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导读: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重庆华龙网携手好老师教育集团,启动第三届《寻访重庆最美女教师》公益活动,聚焦全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涌现出的优秀女教师代表,集中展现新时代重庆女教师的新形象、新使命、新担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我们用笔和镜头记录百位女教师的育人故事,用心聆听她们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担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2日11时34分讯(记者 李华侨)“同学们好~”“你好,你好~”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小学校的音乐教室内,杨梅用音乐声挨个儿和班上的10多位学生问好,再和他们勾手指——这群学生,是群特殊的孩子,有的是“唐宝宝”,有的患自闭症,而且大多数都有语言障碍,运动协调性差,智力发育迟缓。
杨梅是他们的音乐老师,从2003年进入观音桥小学后,杨梅从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她希望用音乐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享受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一群特殊的学生
2003年,杨梅调到观音桥小学任教,初次接触“培智学生”,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智力发育迟缓,有动作功能障碍的,有语言沟通障碍的,有情绪行为障碍的……且大多数都是多重障碍。尽管有着10年的教学经验,但要给这群特殊的孩子上音乐课,她仍有些手足无措。
“我以前以为,对待这群特殊的孩子只要有爱心、有耐心就足够了。但真正走进特殊教育这个大环境后,才发现远远不够,必须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行。”杨梅摸着石头过河,不断钻研、思考和总结,越来越得心应手。
杨梅有个学生阳阳(化名),智力发育迟缓,还有语言沟通障碍,但杨梅发现,这个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非常好,模仿能力很强。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她决定“因材施教”,从音乐律动的角度对孩子进行舞蹈训练。
2004年12月,在重庆大礼堂举行的全市残疾人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阳阳和一群普通孩子一起表演的舞蹈《花裙子飘起来》,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那是阳阳第一次登上舞台,舞蹈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心中萌芽。2005年,这个节目又受邀参加了重庆市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演出。
随后,阳阳又被重庆市残联推选进国家集训队,接受更加系统、专业的艺术体操训练。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上海举行,她获得了体操全能金牌、带操金牌、球操银牌、徒手操铜牌、圈操第四名等优异成绩,并获得“江北区争光贡献奖”荣誉称号。

一份特殊的教学
从事特殊教育,杨梅也在不断学习。在学校的安排下,她先后到各地进行了特殊教育的相关培训,并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这个期间,杨梅认识了许多特殊教育界的朋友,也在日益了解中产生了一份“特教情结”,也不断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经验。
比如对待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他们上课喜欢玩东西,容易疲倦,且只有十几分钟的专注时间。所以在40分钟的课堂上,杨梅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高效运用那十几分钟的时间。例如有的孩子在课堂上不停地摇动座椅,其实是孩子的“本体觉”缺失,这时让他坐在摆位椅上就要好很多。
从教期间,杨梅还参与了重庆市《唱游与律动》培智课程开发与教学活动方案的编写。2015年,她受教育部邀请,参与了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唱游与律动课程标准》的编写,该课标于2016年12月正式颁布。
“音乐教育在普教中已经有众多成熟的教法和先例,只要将这些方法合理结合自己的课堂,基本都能把一堂课上得生动多彩。”杨梅说,比起普教的学生,特教班的学生构成复杂,他们的障碍类别各不相同,所需教法也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她花更多心思、用更多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动起来、唱出来。
作为江北区音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重庆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杨梅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在特殊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让给更多的特殊儿童享受音乐的快乐,过有品质的生活。
教师档案
姓名:杨梅
学校: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小学校
学科:音乐
教龄:28年
初心回答
1、您最推崇的教育格言?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您个人成长的座右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您最渴望拥有的幸福?
已经觉得自己很幸福了,没有什么更渴望的。
4、您觉得自己最像的动物/植物,为什么?
茉莉,小小的花朵蕴含巨大的能量,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5、您最希望自己的学生具有的品格?
品德高尚
6、从业期间,您最满意的收获或者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成功举办了江北区首届特奥会
7、从业期间,您最担心的误解或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遗憾:还有很多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无法得到妥善的安置。
8、您最欣赏的古今中外的3个美人是谁?
不是很关注,也没有特别欣赏的。
9、对您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部电影是什么?
《简爱》
10、如果没有当老师,您最想从事的职业?
图书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