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引、乡情聚 三措施+八创新 重庆乡村人才振兴路要这样走
重庆人社局通过创新人才培育、引进等26条体制机制,加快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乡愁引、乡情聚 三措施+八创新 重庆乡村人才振兴路要这样走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10-0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8日21时23分讯 “我是山里的孩子,我愿永远做一轮明月,照亮山里孩子前行的路!”蒋朝敬,土生土长的江津大山里的女孩,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在好心人资助完成学业后,她毅然决然地报考江津区定向高校贫困毕业生教师岗位,回到老家,成为当地小学的一名教师。

乡村振兴,少不了如蒋朝敬一般,将“丹心”献给大山的人们。技术可以学、科技可以引、老百姓可以教,但谁来教?毫无疑问,乡村要振兴,人才必须先行。

日前,重庆市印发《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管理等26条体制机制,加快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脑力”保障。

江北区人力社保局推荐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项目与花田乡签订框架协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江北区人力社保局推荐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项目与花田乡签订框架协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华龙网发

“乡愁”反哺“丹心”沃花

随着中心城区的大力发展,全国各地的乡村青壮年流失较严重,乡村人才技能不足,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后继乏人等问题,已成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路上的“绊脚石”。

为改变现况,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把重心放在了“乡愁”二字。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在乡人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人才“聚变”效应初步凸显。

“乡愁”便是家,回乡便是回家。在江津招聘“高校贫困毕业生”反哺乡村的项目中,正是这份“乡情”让多名教师返乡,为孩子们扎根,为人才奠基。

据了解,江津区共有乡村学校72所,大多只有几百名学生,教师最多的不过二三十名,有些小学校只有十余名教师,江津清溪沟小学校就是其中之一。该小学的在校学生202人,其中留守儿童156人,占比77%;贫困学生53人,占比26%。由于学校地处偏远,海拔较高,条件艰苦,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难度大等原因,近年来公开招聘教师不是无人问津,就是好不容易招来一个,没过多久就辞职离开。

在了解到清溪沟小学师资力量极其薄弱的情况后,区人力社保局会同区教委对该校侧重政策倾斜。2018年,为清溪沟小学招聘了3名高校贫困毕业生:蒋朝敬、江承凤和陈小菊,很大程序上缓解了该校教师长期紧缺的状况。

蒋朝敬,土生土长的清溪沟女孩,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被好心人资助完成学业。在得知江津招聘“高校贫困毕业生”反哺乡村的项目后,她毅然决然地报考江津区定向高校贫困毕业生教师岗位,成为了清溪沟小学的一名教师。

在工作中,她主动要求压担子,负责每周16节课的教学任务,还兼任班主任以及负责校报编撰。在教学上,她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较多采用了学生喜爱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山里的孩子享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后,她像知心姐姐一样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倍受孩子们的喜爱。她说:“让和我一样的山里孩子能够获取知识、改变命运,是我的愿望”。

蒋朝敬不是第一个回乡的教师,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工人们正在刺绣。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工人们正在刺绣。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华龙网发

三大措施力聚人才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26条重点政策措施,以农村产业、科技、服务3个方面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积极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其中,公共服务重点就在于保障人才,提升乡村建设“人才链”。《措施》明确,重庆市将实施“五万计划”(即万名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工程、万名乡村治理人才培育工程、万名乡村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万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工程、万名农村劳务经纪人培育工程),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全市乡镇引进2万名优秀人才,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提供“源头活水”。

此外,农业科技人才方面,《措施》明确要求,加强高校“新农科”建设,为农村定向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建设农业高职院校,加快培养农业“塔基”人才。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在“重庆英才”计划中予以倾斜支持。支持组建农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体制内外人才相互融通的用人机制。

在武隆夏秋淡季高山蔬菜保供基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就有一群扎根在这里破译“绿色密码”的专家,在做研究的同时,也把高校里的人才带进了“田间地头”。通过院地、校地合作,武隆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有科技人才2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科技特派员10人,其中市级4人,区级6人。辐射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156人,科技特派员52人。

在重庆,像这样的科技、农业一手抓的“基地”还有很多。

“乡情”进山技术助农

在《措施》中提到,乡村人才振兴,农村产业人才是重中之重。未来,我市将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开展培训认定、职称评定等工作。

