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何以卓越
近年来,从“卓越工程师计划1.0”到“卓越工程师计划2.0”,我国的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培养方案固化、导师选拔不合理、产教隔离脱节、协同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改革的深化。今年3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有助于发挥高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

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何以卓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09-26

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是当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近年来,从“卓越工程师计划1.0”到“卓越工程师计划2.0”,我国的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培养方案固化、导师选拔不合理、产教隔离脱节、协同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改革的深化。今年3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有助于发挥高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

作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供给方,地方高校具有亲近产业贴近企业的特色优势。面对新经济新业态对未来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地方高校必须深化改革,与企业和社会协同联动,在专业知识体系、培养环节与过程、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工程技术人才支撑。

聚焦技术创新能力

重构专业知识体系

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能力标准。一些企业之所以批评工程人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在培养中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而忽视技术的复杂多元性。

要提高毕业生技术创新能力,高校必须认真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流程和技术创新方法,以能力为本位重新界定毕业要求、重构工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

一是夯实数理基础。强化批判性思维、归纳推理和综合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训练,加强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强化学生数理分析计算能力和不同情境下的学习迁移能力。

二是优化实践教学知识内容。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要增加真正对接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特点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综合实践中,要合理设计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项目,开拓仿真实验和虚实结合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在企业实践教学中,要把任务学习融入生产或设计流程、具体技术改造或技术升级环节,引导学生完成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三是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的方法论课程。由于技术创新需要充分考虑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经济指标的价值回报性,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不能只停留在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上,也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而必须系统地讲述技术创新的方法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包含与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相关的诸多步骤。国际公认成功的企业跨部门联合开发模式(IPD)的核心就是基于产品概念、产品计划、产品开发、产品验证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要求进行技术创新。引入产品开发相关的一体化系统课程,以及关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等创新方法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架构与产品研发优化模型,为未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企业真实问题

重塑课程教学场景

企业真实问题是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源头活水,实战化教学场景是学生工程思维训练的必备条件。工程师教育必须把教学建设到生产或设计流程中,把课程嵌入到具体技术改造或技术升级环节,把学生安排到设计、生产、服务“工位”上。

企业真实问题导入工程师教育体系,关键在于情境聚焦和及时迭代,即直接聚焦具体任务情境,以技术升级挑战点或关键性工作任务为线索设计与组织课程内容。其中,企业工程师提出技术性或业务性知识与经验,高校教师提出课程内容架构与教学原型设计,甚至一些业界培训课程开发专家适当参与并提出实施路径建议,并根据需求变化适时、及时地快速迭代。

随着学习革命的兴起,传统课堂已经难以承载企业真实问题的展开,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组织创新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再造、并构与创生。同时,通过校企等多主体有效协作、多方优质资源有机结合和工程技术内容的合理选择,促进学生对于企业真实工程问题的情境代入、意义建构和思维深化。学校可以利用现代产业学院这一多主体协同育人新型组织,围绕来自企业的技术攻关或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等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导师规划设计,按解决复杂性工程问题需要,持续迭代实施项目化学习。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可在大一就加入工程团队,进入项目组,实施项目化实践;大二大三利用跨界整合的资源池、项目库,借助无代差的企业先进设备,走到相应的实际“工位”,继续深挖工程技术知识学习、积淀工程经验、接受企业内部工程师培训相应教程;大四再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或毕业设计或产品作品或创业公司。由此,建构一种“工程知识学习—工程思维训练—工程技术应用—工程实践实训—工程伦理默会”的综合化实战化场景,专业教学目标因一线技术问题渐进导入而梯次聚焦、逐次精准,学生的工程思维、应用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得以全面提升。

