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重庆最美女教师丨李琳:送教下乡“接地气” 国际交流“走高端” 这个操着东北口音的女教师也是重庆妹儿

核心导读: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重庆华龙网携手好老师教育集团,启动第三届《寻访重庆最美女教师》公益活动,聚焦全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涌现出的优秀女教师代表,集中展现新时代重庆女教师的新形象、新使命、新担当。
今天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陆续推出系列报道,用笔和镜头记录百位女教师的育人故事,用心聆听她们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担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9日20时56分讯(程双清)参加校园教师歌唱比赛,获得一等奖的数学老师,你见过没?将函数比作人生变量,教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发展轨迹、充满哲学气息的数学老师,你见过没?组织学生打扫厕所,让家长放手促孩子独立的数学老师,你见过没?
来自重庆市江北中学的数学老师李琳表示,这些事,她都做过。

送教下乡 她把知识带到更多地方
“知识能带来人生的升华。而我,想把知识带到更多的地方。”
为此,送教下乡成了李琳从教生活的常态——多年来,她已走过了贵州、巫山、酉阳、綦江等众多偏远山区。
一节课,一根棒棒糖,让她记怀许久。“孩子们在课堂小结说‘时间太快了!感觉还没有上够呢。’”谈及学生,李琳的眼睛闪着光芒。课后,学生们还要了她的联系方式,期待着来她所任教的学校,看看她,也看看外面的世界。离开学校时,学生们还送与她棒棒糖,她拿着许久,不曾拆开。
“送教下乡,就是我的教育砺练之旅,也是我的心灵洗礼之旅。”李琳说,大山有青山绿水,有蝉鸣鸟啼,有淳朴民风,更有一群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
“看他们的眼睛,清澈透亮干净纯粹,你仿佛能看到一团火一束光。所以,我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得。”

出国交流 她让学生学会公共意识
如果说,送教下乡是“接地气”,那么,出国交流则是“走高端”。两种模式,李琳都能应对自如从容切换。
2018年,她入选重庆教育代表团,赴国外学习交流;同时,她还入围北碚区第三届教育高端人才流动站,进行为期三年的人才培养自我提升。
“国外的小孩子在大冬天也能穿着短袖上体育课,他们的身体素质可见一斑。而且,他们的公共服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让我们这群教育工作者,很受教育。”学习交流归来后,李琳将自己在国外拍摄的图片、视频和找来的教学素材,在家长会上与学生及家长做了一次深度分享和交流,让大家感同身受:是时候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公共责任意识了!
随后,她还与学校领导沟通,让孩子们在清洁阿姨辅助下,轮流去打扫厕所,她自己也带头给孩子们做示范。“只有当自己费心劳动后,才会珍惜劳动成果,这是对孩子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最好的教育引导,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红色基因 引领教育成才正确方向
不仅送教下乡和出国交流的“教学模式”能切换自如,李琳老师的重庆话和东北话,也能切换自如——原来,来渝任教之前,李琳一直生活在东北。
为何千里迢迢从东北来到重庆?“其实,我家祖父辈都是重庆人,我回重庆算是‘认祖归宗’!”李琳向记者道出了家世,爷爷是军人更是党员,年轻时为支援北大荒建设,带着奶奶和年幼的父亲举家北迁,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
“但爷爷一直没忘家乡重庆!”李琳说,从小受爷爷和父亲“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感染,她成了大学校园里同届学生中首批入党学生。
对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李琳始终坚守党员的初心和责任,坚持“心有大爱,润物无声”的真谛。
班上的几十名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她把近乎全部的爱都给了班上的孩子们,孩子们生病,她悉心照顾;孩子们有心事,她耐心开导;孩子们有困难,她倾囊相助;孩子们的成长路上,她爱心陪伴;她坚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即便是后进生,她都不抛弃、不放弃,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目标,制订合适的生涯规划。她把“母亲”这个角色诠释到了最美,展现着平凡中的伟大,播撒着爱与希望。
李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坚定前行。教育工作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只有你坚定了信念,学生才能和你一样勇往直前。”
知生命教育,方可前行无阻,为学生遮得一方风雨!
教师档案:
姓名:李琳
学校: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学科:数学
教龄:15年
荣誉:重庆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北碚名师;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
重庆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
初心问答:
Q:您最推崇的教育格言理念是什么?
A: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长,成就孩子的生命精彩。
Q:您个人成长的座右铭是什么?
A: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Q:您最渴望拥有的幸福是什么?
A:家庭和睦,同事和谐,生活和美。
Q:您觉得自己最像哪种植物或者动物?为什么?
A:向日葵,积极乐观,向阳而生。
Q:您最希望自己学生具有怎样的品格?
A:健康、优秀、幸福。
Q:从业期间,您最满意的收获或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A:最开心的事是第一届毕业生手捧鲜花陪我过节,让我感受到做老师幸福和满足。
Q:从业期间,你最担心的误解或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A: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校陪学生,陪自己孩子的时间很少,孩子的成长缺少了母亲的陪伴。
Q:您最欣赏古今中外的3个美人是谁?
A:王昭君、李清照、秋瑾,她们才华横溢,深明大义。
Q:对您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是什么?
A:稻盛和夫的《活法》。
Q:如果没有当老师,您最想从事什么职业?
A: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