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小学阅读活动的重点及策略
围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等目标,提出学校课后服务要基本满足学生需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进一步明确学校作为学生教育主阵地的定位。其中,明确指出要通过阅读等活动,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阅读活动的重点及策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1-09-0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这是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等目标,提出学校课后服务要基本满足学生需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进一步明确学校作为学生教育主阵地的定位。其中,明确指出要通过阅读等活动,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契机。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基础素养,阅读是学生终身成长的重要路径。在双减大背景下,为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解决“没时间读”的突出问题。通过课后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活动,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入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等读书观的重要方面。

学校组织做好阅读活动并非易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诸多条件,梳理归纳为以下四个突出问题:

第一,阅读书目推荐是否科学。双减背景下,学生阅读时长提高后,学生阅读量的提升是必然,传统模式下只推荐必读书目将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阅读需要。

第二,阅读资源供给是否充足。当学生整体开展大量、系统、深度阅读活动时,优质图书资源的供给问题也需要考虑。很多学校配备图书时,复本量没有考虑集体阅读课的需要,进而不能满足班级同一时间学生共读一本书的需求。

第三,阅读活动指导是否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跑步、游泳等运动能力一样,如果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很难培养和养成阅读素养;在学生阅读兴趣激发、阅读习惯养成的同时,还需要开展系统的阅读指导课程,对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形成体系化的思考框架和科学的阅读习惯。

第四,阅读素养评价是否准确。对学生的阅读效果开展评价检测。学生自主阅读情况到底如何,掌握学生“读没读、读的怎么样”的情况,是推动学生持续深入阅读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学校需考虑建立数据化跟踪评价机制,这也是为学生制定后续个性化阅读教育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基于以上四方面问题,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及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系统科学开展校园阅读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学生课内课外阅读体系。从立德树人及全学科、课内外统筹的整体视角下,将阅读作为育人路径及载体,与学科教学结合,与德育活动结合,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与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结合,合理设计书目和阅读活动时间安排,将阅读活动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一个基本活动。

二是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推荐配备图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从学科、教学主题、学生心理成长等多维度为设计推荐书单;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点,选择个性化书目开展兴趣阅读。此外,还需关注学生的阅读结构,关注虚构与写实类文本间比例,关注人文、历史及科技等不同主题、国内外作品比例,在关注学生兴趣同时兼顾结构均衡。探索以班额人数为基本单位配备图书资源、配备共读必读书目制度;保持推荐经典书目和引导学生兴趣阅读书目的科学占比;建立学校图书漂流机制,提高图书使用效益。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阅读指导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课程体系,培养专业阅读指导师资队伍。通过合理安排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结合阅读书目,组织开展专业的阅读指导活动、阅读交流分享活动。其中,基础阅读课程包括信息素养课程、阅读策略课程等;阅读能力训练课程包括绘本阅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思辨阅读课程等;此外,结合全媒体阅读形态,可以开设影视阅读课、戏剧课等。 通过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开展相关培训或引入专业机构配合开展相关课程服务,提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充分全面挖潜图书馆的应用价值。首先从图书馆图书应用开始,一方面充分盘点图书馆现有优质图书资源,实现师生便捷化查询和获取;其次,图书的配备采购,充分考虑学生班级共读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从品类和复本量方面进行测算,科学配备;再次,对图书馆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使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后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为开展各类阅读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为课后服务提供丰富的内涵支撑;最后,依托图书馆,开展常态化图书馆课程和活动,成为学校素质课程的重要补充。

五是建立智能化阅读大数据管理系统。定期对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偏好进行测评及评估,为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阅读推荐;对学生阅读过程进行监测,掌握学生阅读效果,建立学生阅读档案;依托积分体系、阅读分享等活动,建立阅读辅助激励体系,辅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阅读习惯的养成;加强智慧阅读系统与智慧校园的一体化建设,实现与智慧图书馆、在线学习资源等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帮助学生更快获取全媒体阅读资源并实现个性化阅读。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阅读活动的重点及策略

2021-09-03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这是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等目标,提出学校课后服务要基本满足学生需要,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进一步明确学校作为学生教育主阵地的定位。其中,明确指出要通过阅读等活动,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契机。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基础素养,阅读是学生终身成长的重要路径。在双减大背景下,为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解决“没时间读”的突出问题。通过课后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活动,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入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等读书观的重要方面。

学校组织做好阅读活动并非易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诸多条件,梳理归纳为以下四个突出问题:

第一,阅读书目推荐是否科学。双减背景下,学生阅读时长提高后,学生阅读量的提升是必然,传统模式下只推荐必读书目将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阅读需要。

第二,阅读资源供给是否充足。当学生整体开展大量、系统、深度阅读活动时,优质图书资源的供给问题也需要考虑。很多学校配备图书时,复本量没有考虑集体阅读课的需要,进而不能满足班级同一时间学生共读一本书的需求。

第三,阅读活动指导是否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跑步、游泳等运动能力一样,如果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很难培养和养成阅读素养;在学生阅读兴趣激发、阅读习惯养成的同时,还需要开展系统的阅读指导课程,对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形成体系化的思考框架和科学的阅读习惯。

第四,阅读素养评价是否准确。对学生的阅读效果开展评价检测。学生自主阅读情况到底如何,掌握学生“读没读、读的怎么样”的情况,是推动学生持续深入阅读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学校需考虑建立数据化跟踪评价机制,这也是为学生制定后续个性化阅读教育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基于以上四方面问题,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及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系统科学开展校园阅读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学生课内课外阅读体系。从立德树人及全学科、课内外统筹的整体视角下,将阅读作为育人路径及载体,与学科教学结合,与德育活动结合,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与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结合,合理设计书目和阅读活动时间安排,将阅读活动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一个基本活动。

二是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推荐配备图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从学科、教学主题、学生心理成长等多维度为设计推荐书单;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点,选择个性化书目开展兴趣阅读。此外,还需关注学生的阅读结构,关注虚构与写实类文本间比例,关注人文、历史及科技等不同主题、国内外作品比例,在关注学生兴趣同时兼顾结构均衡。探索以班额人数为基本单位配备图书资源、配备共读必读书目制度;保持推荐经典书目和引导学生兴趣阅读书目的科学占比;建立学校图书漂流机制,提高图书使用效益。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阅读指导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课程体系,培养专业阅读指导师资队伍。通过合理安排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结合阅读书目,组织开展专业的阅读指导活动、阅读交流分享活动。其中,基础阅读课程包括信息素养课程、阅读策略课程等;阅读能力训练课程包括绘本阅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思辨阅读课程等;此外,结合全媒体阅读形态,可以开设影视阅读课、戏剧课等。 通过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开展相关培训或引入专业机构配合开展相关课程服务,提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充分全面挖潜图书馆的应用价值。首先从图书馆图书应用开始,一方面充分盘点图书馆现有优质图书资源,实现师生便捷化查询和获取;其次,图书的配备采购,充分考虑学生班级共读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从品类和复本量方面进行测算,科学配备;再次,对图书馆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使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后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为开展各类阅读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为课后服务提供丰富的内涵支撑;最后,依托图书馆,开展常态化图书馆课程和活动,成为学校素质课程的重要补充。

五是建立智能化阅读大数据管理系统。定期对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偏好进行测评及评估,为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阅读推荐;对学生阅读过程进行监测,掌握学生阅读效果,建立学生阅读档案;依托积分体系、阅读分享等活动,建立阅读辅助激励体系,辅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阅读习惯的养成;加强智慧阅读系统与智慧校园的一体化建设,实现与智慧图书馆、在线学习资源等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帮助学生更快获取全媒体阅读资源并实现个性化阅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