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逐梦路上的重工人”·寻访优秀校友|王二刚:“刚”性小伙儿怀揣重工精神 奔赴理想的“星辰大海”

“那些逐梦路上的重工人”·寻访优秀校友|王二刚:“刚”性小伙儿怀揣重工精神 奔赴理想的“星辰大海”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8-11

编者按:

他们的梦想,或大或小,却始终如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一直心系母校。他们的年龄,老少不一,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用文字记录梦想,用镜头定格感动。我们一路追寻梦想启航的脚步,记录那些年,感动的人、难忘的事,一起寻找重工文脉的延续、重工精神的传承。

1王二刚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王二刚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1日9时56分讯(韦燕 实习生 姜雨汐)2012年的夏天,17岁的王二刚伴着炎炎烈日,拖着行李箱汗流浃背的走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开启自己的逐梦征途。那个时候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为国为民奉献的航空幕后工作者。

十年磨一剑,艰辛未可知。一路披荆斩棘,从重庆到四川,从汽修高级技工到独当一面的航空发动维修师,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

一个选择成就一个梦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校后,凭着对汽车的浓厚兴趣,王二刚选择了汽车维修这个专业。

王二刚在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在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上大放异彩,获得了许多荣誉。他不局限于课堂,时常在图书馆借阅关于汽修相关书籍仔细研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那时的他没有想到,这个良好的习惯竟为他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光时刻”。

2王二刚回到母校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王二刚回到母校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采访中,王二刚表示,一次由校外专家出题的课程考试,他以超越平均分40分的成绩成为了专业第一。 “提起考试我就忍不住想起我的指导老师王国明,他讲课形式新颖,为人幽默和善,所以我主动竞选成为了他的班助,与王老师有了更深的‘革命情谊’,王老师对我的教导到现在我都难以忘怀。”王二刚坦言,王国明老师是他心中最好的老师。

在他眼里,王老师是个公私分明却没有架子的老师,他们的相处模式更像是朋友,在他们朋友般的相处中王老师的良好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在优秀教师的引导下,他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出色,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份坚持把准一个方向

梦想与现实之间,不变的是跋涉;平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为了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钻研汽修知识,王二刚参加了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他回忆到,那是他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当时根据比赛方的要求,必须选用某种车型的车辆参赛。但学校课程学习中用到的车型不多,这次比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不服输的王二刚拼尽全力迎接挑战,对比赛车型不熟悉那就抓紧对它深入了解。他们小组向赛方借来对应车型,临时加班加点实训,通宵熟悉车型和故障点,在短期内完成了对一个新的车型的全面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扎实专业知识为基础加上有针对性的刻苦钻研让他们小组在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比赛中最大的黑马赢家。

据王二刚透露,当初学汽修还是向父母“求”来的。乡下的父母对汽修专业有偏见,认为没有前途,是王二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父母讲述自己的兴趣及对未来的规划,软磨硬泡说服了父母支持他的选择。

事实上,这条路是选对了的。2015年,表现优异的王二刚被保送到重庆科技学院进行本科学习,他在这里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对于三年没有着重学习过数学英语的王二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学业上的压力。但是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是他在重工学到的优良品德,为提高学习成绩,他付出百倍努力,在一学期内就实现了质的飞跃,成绩从进校时的20分提高到了90分。这也极大地提升了王二刚的学习自信。

3王二刚为学生普及航空知识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王二刚为学生普及航空知识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一种精神锻造一股力量

而这一踏实肯干的精神也被王二刚延续到了现在。时至今日,已经开始工作的王二刚,也常常怀疑自己是怎么有那么大的毅力的。他笑着调侃到,可能体内真有洪荒之力吧。

启程,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梦,星空刻下我们的印记。正是凭借着这一种不怕困难,不服输的精神,大学毕业后,王二刚也顺利取得了自己心仪的“offer”,成为了一名航空发动维修师。从汽车到飞机,王二刚完成了自己想不到的工作高度,亦取得了通往成功的“入场券”。

现在,王二刚的工作并不轻松,除了严格执行标准、反复检查每个步骤外,还伴随飞机燃油刺鼻的气味、高温、噪音,有时还需要熬夜。但这些总会被王二刚一笑置之,“工作哪有容易的”。

正是凭借着这股子乐观向上的态度,几年下来,面对平日里搭载百余名旅客上天的庞大飞机,王二刚也能将其发动机内部复杂精密的管路摸得一清二楚,遇到问题把“脉”问“诊”,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日常的工具准备、放油、检查、部件拆装等工作,更是下手“稳、准、狠”。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王二刚表示,他很感谢重工对他的栽培,在重工他不仅掌握到了想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待人处事的道理和良好的品格,在未来,他会继续将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将“工成于思,业精于勤”的重工校训铭记于心。“星辰大海,征途漫漫,我们惟有继续奋斗、砥砺前行!”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那些逐梦路上的重工人”·寻访优秀校友|王二刚:“刚”性小伙儿怀揣重工精神 奔赴理想的“星辰大海”

