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幼教看新村”特别报道|探源新村幼教集团“快乐教育”哲学下的教育革命

“重庆幼教看新村”特别报道|探源新村幼教集团“快乐教育”哲学下的教育革命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7-12

户外活动区域

看着孩子们快乐成长  是每一个新幼人最大的幸福

新村幼教集团教师团队合影

在课程中蜕变成长

在坚持“快乐教育”哲学的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他们自身。

大一班李静老师在新村幼儿园任教20余年,体验过改革初期的艰难。“老教师有自己的老一套,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困难,很容易退回到过去的经验中。”

那时候,且不说什么欢乐谷园本课程、小耍坝课程,就连五大领域基础课程,老师们都觉得无从下手。

让李静特别不适应的是,课程的来源不再是老师,而是儿童。

“以前,总是想破了脑子,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构建什么样的课程,现在只需要问问孩子们就解决了!”李静笑称。

就是这样,李静慢慢地懂得了,何为平等中的首席,怎样把学习中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怎样在孩子充分展示的同时做到收放自如。

在痛苦的蜕变中,老师们慢慢也收获着快乐。

如今,集团每年都会举行团队互助式赛课,为每位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

青年教师谭静还记得,上一次的赛课,组里一致推举她在集团做教学展示,介绍她用打击乐进行音乐教学的经验。

“最开始,我们选择的是流行的酷炫音乐,但是幼儿接触少,掌握比较困难。”谭静说。怎么让幼儿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让谭静不停地思考,孩子们喜欢打击什么音乐?喜欢拿什么打击?

后来,老师们渐渐发现,孩子在烹饪区活动时,喜欢用厨房工具进行敲击,再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最终,课例奏乐活动《厨房小乐手》就应运而生了,孩子们也更有兴趣了。

最让谭静感动的是,赛课展示结束后,关于这一教法的探讨还在继续,像李静这样的教师,也很乐意在游戏上尝试她的方法。

“新幼给了老师们很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你的每一点想法,在这里都有实现的可能。”谭静这样说道。

在新村幼教集团,每一个分园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齐放。

教研活动

这要得益于集团建立的斯洛克教研模式。各个分园的一线老师先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预设主题活动,上报集团保教研训部,随后大家根据调研情况,开会商讨,初步拟定课程总计划,各个分园再根据自己的园本特色和孩子兴趣进行调整。

就这样,通过大球撞击小球、大小备课的形式进行反复调整,实施,反馈,再实施,再反馈……不断循环。

 “要让幼儿自主、有创造性,集团首先要给老师们自主的空间。”新村中亿幼儿园园长严晓玲感慨地说。

此前的严晓玲园长已经是一位很优秀的园长。可是一到新村幼儿园,她发现过去的经验几乎都成了障碍。这让她一度很气馁。

改变,是从推倒过去的经验开始的。过去,严晓玲习惯于事必躬亲。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老师们都变得畏手畏脚,一点点小事都得等她拍板。

经过反思,严晓玲园长从改变自身做起,在管理中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高控”行为,老师们碰到了问题,她不再直接给答案,而是给她们思路,启发老师们从“等办法”转向“想办法”。园里所有大型活动,严晓玲都放手让老师们去做。

“我来这里5年,已经先后组织过六一儿童节、入园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碰到问题,就和老师们一起交流、碰撞,不断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收获了成长的快乐。”教师候雨欣说。

的确,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能看到老师们身上的明显变化。

“快乐教育”哲学的提出,对课程评价体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主要评价老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现在主要评价儿童“学的怎么样,发展如何”,评价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老师也从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陪伴者和支持者。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幼儿园

在新村幼儿园,每年每个孩子都有一本个人成长档案,记录着孩子的成长点滴,还有家园对孩子的评价,这样一本综合性的评价完全改变了单一的“小学化”评价和教师评价。并且,网络开放自由评价,让评价更加立体丰富、多元智能。

可以说,“快乐教育”哲学的提出,对幼儿园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多年前,“快乐教育”哲学刚提出来时,老师们都有些犯难。刘静鼓励大家,从容易理解的主张出发,一点一点地改变,引导他们研究着,成长着。

有一天,刘静听到有老师惊喜地说:“现在,孩子们更快乐了!我们老师也更快乐了!”