如何培养?就得专人干专事。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组建了重庆市专家服务团。

近年来,由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屠大伟及其团队成员组成的开州区紫水乡“紫水豆干”项目专家服务团,通过市人力社保局开展的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活动,切实发挥了发挥专家智慧与技术的优势,解决了村民们“田间地头”里的问题。

同时,屠大伟及其团队也是重庆市专家服务团101个服务团之一。

据了解,屠大伟带领的“紫水豆干”服务团从项目启动至今累计服务12次,经过这数次的基层帮扶,为主要的帮扶对象提供了食品生产经营信息、标准化咨询、检测以及人员培训的全方位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此期间,屠大伟及其团队深入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实际生产车间调研,掌握“紫水豆干”的工艺制作流程,了解厂房及其周边环境、实验室现状以及公司经营现状,并深入紫水乡察看土壤环境及黄豆种植现状。

“我们当时去紫水乡的时候,他们的工厂是一个非常小的类似手工作坊式的工厂,产量非常小,产品花色也非常少。”而当时的紫水豆干产品保质期也只有15天。

最终,屠大伟带领团队通过改善高温灭菌技术将“紫水豆干”保质期延长至60天;并按照国家标准以及其产品所执行的企业标准,重新规划设计修建了规范的食品检验、质量管理与研发实验室,培养了2名较好水平的检验员并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实现了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还改善了黄豆的种植工艺,使黄豆产量每亩可达260斤。

至今,服务虽然结束了,但带来的效益却才还远远没有结束。该项目的直接经济收益在2020年可达到4000万,为紫水乡创造了15个就业岗位。

服务期间,让屠大伟印象最深的,是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的几名负责人,他称他们为“年轻人”。在屠大伟及其团队的技术帮扶下,这些年轻人将原来的手工作坊式的工厂,变成了现在的基本上是自动化的现代化工厂。

“他们老家是紫水的,年轻人想发展家乡的特色,为家乡做贡献。”屠大伟教授回忆,当地很多回乡创业的年轻企业家,都以带动一方致富为目标。

“乡情”让专家团带去了技术,当地人学到技术后持续转化为新动能,再去帮扶更多的村民,这才是真正的哺与反哺,也是乡情才能带来的动力。

创业服务团深入花田乡茶山基地实地考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创业服务团深入花田乡茶山基地实地考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华龙网发

八大创新铺开“新路”

“乡村提出需求、政府发布订单、专家组团承接、项目清单管理”的方式正是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亮点工作之一。目的在于打好政策组合拳,对接服务乡村规划建设、农旅融合发展、产业技术保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基层需要,建立广泛长效乡村引才引智新通道。

“《措施》是为了更加充分地挖掘专家智慧与技术的优势,通过服务与培训实现产教融合与绿色发展。”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说,《措施》以人才引进、使用、管理3个重点环节为着力点,培育乡村振兴新产业、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具体来讲,重庆市将以鼓励人才下乡为导向,打造乡村吸纳人才“引水渠”。通过引导城市专家人才服务乡村建设一线,对重大技术难题、重点产业需求,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精准组建专家服务团给予支持;每年将选派一批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设立一批专家工作室、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平台。

同时,重庆市将实施“乡贤”引育计划,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才引推荐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和引导“银发人才”回乡服务,力争5年内引导100名退休人才到村服务。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表示,这26条政策措施共有8大创新政策——

一是整合了全市相关资源,推动组建1所独立设置的农业高职院校,支持建设农业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加快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

二是指导高校在编制本专科、研究生招生计划时向涉农专业倾斜,为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定向培养涉农专业毕业生。

三是重点面向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设立产业人才工作站50个。

四是实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工程,按需设置乡村电商服务站,5年内开展“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培训5000人次。

五是加大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本土人才招聘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

六是实施重庆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计划,注重前端培育、加强过程指导、强化后续扶持,着力打造一支创业能力强、经营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

七是加大乡村人才创业和培训支持力度,培育打造专业特色涉农人才培训机构,做大做强做亮培训品牌。强化区(县)和职业学院、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就地培训。

八是建立乡村人才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乡村振兴考核,夯实区县、乡镇工作责任。

接下来,重庆市还将建设乡村人才数据库,定期分析全市乡村人才供求总量、结构及分布,对社会发布乡村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确保有效助推乡村振兴重大战略。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专业的技术带给专业的人,重庆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乡愁引、乡情聚 三措施+八创新 重庆乡村人才振兴路要这样走

