国中小学教育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均衡设置课程,把人文素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

第一,各学段贯通设置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人文教育为主的课程,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其中,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道德修养内容,以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等健全人格培育要求;语文课程注重选择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感受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价值;历史课程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发展史,还包括文化史、思想史,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艺术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第二,在其他课程中有机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如科学课程要求教育学生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再如,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等体育品德方面的内容要求。

在高等教育方面,2020年3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2021年,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已认定清华大学“职业伦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人文与实践”等课程为思政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认定吉林大学“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安徽大学“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等课程为国家级一流课程,推动全国高校人文素养相关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