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⑥赵征寰:与临床“同频”产生科研“共振”,助推“重医制造”走向全国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⑥赵征寰:与临床“同频”产生科研“共振”,助推“重医制造”走向全国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1-21

编者按:

四方聚英才,潮涌汇渝州。

新时代,重庆正以“超级速度”奔涌向前。滚滚时代浪潮,重庆医科大学奋楫扬帆乘风起,勇立潮头逐浪行。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在这场与时代牵手,与世界相约的深度对接中,重庆医科大学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历史机遇,广纳天下英才,重点瞄准医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急需的高精尖、高层次、高成长性人才,全新开启平台化、精准化引才的生动实践。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重庆医科大学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重庆再创辉煌添薪助燃。

f5656576f5ad77cbc356a52c2dc5625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征寰郭晓彤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1日15时23分讯(郭晓彤)如果说“从无到有的追赶”是老一辈放射学人念兹在兹的夙愿,在新的时代,“超越和引领”则成为新一代医学科研者无日或忘的使命所在。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有青年科研人员向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让磁共振造影成像技术步上新台阶。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征寰,就是这样一位,有追求、有担当的青年科研人员。

f5a95827b2397525bd1e7c0dfcf9bb9
赵征寰在实验室 郭晓彤摄

科研,不是关起门来做实验

而要走出去看看世界需要改变什么

翻阅赵征寰的简历,这是一个初心不改,奋楫前行的过程。

2006年-2015年,赵征寰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期间,都在厦门大学学习化学生物学,一个研究生命过程中化学基础的科学。2015年-2020年,赵征寰学成归来,回到重庆,在西南大学药学院担任讲师。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他去往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深造一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那期间,有一段简单却直击心灵的对话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他两年多以后来到重庆医科大学埋下一颗种子。

那时,赵征寰在新加坡参加一场大咖云集的分子影像学术会议,一位专注于治疗脑肿瘤的医生突然向他提问:“你们研究出来的这个造影剂,可以直接使用于我们脑肿瘤的磁共振检查吗?它的成像效果如何,代谢行为怎样,‘毒性’如何?”

当时,赵征寰怔住了一下,回答道“暂时不能直接使用,我们还需要经过动物实验,更多的与临床医生合作,才能够将该造影剂应用于临床。”

这段对话,让赵征寰对科研有了新的追求。

d5a961beaecf92b6159cb0bd58f3048
赵征寰在实验室 郭晓彤摄

“我以前的想法一直都是,通过理论的计算,把磁共振造影剂的绝对性能提高就足够了。我当时认为,只要绝对造影能力强,它就一定会比临床上普遍的造影剂更好,然而我忽略了一个重点——体内特殊环境。”赵征寰说,“我现在意识到,我不能局限在实验室做基础研究,还要走出去看看世界需要改变什么,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

经过多方面的权衡与考察,2020年5月,赵征寰入职重庆医科大学,从事高性能功能化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及抗肿瘤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合成相关研究。

他围绕以功能化无机纳米材料为载体的纳米探针设计,开发一系列高性能磁共振造影剂的设计合成手段。同时,结合纳米药物的靶向运输和药物可控释放的等特点构建高效智能的纳米探针应用于肿瘤的诊疗一体化研究。

近年来,赵征寰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Nat. Commun.,生物医学工程权威期刊ACS nano,Adv. Funct. Mater., Biomaterials 和Chem. Mater. 以及SCI一区杂志J. Mater. Chem. 和J. Mater. Chem. B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44671cfdf700d7867fb1a7e1d306652
赵征寰在指导学生 郭晓彤摄

造影剂,不仅可以辅助成像

也可以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帮助治疗

如今,赵征寰比以往都更加看重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也是他当初选择来到重庆医科大学的根本原因。

“重庆医科大学除了有教学科研平台,还有很多附属医院,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源。”赵征寰说。

据了解,学校有多所直属附属医院,还有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8所教学医院,分布在重庆、成都、西安、深圳等地。

