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启智 渝北区“四个聚焦”夯实美育工作
渝北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以“四个聚焦”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展演活动,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美育启智 渝北区“四个聚焦”夯实美育工作

来源:重庆市教委2021-10-14

近年来,渝北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以“四个聚焦”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展演活动,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聚焦课程建设,让美育工作“立”得住。面上普及,落实艺术课程。按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坚持把中小学美育教材纳入学生教材保障范围,做到人手1册,健全教材更新和审定等机制,确保艺术课程科学规范施教。线上发散,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艺术课程体系,全面落实中小学艺术课程计划;开发多形式、多主题的艺术校本教材《花儿朵朵》《墨香书影》《油彩人生—戏韵》等近60套;整合地方艺术资源,将《小河锣鼓》《华蓥高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学生艺术实践的“第二课堂”。点上突破,创新辅助课程。分年段、分层次实施艺术普及课程、提高课程、精英课程,实现分层递进;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强化美育社团开展,外聘民间艺人10余人传授剪纸、烙画、陶艺、泥塑、编织等民间制作工艺,建立非遗艺术特色实践工作坊15个。

聚焦师资建设,让美育工作“强”起来。着力师资配备,强化城乡均衡。制定学校美育教师配备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全面规划、逐年配置、适时倾斜的长效机制,3年来共招聘(引进)艺术教师115名,调整、转岗补充到农村学校20余名。着力名师建设,强化专业引领。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积极研发课程、开发教材、指导学校、送课下乡等,培养优质师资,打造名师队伍,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全区市区级美育名师、骨干教师近百人。各校成立音乐、美术团队工作室,开展器乐、舞蹈、合唱等专业培训,实现团队辐射效应。组建渝北区中小学教师艺术团,通过定期训练、专家指导、参加比赛、举行汇报演出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合唱、舞蹈骨干教师队伍,为各级各类艺术赛事、艺术活动奠定人力基础。着力教师培训,强化基层提升。启动全员培训工程和能力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到重庆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舞蹈、器乐、书画等专业技能培训,3年来,培训超过1300人次。同时,通过名校合作、校际合作、城乡结对等形式展开交流,音乐、美术教师走进巴蜀、人和街等名校跟岗实践20余人,着力提高艺术教师整体素质。

聚焦平台搭建,让美育工作“融”进去。按照“四级”要求,搭建艺术展演平台。学校层面每学年开展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并纳入办学水平评价考核内容。区级层面每年开展中小学生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语言艺术、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艺术实践工作坊等艺术专项展示活动。今年开展的“阳光下成长 永远跟党走”学生艺术活动月暨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经过部署发动、组织创作、校内遴选、片区展演、区级展演等阶段,耗时3个多月全部高质量完成现场展演任务。选送的18个艺术表演类,38件艺术作品、3个艺术实践工作坊、10篇美育案例进入全市艺术展演。2019年参加全国艺术展演获全国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结合社团建设,促进特色学校创建。各校成立以舞蹈、合唱、器乐、书法等艺术社团项目为支撑的各种社团,保证重点培育项目至少1个,打造为学校特色品牌项目。渝北区先后成功创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2所,市级高中美育课程基地学校2个,市级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14所,市级学生艺术团8个,评选区级美育特色学校22所。积极组织社团参加国家级、市级比赛,硕果累累。结合特色发展,推行特色学校资助计划。广泛开展“艺术名家进课堂”“戏曲进校园”等活动,邀请艺术名家走进学校,亲近课堂,指导艺术社团建设。区文联、区文化旅游委等部门资助戏曲特色校园、课本剧、烙画非遗、剪纸、书法特色项目学校建设近50万元。渝北实验小学、宝圣湖小学的舞蹈《āáǎà》《阿毕达的心声》参加全国文艺演出获得全国群星奖、小荷风采奖;金鹏实验小学、龙塔实验学校的戏曲获得全市“小梅花奖”一等奖;暨华中学、长安锦绣实验小学等10余所学校成为市、区美协、书协基地学校,书法家在农村学校建立工作室3所。

聚焦管理建设,让美育工作“扎”下去。建立新时代协同美育机制,推进美育。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教育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美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宣传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典型经验,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推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协同机制,注重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在科学中普及美育,在艺术文创中强化美育,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建立美育督导机制,推动艺教全面实施。每年组织美育专项督导检查,并将督导评估结果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同时,通过专项督导梳理、分析和整理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措施,推广先进经验。建立素质测评机制,提升艺教整体水平。制定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标准(试行),对全区85所中小学校,开展本年度学校自评和区级艺术测评工作。积极携手智慧美育艺术素质测评服务云平台,将大数据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艺术测评提升、智慧教育管理、云端数据中心等智能系统,积极探索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实情现状,创新发展“互联网+”新形势,形成以创新评价手段助推学校美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新模式。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美育启智 渝北区“四个聚焦”夯实美育工作

