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重庆最美女教师丨廖和平:用最真的情培养乡村振兴有生力量

核心导读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重庆华龙网携手好老师教育集团,启动第三届《寻访重庆最美女教师》公益活动,聚焦全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涌现出的优秀女教师代表,集中展现新时代重庆女教师的新形象、新使命、新担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我们用笔和镜头记录百位女教师的育人故事,用心聆听她们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担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7日20时14分讯(记者 伊永军)她是一名大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她深耕乡村和贫困地理学研究,近5年来,大多数时间都在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评估考察,足迹遍布青藏云贵、白山黑水等地。这位来自西南大学的廖和平老师说,她要用最真的情、走最远的村、访最穷的户,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质检仪”和“助推器”。

她是“有温度的专家”
2016年以来,廖和平带领评估团队先后深入重庆、贵州、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西、海南、广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134个区县、1978个乡镇、3170个行政村开展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撰写各类重要调研评估报告和决策咨询建议累计达105份、315万字,相关成果得到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科学院和相关省市地方的肯定和采纳。
“廖教授从来不用理论尺子和评价标准‘一刀切’,对待扶贫评估工作,她始终把公心摆在第一位,这种公心不仅包含对扶贫评估工作严格考核和把关,也包含对基层扶贫干部辛勤付出的崇高敬意和真心关怀。”云南民族地区一位基层扶贫干部这样说。
廖和平带领研究团队积极探究贫困发生的原因、机理和空间分布规律,承担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国家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任务等国家重大扶贫评估专项30余项,积极探究贫困发生的原因、机理和空间分布规律,围绕空间贫困、产业扶贫、相对贫困等乡村贫困治理核心问题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0余篇,丰富了贫困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研究体系,为科学推动精准扶贫和贫困县退出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和决策支撑。

她是“接地气的教授”
有一次,廖和平带领团队到秦巴山区脱贫户徐某家调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情况,发现他们全家仍居住在危房中。由于家庭收入不稳定,赡养老人和两个孩子上学压力大,徐某坚决不愿意搬迁新房。
廖和平一边循循善诱,劝导徐某搬迁开启新生活,享受更好的教育和公共服务,一边立即向地方政府反馈该农户的实际困难并提出具体帮扶建议。如今,徐某已住上新房,收入稳定,没了后顾之忧。“她知道老百姓心里想什么,最需要什么,这个教授和蔼可亲接地气,与我们很贴心!”谈起廖和平,徐某充满感激之情。
廖和平常说,做群众贴心人,老百姓才会讲真话,根据问题开药方,才能精准有效。她始终把“老百姓满意”作为扶贫评估工作的重要标准,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的急难愁盼。五年来,她带领评估团队累计调研15.8万户农户,访谈各类人员1.41万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等问题,累计为地方提供1246条建议,以点带面、以评促改效果显著。
她是“最亲爱的廖妈妈”
作为一名教师,廖和平是学生心中最亲爱的“廖妈妈”,陪伴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她最开心的事。
西南大学地理学专业学生小王是一名体育特长生,当他在廖老师的课堂上接触到精准扶贫工作时,被深深吸引。
小王回忆起第一次跟随廖老师实地参加扶贫评估的那段经历,至今难忘而深刻。他说,当时虽然已有一些心理准备,但亲自踏上颠簸的盘山公路、泥泞的乡村小道,才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与扶贫干部的艰辛。
“廖老师在走村入户中传授专业知识,也教给我们做人为学的道理,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小王说。
廖和平坚信“把思政课堂设在扶贫路上”,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点燃年轻人的希望,是最好的实践育人方式,“同学们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就会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这本身就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课。”
近年来,廖和平先后组织6560余人次本科生和研究生深入偏远贫困地区开展评估调研工作。同学们跋山涉水、入户访谈、创新方法、调查实情,展现出了认真、较真、求真的精神。团队也荣获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
同学们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先后有多名本科生、研究生获得省部级、校级荣誉奖励,更让廖老师感到欣慰的是,一些同学毕业后主动前往贫困地区和农村基层工作。“当年参加扶贫评估的‘学生娃’真的成了一线扶贫干部。他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廖老师无比自豪。
教师档案
姓名:廖和平
学校:西南大学
学科:人文地理
教龄:35年
荣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奖、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中国土地资源学科建设贡献奖
初心回答
Q:您最推崇的教育格言理念是什么?
A:《礼记·中庸》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Q:您个人成长的座右铭是什么?
A:以坦荡的胸怀做人,以愉快的心情做事
Q:您最渴望拥有的幸福是什么?
A:健康的生活,和谐的家庭,终身的学习,不断经历美好的事物
Q:您觉得自己最像哪种植物或者动物?为什么?
A: 狗,忠实、勤奋、聪明、可爱
Q:您最希望自己学生具有怎样的品格?
A: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奋斗的精神,有品味的生活
Q:从业期间,您最满意的收获或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A:看到学生成长成才,师生团队干事创业服务社会
Q:从业期间,你最担心的误解或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A: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给父亲尽更多的孝
Q:您最欣赏古今中外的3个美人是谁?
A:杨绛
Q:对您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和一部电影是什么?
A:《平凡的世界》《阿甘正传》
Q:如果没有当老师,您最想从事什么职业?
A:家庭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