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厕所革命”成效显著
教育部召开“办实事 见实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介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

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厕所革命”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12-31

12月29日 ,教育部召开“办实事 见实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介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就中小学、幼儿园“厕所革命”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刘昌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教育系统积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改厕。2013年至2018年改造14.1万所中小学、幼儿园非卫生厕所。2019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启动实施“中小学校‘厕所革命’行动计划”。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9年以来,完成6.7万所中小学、幼儿园非卫生厕所改造,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厕所基本达到了安全、清洁、实用的要求。同时,各地还同步解决厕位不足、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等问题。

教育部坚持“安全、卫生、经济、适用、环保”的理念推进改厕;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规范学生如厕行为,提升学生卫生健康文明素养。一是要求各地实事求是制定改厕方案,因地制宜解决改厕技术难题,不能搞形式主义。教育部编制了改厕技术方案和案例供各地参考。各地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有些学校建设了水冲式厕所,有些学校实施干封式卫生旱厕改造,还有些学校探索使用微生物降解等改厕新技术。二是保障改厕资金等条件。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大中央资金对中小学改厕的支持力度。地方教育、发改、财政、生态环境、卫生健康、住房城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形成合力,做好中小学改厕的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粪污处理等工作。三是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粪污清运及处理、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保持环境卫生等厕所管理维护工作,深入开展学生卫生健康、文明如厕教育。

中小学“厕所革命”在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升中小学生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保障了中小学生、在园幼儿的身心健康。厕所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改变了一些中小学生因厕所脏、臭而少喝水,憋大小便以减少上厕所次数的不良习惯,降低了学生出现失禁、便秘、尿路感染等疾病的风险。建设蹲位隔断或厕门,有效保护了学生隐私,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二是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条件。改厕以后,满足了课间高峰期学生如厕需求,避免学生因厕所拥挤而上课迟到,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各学校在厕所张贴七步洗手法、如厕行为要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小常识、防范校园欺凌等标语或宣传画,宣传卫生健康、科学、文化等知识,厕所已成为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卫生厕所建设补齐了农村中小学“厕所环境卫生条件较差”这一块短板,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三是提升了中小学生文明素质。教育部将如厕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中小学生卫生健康意识更加普及。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已逐渐养成“讲秩序、不打闹,便后洗手,不乱涂乱画,正确使用冲水、洗手设施,节约用水”等行为习惯,增强了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文明意识。各地学校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把良好文明习惯和文明意识传递给家长,传递给社会。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厕所革命”成效显著

2021-12-31 06:05:15 来源: 0 条评论

12月29日 ,教育部召开“办实事 见实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介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就中小学、幼儿园“厕所革命”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刘昌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教育系统积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改厕。2013年至2018年改造14.1万所中小学、幼儿园非卫生厕所。2019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启动实施“中小学校‘厕所革命’行动计划”。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9年以来,完成6.7万所中小学、幼儿园非卫生厕所改造,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厕所基本达到了安全、清洁、实用的要求。同时,各地还同步解决厕位不足、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等问题。

教育部坚持“安全、卫生、经济、适用、环保”的理念推进改厕;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规范学生如厕行为,提升学生卫生健康文明素养。一是要求各地实事求是制定改厕方案,因地制宜解决改厕技术难题,不能搞形式主义。教育部编制了改厕技术方案和案例供各地参考。各地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有些学校建设了水冲式厕所,有些学校实施干封式卫生旱厕改造,还有些学校探索使用微生物降解等改厕新技术。二是保障改厕资金等条件。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大中央资金对中小学改厕的支持力度。地方教育、发改、财政、生态环境、卫生健康、住房城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形成合力,做好中小学改厕的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粪污处理等工作。三是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粪污清运及处理、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保持环境卫生等厕所管理维护工作,深入开展学生卫生健康、文明如厕教育。

中小学“厕所革命”在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升中小学生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保障了中小学生、在园幼儿的身心健康。厕所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改变了一些中小学生因厕所脏、臭而少喝水,憋大小便以减少上厕所次数的不良习惯,降低了学生出现失禁、便秘、尿路感染等疾病的风险。建设蹲位隔断或厕门,有效保护了学生隐私,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二是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条件。改厕以后,满足了课间高峰期学生如厕需求,避免学生因厕所拥挤而上课迟到,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各学校在厕所张贴七步洗手法、如厕行为要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小常识、防范校园欺凌等标语或宣传画,宣传卫生健康、科学、文化等知识,厕所已成为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卫生厕所建设补齐了农村中小学“厕所环境卫生条件较差”这一块短板,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三是提升了中小学生文明素质。教育部将如厕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中小学生卫生健康意识更加普及。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已逐渐养成“讲秩序、不打闹,便后洗手,不乱涂乱画,正确使用冲水、洗手设施,节约用水”等行为习惯,增强了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文明意识。各地学校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把良好文明习惯和文明意识传递给家长,传递给社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