2021-10-14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年来,渝北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以“四个聚焦”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展演活动,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聚焦课程建设,让美育工作“立”得住。面上普及,落实艺术课程。按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坚持把中小学美育教材纳入学生教材保障范围,做到人手1册,健全教材更新和审定等机制,确保艺术课程科学规范施教。线上发散,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艺术课程体系,全面落实中小学艺术课程计划;开发多形式、多主题的艺术校本教材《花儿朵朵》《墨香书影》《油彩人生—戏韵》等近60套;整合地方艺术资源,将《小河锣鼓》《华蓥高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学生艺术实践的“第二课堂”。点上突破,创新辅助课程。分年段、分层次实施艺术普及课程、提高课程、精英课程,实现分层递进;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强化美育社团开展,外聘民间艺人10余人传授剪纸、烙画、陶艺、泥塑、编织等民间制作工艺,建立非遗艺术特色实践工作坊15个。

聚焦师资建设,让美育工作“强”起来。着力师资配备,强化城乡均衡。制定学校美育教师配备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全面规划、逐年配置、适时倾斜的长效机制,3年来共招聘(引进)艺术教师115名,调整、转岗补充到农村学校20余名。着力名师建设,强化专业引领。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积极研发课程、开发教材、指导学校、送课下乡等,培养优质师资,打造名师队伍,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全区市区级美育名师、骨干教师近百人。各校成立音乐、美术团队工作室,开展器乐、舞蹈、合唱等专业培训,实现团队辐射效应。组建渝北区中小学教师艺术团,通过定期训练、专家指导、参加比赛、举行汇报演出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合唱、舞蹈骨干教师队伍,为各级各类艺术赛事、艺术活动奠定人力基础。着力教师培训,强化基层提升。启动全员培训工程和能力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到重庆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舞蹈、器乐、书画等专业技能培训,3年来,培训超过1300人次。同时,通过名校合作、校际合作、城乡结对等形式展开交流,音乐、美术教师走进巴蜀、人和街等名校跟岗实践20余人,着力提高艺术教师整体素质。

聚焦平台搭建,让美育工作“融”进去。按照“四级”要求,搭建艺术展演平台。学校层面每学年开展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并纳入办学水平评价考核内容。区级层面每年开展中小学生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语言艺术、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艺术实践工作坊等艺术专项展示活动。今年开展的“阳光下成长 永远跟党走”学生艺术活动月暨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经过部署发动、组织创作、校内遴选、片区展演、区级展演等阶段,耗时3个多月全部高质量完成现场展演任务。选送的18个艺术表演类,38件艺术作品、3个艺术实践工作坊、10篇美育案例进入全市艺术展演。2019年参加全国艺术展演获全国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结合社团建设,促进特色学校创建。各校成立以舞蹈、合唱、器乐、书法等艺术社团项目为支撑的各种社团,保证重点培育项目至少1个,打造为学校特色品牌项目。渝北区先后成功创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2所,市级高中美育课程基地学校2个,市级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14所,市级学生艺术团8个,评选区级美育特色学校22所。积极组织社团参加国家级、市级比赛,硕果累累。结合特色发展,推行特色学校资助计划。广泛开展“艺术名家进课堂”“戏曲进校园”等活动,邀请艺术名家走进学校,亲近课堂,指导艺术社团建设。区文联、区文化旅游委等部门资助戏曲特色校园、课本剧、烙画非遗、剪纸、书法特色项目学校建设近50万元。渝北实验小学、宝圣湖小学的舞蹈《āáǎà》《阿毕达的心声》参加全国文艺演出获得全国群星奖、小荷风采奖;金鹏实验小学、龙塔实验学校的戏曲获得全市“小梅花奖”一等奖;暨华中学、长安锦绣实验小学等10余所学校成为市、区美协、书协基地学校,书法家在农村学校建立工作室3所。

聚焦管理建设,让美育工作“扎”下去。建立新时代协同美育机制,推进美育。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教育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美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宣传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典型经验,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推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协同机制,注重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在科学中普及美育,在艺术文创中强化美育,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建立美育督导机制,推动艺教全面实施。每年组织美育专项督导检查,并将督导评估结果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同时,通过专项督导梳理、分析和整理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措施,推广先进经验。建立素质测评机制,提升艺教整体水平。制定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标准(试行),对全区85所中小学校,开展本年度学校自评和区级艺术测评工作。积极携手智慧美育艺术素质测评服务云平台,将大数据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艺术测评提升、智慧教育管理、云端数据中心等智能系统,积极探索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实情现状,创新发展“互联网+”新形势,形成以创新评价手段助推学校美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新模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