2021-10-08 22:25:58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8日21时23分讯 “我是山里的孩子,我愿永远做一轮明月,照亮山里孩子前行的路!”蒋朝敬,土生土长的江津大山里的女孩,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在好心人资助完成学业后,她毅然决然地报考江津区定向高校贫困毕业生教师岗位,回到老家,成为当地小学的一名教师。

乡村振兴,少不了如蒋朝敬一般,将“丹心”献给大山的人们。技术可以学、科技可以引、老百姓可以教,但谁来教?毫无疑问,乡村要振兴,人才必须先行。

日前,重庆市印发《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管理等26条体制机制,加快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脑力”保障。

江北区人力社保局推荐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项目与花田乡签订框架协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江北区人力社保局推荐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项目与花田乡签订框架协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华龙网发

“乡愁”反哺“丹心”沃花

随着中心城区的大力发展,全国各地的乡村青壮年流失较严重,乡村人才技能不足,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后继乏人等问题,已成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路上的“绊脚石”。

为改变现况,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把重心放在了“乡愁”二字。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在乡人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人才“聚变”效应初步凸显。

“乡愁”便是家,回乡便是回家。在江津招聘“高校贫困毕业生”反哺乡村的项目中,正是这份“乡情”让多名教师返乡,为孩子们扎根,为人才奠基。

据了解,江津区共有乡村学校72所,大多只有几百名学生,教师最多的不过二三十名,有些小学校只有十余名教师,江津清溪沟小学校就是其中之一。该小学的在校学生202人,其中留守儿童156人,占比77%;贫困学生53人,占比26%。由于学校地处偏远,海拔较高,条件艰苦,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难度大等原因,近年来公开招聘教师不是无人问津,就是好不容易招来一个,没过多久就辞职离开。

在了解到清溪沟小学师资力量极其薄弱的情况后,区人力社保局会同区教委对该校侧重政策倾斜。2018年,为清溪沟小学招聘了3名高校贫困毕业生:蒋朝敬、江承凤和陈小菊,很大程序上缓解了该校教师长期紧缺的状况。

蒋朝敬,土生土长的清溪沟女孩,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被好心人资助完成学业。在得知江津招聘“高校贫困毕业生”反哺乡村的项目后,她毅然决然地报考江津区定向高校贫困毕业生教师岗位,成为了清溪沟小学的一名教师。

在工作中,她主动要求压担子,负责每周16节课的教学任务,还兼任班主任以及负责校报编撰。在教学上,她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较多采用了学生喜爱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山里的孩子享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后,她像知心姐姐一样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倍受孩子们的喜爱。她说:“让和我一样的山里孩子能够获取知识、改变命运,是我的愿望”。

蒋朝敬不是第一个回乡的教师,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工人们正在刺绣。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工人们正在刺绣。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华龙网发

三大措施力聚人才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26条重点政策措施,以农村产业、科技、服务3个方面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积极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其中,公共服务重点就在于保障人才,提升乡村建设“人才链”。《措施》明确,重庆市将实施“五万计划”(即万名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工程、万名乡村治理人才培育工程、万名乡村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万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工程、万名农村劳务经纪人培育工程),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全市乡镇引进2万名优秀人才,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提供“源头活水”。

此外,农业科技人才方面,《措施》明确要求,加强高校“新农科”建设,为农村定向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建设农业高职院校,加快培养农业“塔基”人才。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在“重庆英才”计划中予以倾斜支持。支持组建农业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体制内外人才相互融通的用人机制。

在武隆夏秋淡季高山蔬菜保供基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就有一群扎根在这里破译“绿色密码”的专家,在做研究的同时,也把高校里的人才带进了“田间地头”。通过院地、校地合作,武隆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有科技人才2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科技特派员10人,其中市级4人,区级6人。辐射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156人,科技特派员52人。

在重庆,像这样的科技、农业一手抓的“基地”还有很多。

“乡情”进山技术助农

在《措施》中提到,乡村人才振兴,农村产业人才是重中之重。未来,我市将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开展培训认定、职称评定等工作。

