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校长看“双减”丨大坪小学校长李雪梅:“三环”“四建”促“双减”工作落到实处
编者按:
“双减”背景下,作业减负、教学提质等话题成了焦点。
基于“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开创“十四五”期间渝中高质量教育科研新局面,为初步建成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切实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日前,渝中区教育系统组织召开多场落实“双减”政策的工作调研座谈会。各位校长围绕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效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那么,新学期开学以来,渝中区各中小学落实教学提质的情况如何?一起来听听校长们怎么说。

本期嘉宾:大坪小学校长李雪梅
李雪梅:为促进“双减”工作落实,学校采取“三环”、“四建”的措施,促进“双减”工作扎实推进。
“三环”,即“学习与思考”、“调研与分析”、“对策与实施”。
第一环,学习与思考。学校通过集中学习、分组研讨,深刻理解“双减”政策,并且重点完成三个“思考题”,一是深入思考“双减”政策实施的重大背景和重要意义,二是站在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如何落实“双减”政策,三是思考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环,调研与分析。学校针对全校家长,开展学生课业负担问卷,同时针对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教师作业布置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来源等进行调研分析。
第三环,对策与实施。学校根据调研数据,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情况,精准施策。
“四项建设”,即制度建设、学科建设、“5+2”建设、评价体系建设。
开展制度建设,根据“双减”政策的相应规定,学校制定、修订了《大坪小学作业管理办法》、《作业公示制度》、《大坪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多项制度。

推进学科建设,一是实施学科育人的课堂建设,二是实施学科师资建设,三是实施学科研究建设,四是强化学科技术支撑。
落实“5+2”建设,学校严格落实关于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政策,实现学生作业“不出校门,不进家门”,切实减轻作业负担。
探索评价体系建设,一是改革现有学生评价体系,探索研究“五色果”评价育人体系,二是探索研究以“学科育人”为标准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