赵征寰告诉记者:“我们与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放射科正在进行合作,共同申请到学校青创团队的项目。”

在与附一院合作期间,赵征寰了解到放射科临床上正在使用的小分子造影剂都有一个特点——体内循环时间较短。也就是说,注射一次造影剂,很快就会被代谢出体外,医生无法实现长时间的监测。当然,这也是该造影剂的好处,快速外排对人体的“毒性”较弱。

了解到磁共振造影剂的临床问题后,赵征寰迫切地想研发出成像效果好、毒性小,同时体内循环时间较长的造影剂。

此外,他还致力于研发基于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高性能功能化诊疗一体化试剂。顾名思义,“诊疗一体”代表该造影剂既能辅助成像,也有治疗功能。

赵征寰告诉记者,现在临床上普遍需要穿刺或者肿瘤切除后再进行活检,这种检测方法准确率高,但是耗费时间较长。如果说直接使用磁共振的方法就能完成检测,可以远远加快分析速度,尽早根据不同的诊断结果来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也能够通过磁共振对病患进行实时监测,如果患处对药物敏感就继续用药,如果对患处有所损伤就降低剂量。

“因此,我们希望未来能实现将‘诊疗一体化试剂’作为一个磁共振的辅助手段,帮助每个不同病情的人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个性化医疗。”赵征寰说道。

近年来,赵征寰已经获得一系列新型高效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在小鼠模型上成功实现了对原位瘤或转移瘤的检测。同时,他以具备磁共振造影能力的磁性材料为基础,设计合成了多种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诊疗一体化药物,在荷瘤小鼠模型上实现肿瘤诊断的基础上,有效的拟制了实体瘤的生长。

此外,赵征寰也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1项,参研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获得重庆市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第一批资助。

007988b59872449f712a0026e42d259
赵征寰在指导学生 郭晓彤摄

筑巢,不仅引来“凤凰”栖息

还将助力“凤凰”涅槃腾飞

“自我2020年5月来到重医后,我们的实验室搭建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只用了4个月就搭建好了,这离不开各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赵征寰笑容满面地说道。

在赵征寰来到重庆医科大学这1年半时间里,实验室搭建起来了,设备到位了,学生也招了,此外,他还作为负责人成立了高校创新群体。

据了解,高校创新群体集纳了基础医学院7位青年教授,他们都是将分子成像作为研究方向,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聚焦于通过正电子断层扫描或者单电子断层扫描,有的聚焦于磁共振,还有的聚焦于聚集诱导荧光。总而言之,他们都是在为精准化诊断或者精准化医疗服务。

7位青年教授分别做的是多种模态的探针,如今,他们正致力于将多种不同的探针相结合,实现多模态成像,以便突出各种模态成像的优点,规避缺点,实现更准确的诊断。

赵征寰说:“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早日开发出一个临床使用造影剂,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这是重医制造的,重医在分子成像方面的研究做得不错!”

近几年,重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筑巢引凤、汇聚英才,相信这样的目标触手可及。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说过,“重医的中长期目标是建成中国最好的医学院校之一。而建成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一流环境和一流人才。打造一流环境,引入一流人才,这就是一个筑巢引凤的过程。”

如今,重医正不断涌入更多优秀人才。2018年,重医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目前已引进近100名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人才。

“就如黄校长说的那样,重医现在是在筑巢引凤、汇聚英才,我知道自己还不是那只‘凤’,既然我来了重医,那我就会为了成为一只‘凤凰’而加倍努力!”赵征寰语气坚定地说道。

有了赵征寰如此坚定的决心,也有了重医如此坚固的“凤巢”,在浴火盛开后,他终将涅槃腾飞。

往期推荐: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①党永军:从上海到重庆,他是专注新药研发的“匠心狂人”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②石丘玲:把事业发展在自己的祖国,让生命为时代而澎湃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③周维英:向阳而生 在追梦奔跑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④林永:探秘“微观世界”,矢志填补乙肝病毒研究“空白”领域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⑤路芳慧:耕耘不辍的基础科研践行者,勇攀脑肿瘤研究领域“高峰”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⑥赵征寰:与临床“同频”产生科研“共振”,助推“重医制造”走向全国