2021-08-11 10:32:55 来源:

编者按:

他们的梦想,或大或小,却始终如一。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却一直心系母校。他们的年龄,老少不一,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用文字记录梦想,用镜头定格感动。我们一路追寻梦想启航的脚步,记录那些年,感动的人、难忘的事,一起寻找重工文脉的延续、重工精神的传承。

1王二刚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王二刚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1日9时56分讯(韦燕 实习生 姜雨汐)2012年的夏天,17岁的王二刚伴着炎炎烈日,拖着行李箱汗流浃背的走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开启自己的逐梦征途。那个时候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为国为民奉献的航空幕后工作者。

十年磨一剑,艰辛未可知。一路披荆斩棘,从重庆到四川,从汽修高级技工到独当一面的航空发动维修师,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

一个选择成就一个梦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校后,凭着对汽车的浓厚兴趣,王二刚选择了汽车维修这个专业。

王二刚在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在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上大放异彩,获得了许多荣誉。他不局限于课堂,时常在图书馆借阅关于汽修相关书籍仔细研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那时的他没有想到,这个良好的习惯竟为他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光时刻”。

2王二刚回到母校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王二刚回到母校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采访中,王二刚表示,一次由校外专家出题的课程考试,他以超越平均分40分的成绩成为了专业第一。 “提起考试我就忍不住想起我的指导老师王国明,他讲课形式新颖,为人幽默和善,所以我主动竞选成为了他的班助,与王老师有了更深的‘革命情谊’,王老师对我的教导到现在我都难以忘怀。”王二刚坦言,王国明老师是他心中最好的老师。

在他眼里,王老师是个公私分明却没有架子的老师,他们的相处模式更像是朋友,在他们朋友般的相处中王老师的良好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在优秀教师的引导下,他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出色,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份坚持把准一个方向

梦想与现实之间,不变的是跋涉;平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为了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钻研汽修知识,王二刚参加了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他回忆到,那是他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当时根据比赛方的要求,必须选用某种车型的车辆参赛。但学校课程学习中用到的车型不多,这次比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不服输的王二刚拼尽全力迎接挑战,对比赛车型不熟悉那就抓紧对它深入了解。他们小组向赛方借来对应车型,临时加班加点实训,通宵熟悉车型和故障点,在短期内完成了对一个新的车型的全面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扎实专业知识为基础加上有针对性的刻苦钻研让他们小组在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比赛中最大的黑马赢家。

据王二刚透露,当初学汽修还是向父母“求”来的。乡下的父母对汽修专业有偏见,认为没有前途,是王二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父母讲述自己的兴趣及对未来的规划,软磨硬泡说服了父母支持他的选择。

事实上,这条路是选对了的。2015年,表现优异的王二刚被保送到重庆科技学院进行本科学习,他在这里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对于三年没有着重学习过数学英语的王二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学业上的压力。但是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是他在重工学到的优良品德,为提高学习成绩,他付出百倍努力,在一学期内就实现了质的飞跃,成绩从进校时的20分提高到了90分。这也极大地提升了王二刚的学习自信。

3王二刚为学生普及航空知识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王二刚为学生普及航空知识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一种精神锻造一股力量

而这一踏实肯干的精神也被王二刚延续到了现在。时至今日,已经开始工作的王二刚,也常常怀疑自己是怎么有那么大的毅力的。他笑着调侃到,可能体内真有洪荒之力吧。

启程,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梦,星空刻下我们的印记。正是凭借着这一种不怕困难,不服输的精神,大学毕业后,王二刚也顺利取得了自己心仪的“offer”,成为了一名航空发动维修师。从汽车到飞机,王二刚完成了自己想不到的工作高度,亦取得了通往成功的“入场券”。

现在,王二刚的工作并不轻松,除了严格执行标准、反复检查每个步骤外,还伴随飞机燃油刺鼻的气味、高温、噪音,有时还需要熬夜。但这些总会被王二刚一笑置之,“工作哪有容易的”。

正是凭借着这股子乐观向上的态度,几年下来,面对平日里搭载百余名旅客上天的庞大飞机,王二刚也能将其发动机内部复杂精密的管路摸得一清二楚,遇到问题把“脉”问“诊”,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日常的工具准备、放油、检查、部件拆装等工作,更是下手“稳、准、狠”。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王二刚表示,他很感谢重工对他的栽培,在重工他不仅掌握到了想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待人处事的道理和良好的品格,在未来,他会继续将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将“工成于思,业精于勤”的重工校训铭记于心。“星辰大海,征途漫漫,我们惟有继续奋斗、砥砺前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