突破传统评价桎梏

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工程师储备人才的关键要素。要“健全人才引进培育制度,完善评聘考核办法,选优配强一流教师团队”,关键是要打破传统教师评价的唯学历、唯论文,从企业需求端出发,以“对接真需求、解决真问题、作出真贡献”作为教师评价的核心标准。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教师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模式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鲜明目的性、复杂综合性和整体外显性。因此,必须打破教师评价中用教师学术起点代替教师专业发展、用论文发表掩盖工程应用、用总结性替代过程性、用碎片化推断系统化等弊端与桎梏。应当从教师运用专业领域知识“准确识别、科学诊断、合理解决工程问题”等方面建构评价关键指标,发挥评价“指挥棒”方向导引功能,推动教师聚焦企业工程技术应用以及共性或关键问题解决,提升教师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产教联盟需高度协同,在教师评价上推进产业系统与学术系统深层互嵌,让企业资深工程师和资深管理人员积极发挥评价主体功能,深度参与工程师教育培养导师的入职遴选评价标准、不同聘期的合格评价标准、杰出导师选拔评价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入职遴选重在评价教师对于工程师教育“应知”的专业知识,评价其对本学科所对应的产业领域技术标准或技术前沿等的熟知与理解,以及评价对于未来工程师应如何学习、怎样促进其学习、如何影响其学习的熟知与理解。聘期考核重在评价教师“会做”的专业实践,评价其对于企业工程问题识别和诊断、相应技术方案、产品创新路径等的理解,以及将之转化为相应教学资源、实践项目、教学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实施方法与学生学习效果。杰出选拔重在评价教师“愿持”的专业品质,评价教师是否能够与学生、企业技术团队、产品研发小组、产业园区等有效沟通合作,从而理解自身工作的复杂性、情境性、学生多样性,并致力于自身专业发展。

对接工业价值链条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需要面向企业应用创新,面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采取“专业+‘双创’”思路与方法,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优化和重构校企协同育人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专业教育的内涵。从“人才培养基本单元”“课程的组合”拓展为课程与企业实践的有机整合,从“学校社会接口”拓深为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在课程体系和工程实践项目上的具体映射。专业内涵需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强链延链需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推进专业设置改革及课程体系重组。要按照解决复杂性工程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思维的要求,编制“课程模块+项目”专业教学大纲,实施模块课程与实践项目、创新项目混编互嵌,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工程师、创业导师教学过程混编互嵌。

另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对新工业体系的灵活适应性。利用企业职场真刀实枪环境,借助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创客空间、孵化基地等双创平台,精心选择企业项目,实施案例教学、项目研究、工学交替、问题求解、模拟决策等一体化教学模式,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组建卓越工程师双创教育项目关联矩阵,推动领域融合、专业融通和学科交叉。要突出成果导向,在传统学分绩点之外设置双创“卓越绩点”,突出学生对于技术指标、成本效益、工程伦理、人类福祉等的“水平思考”能力,按“做中创”“创出来”的复杂性及其技术意义、市场价值等考核评定“卓越绩点”。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深化高校自身的教学改革,还需充分发挥企业深度参与的积极性,更需要强化人才人事、财政税收、劳动薪酬、科技创新等政策机制配套保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良好预期和前景,真正形成政产教等多主体协同育人合力,打造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优质生态,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何以卓越

2022-09-26 20:01:46 来源:

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是当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近年来,从“卓越工程师计划1.0”到“卓越工程师计划2.0”,我国的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培养方案固化、导师选拔不合理、产教隔离脱节、协同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改革的深化。今年3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有助于发挥高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性,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

作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供给方,地方高校具有亲近产业贴近企业的特色优势。面对新经济新业态对未来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地方高校必须深化改革,与企业和社会协同联动,在专业知识体系、培养环节与过程、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工程技术人才支撑。

聚焦技术创新能力

重构专业知识体系

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能力标准。一些企业之所以批评工程人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在培养中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而忽视技术的复杂多元性。

要提高毕业生技术创新能力,高校必须认真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流程和技术创新方法,以能力为本位重新界定毕业要求、重构工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

一是夯实数理基础。强化批判性思维、归纳推理和综合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训练,加强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强化学生数理分析计算能力和不同情境下的学习迁移能力。

二是优化实践教学知识内容。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要增加真正对接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特点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综合实践中,要合理设计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项目,开拓仿真实验和虚实结合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在企业实践教学中,要把任务学习融入生产或设计流程、具体技术改造或技术升级环节,引导学生完成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三是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的方法论课程。由于技术创新需要充分考虑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经济指标的价值回报性,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不能只停留在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上,也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而必须系统地讲述技术创新的方法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包含与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相关的诸多步骤。国际公认成功的企业跨部门联合开发模式(IPD)的核心就是基于产品概念、产品计划、产品开发、产品验证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要求进行技术创新。引入产品开发相关的一体化系统课程,以及关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等创新方法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架构与产品研发优化模型,为未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企业真实问题

重塑课程教学场景

企业真实问题是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源头活水,实战化教学场景是学生工程思维训练的必备条件。工程师教育必须把教学建设到生产或设计流程中,把课程嵌入到具体技术改造或技术升级环节,把学生安排到设计、生产、服务“工位”上。

企业真实问题导入工程师教育体系,关键在于情境聚焦和及时迭代,即直接聚焦具体任务情境,以技术升级挑战点或关键性工作任务为线索设计与组织课程内容。其中,企业工程师提出技术性或业务性知识与经验,高校教师提出课程内容架构与教学原型设计,甚至一些业界培训课程开发专家适当参与并提出实施路径建议,并根据需求变化适时、及时地快速迭代。