如何培养?就得专人干专事。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组建了重庆市专家服务团。

近年来,由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屠大伟及其团队成员组成的开州区紫水乡“紫水豆干”项目专家服务团,通过市人力社保局开展的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活动,切实发挥了发挥专家智慧与技术的优势,解决了村民们“田间地头”里的问题。

同时,屠大伟及其团队也是重庆市专家服务团101个服务团之一。

据了解,屠大伟带领的“紫水豆干”服务团从项目启动至今累计服务12次,经过这数次的基层帮扶,为主要的帮扶对象提供了食品生产经营信息、标准化咨询、检测以及人员培训的全方位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此期间,屠大伟及其团队深入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实际生产车间调研,掌握“紫水豆干”的工艺制作流程,了解厂房及其周边环境、实验室现状以及公司经营现状,并深入紫水乡察看土壤环境及黄豆种植现状。

“我们当时去紫水乡的时候,他们的工厂是一个非常小的类似手工作坊式的工厂,产量非常小,产品花色也非常少。”而当时的紫水豆干产品保质期也只有15天。

最终,屠大伟带领团队通过改善高温灭菌技术将“紫水豆干”保质期延长至60天;并按照国家标准以及其产品所执行的企业标准,重新规划设计修建了规范的食品检验、质量管理与研发实验室,培养了2名较好水平的检验员并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实现了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还改善了黄豆的种植工艺,使黄豆产量每亩可达260斤。

至今,服务虽然结束了,但带来的效益却才还远远没有结束。该项目的直接经济收益在2020年可达到4000万,为紫水乡创造了15个就业岗位。

服务期间,让屠大伟印象最深的,是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的几名负责人,他称他们为“年轻人”。在屠大伟及其团队的技术帮扶下,这些年轻人将原来的手工作坊式的工厂,变成了现在的基本上是自动化的现代化工厂。

“他们老家是紫水的,年轻人想发展家乡的特色,为家乡做贡献。”屠大伟教授回忆,当地很多回乡创业的年轻企业家,都以带动一方致富为目标。

“乡情”让专家团带去了技术,当地人学到技术后持续转化为新动能,再去帮扶更多的村民,这才是真正的哺与反哺,也是乡情才能带来的动力。

创业服务团深入花田乡茶山基地实地考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创业服务团深入花田乡茶山基地实地考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华龙网发

八大创新铺开“新路”

“乡村提出需求、政府发布订单、专家组团承接、项目清单管理”的方式正是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亮点工作之一。目的在于打好政策组合拳,对接服务乡村规划建设、农旅融合发展、产业技术保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基层需要,建立广泛长效乡村引才引智新通道。

“《措施》是为了更加充分地挖掘专家智慧与技术的优势,通过服务与培训实现产教融合与绿色发展。”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说,《措施》以人才引进、使用、管理3个重点环节为着力点,培育乡村振兴新产业、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具体来讲,重庆市将以鼓励人才下乡为导向,打造乡村吸纳人才“引水渠”。通过引导城市专家人才服务乡村建设一线,对重大技术难题、重点产业需求,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精准组建专家服务团给予支持;每年将选派一批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设立一批专家工作室、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平台。

同时,重庆市将实施“乡贤”引育计划,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才引推荐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和引导“银发人才”回乡服务,力争5年内引导100名退休人才到村服务。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表示,这26条政策措施共有8大创新政策——

一是整合了全市相关资源,推动组建1所独立设置的农业高职院校,支持建设农业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加快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

二是指导高校在编制本专科、研究生招生计划时向涉农专业倾斜,为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定向培养涉农专业毕业生。

三是重点面向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设立产业人才工作站50个。

四是实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工程,按需设置乡村电商服务站,5年内开展“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培训5000人次。

五是加大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本土人才招聘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

六是实施重庆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计划,注重前端培育、加强过程指导、强化后续扶持,着力打造一支创业能力强、经营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

七是加大乡村人才创业和培训支持力度,培育打造专业特色涉农人才培训机构,做大做强做亮培训品牌。强化区(县)和职业学院、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就地培训。

八是建立乡村人才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乡村振兴考核,夯实区县、乡镇工作责任。

接下来,重庆市还将建设乡村人才数据库,定期分析全市乡村人才供求总量、结构及分布,对社会发布乡村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确保有效助推乡村振兴重大战略。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专业的技术带给专业的人,重庆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