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多措并举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定向
为了将劳动教育全面落实到城口大地,县教委把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作为根本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在劳动教育开展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城口县多措并举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定向

来源:重庆市教委2021-11-18

劳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要素,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城口县发挥乡村学校周边地理条件,为广泛开辟劳动教育实践体验基地提供条件。为了将劳动教育全面落实到城口大地,县教委把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作为根本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在劳动教育开展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第一,强化知识学习,夯实理论基础,让劳动教育更有“底气”。一是紧抓知识学习。全面落实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对学校每周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具体安排,小学一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由专兼职教师拟定教学计划,切实抓好劳动知识教学。每月安排1次集中劳动教育日,注重课本知识的运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每学年设立“劳动教育活动周”,采用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二是紧抓校本课程。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编写《文明礼仪》《劳动清单》《生活妙招》《劳动技能》《“金木水火土”五行劳动》等符合劳动教育要求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劳动课程内涵,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增加学生实践经验。三是紧抓教师培训。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第二,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组织体系,让劳动教育更有“生气”。一是建章立制强力推动。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城口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县教委根据文件要求制定《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细化责任单位及分工,全面压紧压实学校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劳动教育格局。二是细化规则明确任务。制定《城口县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细则》,确定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赋分办法及考评措施,引导各学校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制定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具体方案,让每所学校走出一条劳动教育特色之路。三是全面督导狠抓落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各级有关部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为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强大组织保障。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各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定期开展专项劳动教育质量督导检查。

第三,强化活动引领,推进融合发展,让劳动教育更有“地气”。一是主题教育增强“引导”。以德育为依托,推进德育与劳动教育互融互通。推行德育“每月一事”,组织学校开展主题班团活动、国旗下讲话、劳动知识竞赛、劳动技能比拼、观看劳模故事展播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德育中体验劳动,在劳育中受到感染。二是常规劳动注重“效果”。校园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从小事做起、身边事做起,达到“以小见大”“由点到面”的育人效果。从每天的学生值日、教室清洁、寝室内务整理、校园环境保洁、垃圾分类存放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检查。建立评分、评比、通报制度,全面落实学校主导责任、教师主力责任,实现劳动育人的实效性。三是志愿服务强化“过程”。推行学校“自主管理”,建立“校内志愿岗”和“校外实践岗”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机制。各学校相继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光盘行动执勤岗”“校外交通劝导岗”“社区清洁护卫岗”等志愿服务岗,让学生充分感悟劳动、践行劳动。四是社团活动突出“质量”。今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各校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开设社团课程,书法、绘画、茶艺、农耕、竹艺等社团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亮点。目前,各学校累计创办校园社团400余个,创建特色学校国家级4所、市级7所、县级20所。

第四,强化家校互动,形成强大合力,让劳动教育更有“元气”。一是整合学校资源。各学校充分结合实际,按照“校内有场所、班级有场景”的思路,将校园闲置角落、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打造“微小生态园”“绿化小园”“种植示范园”等校内劳动教育主题实践场所。各班级分别开展花卉摘种、班级亮化美化等系列劳动,让班级内的一个个“小场景”温润学生心灵。二是整合家庭资源。充分发挥落地式家长学校作用,邀请家长担任学校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师。定期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培训,指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劳动实践,让不同阶段的孩子每学期掌握一到两项生活技能和家务劳动技能。三是整合社会资源。目前,全县首批命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个,全力推动学校和基地共建劳动课程,开展劳动实践。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县内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学生参与达4000余人次。各学校聘请30余名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兼职辅导,辅导学生参与烹饪、农事等各类劳动25万余人次。

第五,强化多元评价,重塑价值观念,让劳动教育更有“和气”。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教师、家长、同学、社会实践基地、村社服务中心等为评价主体,建立“教师评价为主导,任课教师评价为辅助,家长、学生、校外基地等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二是评价内容多样化。从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掌握、合作精神、操行表现、成果展示等多个维度进行客观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劳动育人效果。各校结合实际,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手册本,人手一册,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原则,落实“劳动细节”“劳动等级”,记录学生的劳动经历,按照周小结、月总结方式录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作为学生评价的过程量化依据。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城口县多措并举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定向