随着学习革命的兴起,传统课堂已经难以承载企业真实问题的展开,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组织创新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再造、并构与创生。同时,通过校企等多主体有效协作、多方优质资源有机结合和工程技术内容的合理选择,促进学生对于企业真实工程问题的情境代入、意义建构和思维深化。学校可以利用现代产业学院这一多主体协同育人新型组织,围绕来自企业的技术攻关或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等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导师规划设计,按解决复杂性工程问题需要,持续迭代实施项目化学习。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可在大一就加入工程团队,进入项目组,实施项目化实践;大二大三利用跨界整合的资源池、项目库,借助无代差的企业先进设备,走到相应的实际“工位”,继续深挖工程技术知识学习、积淀工程经验、接受企业内部工程师培训相应教程;大四再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或毕业设计或产品作品或创业公司。由此,建构一种“工程知识学习—工程思维训练—工程技术应用—工程实践实训—工程伦理默会”的综合化实战化场景,专业教学目标因一线技术问题渐进导入而梯次聚焦、逐次精准,学生的工程思维、应用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得以全面提升。

突破传统评价桎梏

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工程师储备人才的关键要素。要“健全人才引进培育制度,完善评聘考核办法,选优配强一流教师团队”,关键是要打破传统教师评价的唯学历、唯论文,从企业需求端出发,以“对接真需求、解决真问题、作出真贡献”作为教师评价的核心标准。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教师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模式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鲜明目的性、复杂综合性和整体外显性。因此,必须打破教师评价中用教师学术起点代替教师专业发展、用论文发表掩盖工程应用、用总结性替代过程性、用碎片化推断系统化等弊端与桎梏。应当从教师运用专业领域知识“准确识别、科学诊断、合理解决工程问题”等方面建构评价关键指标,发挥评价“指挥棒”方向导引功能,推动教师聚焦企业工程技术应用以及共性或关键问题解决,提升教师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产教联盟需高度协同,在教师评价上推进产业系统与学术系统深层互嵌,让企业资深工程师和资深管理人员积极发挥评价主体功能,深度参与工程师教育培养导师的入职遴选评价标准、不同聘期的合格评价标准、杰出导师选拔评价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入职遴选重在评价教师对于工程师教育“应知”的专业知识,评价其对本学科所对应的产业领域技术标准或技术前沿等的熟知与理解,以及评价对于未来工程师应如何学习、怎样促进其学习、如何影响其学习的熟知与理解。聘期考核重在评价教师“会做”的专业实践,评价其对于企业工程问题识别和诊断、相应技术方案、产品创新路径等的理解,以及将之转化为相应教学资源、实践项目、教学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实施方法与学生学习效果。杰出选拔重在评价教师“愿持”的专业品质,评价教师是否能够与学生、企业技术团队、产品研发小组、产业园区等有效沟通合作,从而理解自身工作的复杂性、情境性、学生多样性,并致力于自身专业发展。

对接工业价值链条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需要面向企业应用创新,面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采取“专业+‘双创’”思路与方法,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优化和重构校企协同育人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专业教育的内涵。从“人才培养基本单元”“课程的组合”拓展为课程与企业实践的有机整合,从“学校社会接口”拓深为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在课程体系和工程实践项目上的具体映射。专业内涵需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强链延链需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推进专业设置改革及课程体系重组。要按照解决复杂性工程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思维的要求,编制“课程模块+项目”专业教学大纲,实施模块课程与实践项目、创新项目混编互嵌,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工程师、创业导师教学过程混编互嵌。

另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对新工业体系的灵活适应性。利用企业职场真刀实枪环境,借助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创客空间、孵化基地等双创平台,精心选择企业项目,实施案例教学、项目研究、工学交替、问题求解、模拟决策等一体化教学模式,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组建卓越工程师双创教育项目关联矩阵,推动领域融合、专业融通和学科交叉。要突出成果导向,在传统学分绩点之外设置双创“卓越绩点”,突出学生对于技术指标、成本效益、工程伦理、人类福祉等的“水平思考”能力,按“做中创”“创出来”的复杂性及其技术意义、市场价值等考核评定“卓越绩点”。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深化高校自身的教学改革,还需充分发挥企业深度参与的积极性,更需要强化人才人事、财政税收、劳动薪酬、科技创新等政策机制配套保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良好预期和前景,真正形成政产教等多主体协同育人合力,打造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优质生态,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