2022-01-21 15:35:20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

四方聚英才,潮涌汇渝州。

新时代,重庆正以“超级速度”奔涌向前。滚滚时代浪潮,重庆医科大学奋楫扬帆乘风起,勇立潮头逐浪行。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在这场与时代牵手,与世界相约的深度对接中,重庆医科大学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历史机遇,广纳天下英才,重点瞄准医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急需的高精尖、高层次、高成长性人才,全新开启平台化、精准化引才的生动实践。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重庆医科大学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重庆再创辉煌添薪助燃。

f5656576f5ad77cbc356a52c2dc5625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征寰郭晓彤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1日15时23分讯(郭晓彤)如果说“从无到有的追赶”是老一辈放射学人念兹在兹的夙愿,在新的时代,“超越和引领”则成为新一代医学科研者无日或忘的使命所在。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有青年科研人员向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让磁共振造影成像技术步上新台阶。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征寰,就是这样一位,有追求、有担当的青年科研人员。

f5a95827b2397525bd1e7c0dfcf9bb9
赵征寰在实验室 郭晓彤摄

科研,不是关起门来做实验

而要走出去看看世界需要改变什么

翻阅赵征寰的简历,这是一个初心不改,奋楫前行的过程。

2006年-2015年,赵征寰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期间,都在厦门大学学习化学生物学,一个研究生命过程中化学基础的科学。2015年-2020年,赵征寰学成归来,回到重庆,在西南大学药学院担任讲师。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他去往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深造一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那期间,有一段简单却直击心灵的对话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他两年多以后来到重庆医科大学埋下一颗种子。

那时,赵征寰在新加坡参加一场大咖云集的分子影像学术会议,一位专注于治疗脑肿瘤的医生突然向他提问:“你们研究出来的这个造影剂,可以直接使用于我们脑肿瘤的磁共振检查吗?它的成像效果如何,代谢行为怎样,‘毒性’如何?”

当时,赵征寰怔住了一下,回答道“暂时不能直接使用,我们还需要经过动物实验,更多的与临床医生合作,才能够将该造影剂应用于临床。”

这段对话,让赵征寰对科研有了新的追求。

d5a961beaecf92b6159cb0bd58f3048
赵征寰在实验室 郭晓彤摄

“我以前的想法一直都是,通过理论的计算,把磁共振造影剂的绝对性能提高就足够了。我当时认为,只要绝对造影能力强,它就一定会比临床上普遍的造影剂更好,然而我忽略了一个重点——体内特殊环境。”赵征寰说,“我现在意识到,我不能局限在实验室做基础研究,还要走出去看看世界需要改变什么,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

经过多方面的权衡与考察,2020年5月,赵征寰入职重庆医科大学,从事高性能功能化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及抗肿瘤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合成相关研究。

他围绕以功能化无机纳米材料为载体的纳米探针设计,开发一系列高性能磁共振造影剂的设计合成手段。同时,结合纳米药物的靶向运输和药物可控释放的等特点构建高效智能的纳米探针应用于肿瘤的诊疗一体化研究。

近年来,赵征寰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Nat. Commun.,生物医学工程权威期刊ACS nano,Adv. Funct. Mater., Biomaterials 和Chem. Mater. 以及SCI一区杂志J. Mater. Chem. 和J. Mater. Chem. B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44671cfdf700d7867fb1a7e1d306652
赵征寰在指导学生 郭晓彤摄

造影剂,不仅可以辅助成像

也可以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帮助治疗

如今,赵征寰比以往都更加看重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也是他当初选择来到重庆医科大学的根本原因。

“重庆医科大学除了有教学科研平台,还有很多附属医院,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源。”赵征寰说。

据了解,学校有多所直属附属医院,还有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8所教学医院,分布在重庆、成都、西安、深圳等地。

赵征寰告诉记者:“我们与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放射科正在进行合作,共同申请到学校青创团队的项目。”