2021-11-18 23:34:56 来源: 0 条评论

劳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要素,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城口县发挥乡村学校周边地理条件,为广泛开辟劳动教育实践体验基地提供条件。为了将劳动教育全面落实到城口大地,县教委把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作为根本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在劳动教育开展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第一,强化知识学习,夯实理论基础,让劳动教育更有“底气”。一是紧抓知识学习。全面落实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对学校每周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具体安排,小学一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由专兼职教师拟定教学计划,切实抓好劳动知识教学。每月安排1次集中劳动教育日,注重课本知识的运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每学年设立“劳动教育活动周”,采用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二是紧抓校本课程。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编写《文明礼仪》《劳动清单》《生活妙招》《劳动技能》《“金木水火土”五行劳动》等符合劳动教育要求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劳动课程内涵,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增加学生实践经验。三是紧抓教师培训。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第二,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组织体系,让劳动教育更有“生气”。一是建章立制强力推动。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城口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县教委根据文件要求制定《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细化责任单位及分工,全面压紧压实学校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劳动教育格局。二是细化规则明确任务。制定《城口县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细则》,确定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赋分办法及考评措施,引导各学校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制定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具体方案,让每所学校走出一条劳动教育特色之路。三是全面督导狠抓落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各级有关部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为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强大组织保障。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各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定期开展专项劳动教育质量督导检查。

第三,强化活动引领,推进融合发展,让劳动教育更有“地气”。一是主题教育增强“引导”。以德育为依托,推进德育与劳动教育互融互通。推行德育“每月一事”,组织学校开展主题班团活动、国旗下讲话、劳动知识竞赛、劳动技能比拼、观看劳模故事展播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德育中体验劳动,在劳育中受到感染。二是常规劳动注重“效果”。校园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从小事做起、身边事做起,达到“以小见大”“由点到面”的育人效果。从每天的学生值日、教室清洁、寝室内务整理、校园环境保洁、垃圾分类存放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检查。建立评分、评比、通报制度,全面落实学校主导责任、教师主力责任,实现劳动育人的实效性。三是志愿服务强化“过程”。推行学校“自主管理”,建立“校内志愿岗”和“校外实践岗”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机制。各学校相继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光盘行动执勤岗”“校外交通劝导岗”“社区清洁护卫岗”等志愿服务岗,让学生充分感悟劳动、践行劳动。四是社团活动突出“质量”。今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各校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开设社团课程,书法、绘画、茶艺、农耕、竹艺等社团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亮点。目前,各学校累计创办校园社团400余个,创建特色学校国家级4所、市级7所、县级20所。

第四,强化家校互动,形成强大合力,让劳动教育更有“元气”。一是整合学校资源。各学校充分结合实际,按照“校内有场所、班级有场景”的思路,将校园闲置角落、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打造“微小生态园”“绿化小园”“种植示范园”等校内劳动教育主题实践场所。各班级分别开展花卉摘种、班级亮化美化等系列劳动,让班级内的一个个“小场景”温润学生心灵。二是整合家庭资源。充分发挥落地式家长学校作用,邀请家长担任学校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师。定期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培训,指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劳动实践,让不同阶段的孩子每学期掌握一到两项生活技能和家务劳动技能。三是整合社会资源。目前,全县首批命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个,全力推动学校和基地共建劳动课程,开展劳动实践。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县内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学生参与达4000余人次。各学校聘请30余名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兼职辅导,辅导学生参与烹饪、农事等各类劳动25万余人次。

第五,强化多元评价,重塑价值观念,让劳动教育更有“和气”。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教师、家长、同学、社会实践基地、村社服务中心等为评价主体,建立“教师评价为主导,任课教师评价为辅助,家长、学生、校外基地等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二是评价内容多样化。从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掌握、合作精神、操行表现、成果展示等多个维度进行客观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劳动育人效果。各校结合实际,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手册本,人手一册,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原则,落实“劳动细节”“劳动等级”,记录学生的劳动经历,按照周小结、月总结方式录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作为学生评价的过程量化依据。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肖启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