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创新“社区劳育”,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各单位把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方位、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引导教育青年学子发现劳动之美、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郭晓彤 实习生 陆丹)为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学生社区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融入”创新社区劳动教育形式,不断丰富强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全覆盖经常性开展社区劳动月、社区劳动周、社区劳动日,吸引全校18000余名学生热情参与,劳动育人实效不断强化。
将“社区劳育”融入思政教育 以劳树德
在常态化开展“四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学院将社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社区劳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以劳树德。一是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弘扬劳动精神,点燃人生激情”劳动主题演讲比赛,通过广大学子对劳动情、理、事的分享阐述、激情讲演,有效培养广大学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多学院举办的爱国主义手抄报比赛和社区周末红色影院等活动紧贴劳动主题,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劳动内涵外沿。相关活动累计参与达66500余人次,收到良好成效。二是用好“社会大课堂“。在确保学校“思政小课堂”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用好“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参加“榜样的一天”劳动体验课堂,走进食堂、水厂、村社……走近厨师、宿管员、园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在劳动体验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学生社区设立学生公寓协管员勤工助学岗、党员示范岗,选拔优秀学生轮流上岗,促进学生用劳动做出表率、获取认同,强化劳动光荣、劳动有为观念。
将“社区劳育”融入学业指导 以劳育才
一是活用系列平台。在专为学生提升学业水平设立的学生自习室、考研寝室和园区书屋等平台场所,丰富劳育相关书籍美文,传递爱劳动思想意识,交流爱劳动感受体会,让各学业指导平台在发挥学业指导功能的同时,实现以劳育才的功能延伸。二是开展系列活动。将社区劳动教育融入学业指导全过程,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线上讲座、优秀毕业生论文答辩观摩和实验模拟、读书月、考研交流、图书漂流等系列活动,丰富社区学业指导形式,让爱劳动、成绩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学生得肯定、出风头,高调展现劳动学习的密不可分、相辅相承,从劳动入手推动成长成才。三是培育系列项目。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分生活区劳动实践、志愿者服务、校园服务、农业工业劳动等不同种类,积极组织师生进行特色社区劳动实践项目申报,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德智体美劳”兼容学生社区。
将“社区劳育”融入日常生活 以劳创美
大力开展讲卫生、做清洁、美校园活动,把社区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让全体同学以劳动创造美。一是制度化卫生评比抓激励。组织“我的社区,我的家园”卫生评比等活动,制度化开展“学生社区劳动日”和“月度文明寝室评比”活动,评选“学生社区劳动之星”寝室12间,有效激励学生在卫生环境维护中常动手、勤动手。二是实地化定期清扫抓落实。定期组织学生动手打扫容易脏污、不易打扫的校园卫生死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劳动必有收获,用劳动赢取美丽。三是趣味化宣传推广抓普及。开展平安社区夜巡、人科魅力跑、社区心理趣味游园会、社区好声音歌唱比赛等社区活动,让学生在多彩愉快中享受“劳动之美”,体会“劳动之乐”;持续开展寝室美化大赛,实施垃圾分类处理、住宿条件和景观环境改造,让劳动创造美、劳动成就美随处可见、自觉自主。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劳树德、以劳育才、以劳创美,积极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新方法,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清单,不断丰富社区劳动实践特色活动,引导广大学子在劳动中转变思想、净化心灵、增长才干、收获乐趣,确保广大学子真正热爱劳动,并把自己的劳动融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