在与附一院合作期间,赵征寰了解到放射科临床上正在使用的小分子造影剂都有一个特点——体内循环时间较短。也就是说,注射一次造影剂,很快就会被代谢出体外,医生无法实现长时间的监测。当然,这也是该造影剂的好处,快速外排对人体的“毒性”较弱。

了解到磁共振造影剂的临床问题后,赵征寰迫切地想研发出成像效果好、毒性小,同时体内循环时间较长的造影剂。

此外,他还致力于研发基于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高性能功能化诊疗一体化试剂。顾名思义,“诊疗一体”代表该造影剂既能辅助成像,也有治疗功能。

赵征寰告诉记者,现在临床上普遍需要穿刺或者肿瘤切除后再进行活检,这种检测方法准确率高,但是耗费时间较长。如果说直接使用磁共振的方法就能完成检测,可以远远加快分析速度,尽早根据不同的诊断结果来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也能够通过磁共振对病患进行实时监测,如果患处对药物敏感就继续用药,如果对患处有所损伤就降低剂量。

“因此,我们希望未来能实现将‘诊疗一体化试剂’作为一个磁共振的辅助手段,帮助每个不同病情的人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个性化医疗。”赵征寰说道。

近年来,赵征寰已经获得一系列新型高效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在小鼠模型上成功实现了对原位瘤或转移瘤的检测。同时,他以具备磁共振造影能力的磁性材料为基础,设计合成了多种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诊疗一体化药物,在荷瘤小鼠模型上实现肿瘤诊断的基础上,有效的拟制了实体瘤的生长。

此外,赵征寰也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1项,参研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获得重庆市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第一批资助。

007988b59872449f712a0026e42d259
赵征寰在指导学生 郭晓彤摄

筑巢,不仅引来“凤凰”栖息

还将助力“凤凰”涅槃腾飞

“自我2020年5月来到重医后,我们的实验室搭建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只用了4个月就搭建好了,这离不开各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赵征寰笑容满面地说道。

在赵征寰来到重庆医科大学这1年半时间里,实验室搭建起来了,设备到位了,学生也招了,此外,他还作为负责人成立了高校创新群体。

据了解,高校创新群体集纳了基础医学院7位青年教授,他们都是将分子成像作为研究方向,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聚焦于通过正电子断层扫描或者单电子断层扫描,有的聚焦于磁共振,还有的聚焦于聚集诱导荧光。总而言之,他们都是在为精准化诊断或者精准化医疗服务。

7位青年教授分别做的是多种模态的探针,如今,他们正致力于将多种不同的探针相结合,实现多模态成像,以便突出各种模态成像的优点,规避缺点,实现更准确的诊断。

赵征寰说:“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早日开发出一个临床使用造影剂,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这是重医制造的,重医在分子成像方面的研究做得不错!”

近几年,重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筑巢引凤、汇聚英才,相信这样的目标触手可及。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说过,“重医的中长期目标是建成中国最好的医学院校之一。而建成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一流环境和一流人才。打造一流环境,引入一流人才,这就是一个筑巢引凤的过程。”

如今,重医正不断涌入更多优秀人才。2018年,重医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目前已引进近100名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人才。

“就如黄校长说的那样,重医现在是在筑巢引凤、汇聚英才,我知道自己还不是那只‘凤’,既然我来了重医,那我就会为了成为一只‘凤凰’而加倍努力!”赵征寰语气坚定地说道。

有了赵征寰如此坚定的决心,也有了重医如此坚固的“凤巢”,在浴火盛开后,他终将涅槃腾飞。

往期推荐: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①党永军:从上海到重庆,他是专注新药研发的“匠心狂人”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②石丘玲:把事业发展在自己的祖国,让生命为时代而澎湃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③周维英:向阳而生 在追梦奔跑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④林永:探秘“微观世界”,矢志填补乙肝病毒研究“空白”领域

【“智”汇巴渝 “才”聚重医】⑤路芳慧:耕耘不辍的基础科研践行者,勇攀脑肿瘤研究领域“高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