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逐梦路上的重工人”·寻访优秀校友 | 陈玉林:腼腆大男孩的蜕变之旅 要从“重工”谈起

“那些逐梦路上的重工人”·寻访优秀校友 | 陈玉林:腼腆大男孩的蜕变之旅 要从“重工”谈起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9-23

编者按: 

他们的梦想,或大或小,却始终如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一直心系母校。他们的年龄,老少不一,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用文字记录梦想,用镜头定格感动。我们一路追寻梦想启航的脚步,记录那些年,感动的人、难忘的事,一起寻找重工文脉的延续、重工精神的传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3日14时30分讯(兰海)2016年,一个面带羞涩的大男孩拖着行李箱,走进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门。谁也不知道,他后面会遇见谁,会变得怎样?

陈玉林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热爱机械 与重工的“双向奔赴”

彼时,高三的陈玉林正面临高考的压力,英语成绩不理想的他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参加国家授权高等职业院校独立组织的考试。可选择哪个学校呢?陈玉林又陷入了迷茫。这时,他的高中老师向他推荐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考就考最好的学校,要学就学最好的知识”。从小就热爱机械的他,听从老师的建议报考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首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学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业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

微信图片_20210923111914
旅途中的陈玉林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告别内向 寻找无涯的专业知识

夏日后,桂树飘香,陈玉林来到学校,向往着,也不安着。向往这所自己经过重重“挑战”来到的学校,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机械”日夜为伴,“不安”着自己的腼腆不善言辞。

在报名处遇到了当时的监考老师,也就是后来自己的指导老师毛老师。

“同学,你有没有想过来管理班级?”

眼前的老师和蔼可亲,陈玉林想不出拒绝他的理由。

刚入学时,陈玉林还不熟悉专业知识课程,学习知识也比别人慢,往往一样的知识其他同学就比陈玉林掌握得熟练些。对此,陈玉林并没有自暴自弃。不懂的理论他会追着同学求教,同学也会为他热心解答问题。在实训阶段,由于实验操作的次数有限,他向老师提出了课后练习的请求,“终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成绩从班级的30几名提高到前10名。”

同学的认可,学习的进步……大学第二年,陈玉林便获得了校级“学生进步奖三等奖学金”。

告别浮躁 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毕业后,陈玉林来到了重庆舜闳塑料制品厂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他从实习生到组员,从组员到副组长。

“我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些浮躁,总是想要一展自己的本事,结果在工作当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后来慢慢就沉淀下来了,开始不断的积累新的知识。”

正式入职后,正逢工厂开启改造项目——注塑车间整体智能化改造工程,陈玉林积极参与其中。

项目展开两年后,陈玉林和团队为工厂改造生产设备,为工厂降低3%的生产成本,提高7%的产量,直接提高工厂3%的收入。

一台机器的维修时间一般是60分钟,陈玉林往往可以控制在20分钟左右完成。

“因为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设备的检修方面是比较熟练的,对问题的发现和分析总是第一眼便能得出具体的处理方法,这也是我在工作当中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的关键。”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工成于思,业精于勤”。“母校的精神让我学会了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广阔的世界,以坚韧不屈的精神来支撑美好的生活”。

一直以来,陈玉林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母校的校训。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那些逐梦路上的重工人”·寻访优秀校友 | 陈玉林:腼腆大男孩的蜕变之旅 要从“重工”谈起

2021-09-23 14:54:33 来源:

编者按: 

他们的梦想,或大或小,却始终如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一直心系母校。他们的年龄,老少不一,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用文字记录梦想,用镜头定格感动。我们一路追寻梦想启航的脚步,记录那些年,感动的人、难忘的事,一起寻找重工文脉的延续、重工精神的传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3日14时30分讯(兰海)2016年,一个面带羞涩的大男孩拖着行李箱,走进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门。谁也不知道,他后面会遇见谁,会变得怎样?

陈玉林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热爱机械 与重工的“双向奔赴”

彼时,高三的陈玉林正面临高考的压力,英语成绩不理想的他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参加国家授权高等职业院校独立组织的考试。可选择哪个学校呢?陈玉林又陷入了迷茫。这时,他的高中老师向他推荐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考就考最好的学校,要学就学最好的知识”。从小就热爱机械的他,听从老师的建议报考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首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学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业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

微信图片_20210923111914
旅途中的陈玉林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告别内向 寻找无涯的专业知识

夏日后,桂树飘香,陈玉林来到学校,向往着,也不安着。向往这所自己经过重重“挑战”来到的学校,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机械”日夜为伴,“不安”着自己的腼腆不善言辞。

在报名处遇到了当时的监考老师,也就是后来自己的指导老师毛老师。

“同学,你有没有想过来管理班级?”

眼前的老师和蔼可亲,陈玉林想不出拒绝他的理由。

刚入学时,陈玉林还不熟悉专业知识课程,学习知识也比别人慢,往往一样的知识其他同学就比陈玉林掌握得熟练些。对此,陈玉林并没有自暴自弃。不懂的理论他会追着同学求教,同学也会为他热心解答问题。在实训阶段,由于实验操作的次数有限,他向老师提出了课后练习的请求,“终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成绩从班级的30几名提高到前10名。”

同学的认可,学习的进步……大学第二年,陈玉林便获得了校级“学生进步奖三等奖学金”。

告别浮躁 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毕业后,陈玉林来到了重庆舜闳塑料制品厂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他从实习生到组员,从组员到副组长。

“我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些浮躁,总是想要一展自己的本事,结果在工作当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后来慢慢就沉淀下来了,开始不断的积累新的知识。”

正式入职后,正逢工厂开启改造项目——注塑车间整体智能化改造工程,陈玉林积极参与其中。

项目展开两年后,陈玉林和团队为工厂改造生产设备,为工厂降低3%的生产成本,提高7%的产量,直接提高工厂3%的收入。

一台机器的维修时间一般是60分钟,陈玉林往往可以控制在20分钟左右完成。

“因为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设备的检修方面是比较熟练的,对问题的发现和分析总是第一眼便能得出具体的处理方法,这也是我在工作当中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的关键。”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工成于思,业精于勤”。“母校的精神让我学会了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广阔的世界,以坚韧不屈的精神来支撑美好的生活”。

一直以来,陈玉林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母校的校训。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