听到这样的感悟,刘静会心地笑了:“老师们开始融会贯通了。‘快乐教育’哲学,正在牵引着老师们如何从儿童出发,去完满自己的教育人生。”

新村幼儿园新综合楼即将落成 一个属于新幼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幼教看新村”特别报道|探源新村幼教集团“快乐教育”哲学下的教育革命

2019-07-12 16:20:31 来源: 0 条评论

户外活动区域

看着孩子们快乐成长  是每一个新幼人最大的幸福

新村幼教集团教师团队合影

在课程中蜕变成长

在坚持“快乐教育”哲学的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他们自身。

大一班李静老师在新村幼儿园任教20余年,体验过改革初期的艰难。“老教师有自己的老一套,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困难,很容易退回到过去的经验中。”

那时候,且不说什么欢乐谷园本课程、小耍坝课程,就连五大领域基础课程,老师们都觉得无从下手。

让李静特别不适应的是,课程的来源不再是老师,而是儿童。

“以前,总是想破了脑子,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构建什么样的课程,现在只需要问问孩子们就解决了!”李静笑称。

就是这样,李静慢慢地懂得了,何为平等中的首席,怎样把学习中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怎样在孩子充分展示的同时做到收放自如。

在痛苦的蜕变中,老师们慢慢也收获着快乐。

如今,集团每年都会举行团队互助式赛课,为每位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

青年教师谭静还记得,上一次的赛课,组里一致推举她在集团做教学展示,介绍她用打击乐进行音乐教学的经验。

“最开始,我们选择的是流行的酷炫音乐,但是幼儿接触少,掌握比较困难。”谭静说。怎么让幼儿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让谭静不停地思考,孩子们喜欢打击什么音乐?喜欢拿什么打击?

后来,老师们渐渐发现,孩子在烹饪区活动时,喜欢用厨房工具进行敲击,再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最终,课例奏乐活动《厨房小乐手》就应运而生了,孩子们也更有兴趣了。

最让谭静感动的是,赛课展示结束后,关于这一教法的探讨还在继续,像李静这样的教师,也很乐意在游戏上尝试她的方法。

“新幼给了老师们很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你的每一点想法,在这里都有实现的可能。”谭静这样说道。

在新村幼教集团,每一个分园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齐放。

教研活动

这要得益于集团建立的斯洛克教研模式。各个分园的一线老师先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预设主题活动,上报集团保教研训部,随后大家根据调研情况,开会商讨,初步拟定课程总计划,各个分园再根据自己的园本特色和孩子兴趣进行调整。

就这样,通过大球撞击小球、大小备课的形式进行反复调整,实施,反馈,再实施,再反馈……不断循环。

 “要让幼儿自主、有创造性,集团首先要给老师们自主的空间。”新村中亿幼儿园园长严晓玲感慨地说。

此前的严晓玲园长已经是一位很优秀的园长。可是一到新村幼儿园,她发现过去的经验几乎都成了障碍。这让她一度很气馁。

改变,是从推倒过去的经验开始的。过去,严晓玲习惯于事必躬亲。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老师们都变得畏手畏脚,一点点小事都得等她拍板。

经过反思,严晓玲园长从改变自身做起,在管理中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高控”行为,老师们碰到了问题,她不再直接给答案,而是给她们思路,启发老师们从“等办法”转向“想办法”。园里所有大型活动,严晓玲都放手让老师们去做。

“我来这里5年,已经先后组织过六一儿童节、入园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碰到问题,就和老师们一起交流、碰撞,不断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收获了成长的快乐。”教师候雨欣说。

的确,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能看到老师们身上的明显变化。

“快乐教育”哲学的提出,对课程评价体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主要评价老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现在主要评价儿童“学的怎么样,发展如何”,评价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老师也从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陪伴者和支持者。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幼儿园

在新村幼儿园,每年每个孩子都有一本个人成长档案,记录着孩子的成长点滴,还有家园对孩子的评价,这样一本综合性的评价完全改变了单一的“小学化”评价和教师评价。并且,网络开放自由评价,让评价更加立体丰富、多元智能。

可以说,“快乐教育”哲学的提出,对幼儿园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多年前,“快乐教育”哲学刚提出来时,老师们都有些犯难。刘静鼓励大家,从容易理解的主张出发,一点一点地改变,引导他们研究着,成长着。

有一天,刘静听到有老师惊喜地说:“现在,孩子们更快乐了!我们老师也更快乐了!”

听到这样的感悟,刘静会心地笑了:“老师们开始融会贯通了。‘快乐教育’哲学,正在牵引着老师们如何从儿童出发,去完满自己的教育人生。”

新村幼儿园新综合楼即将落成 一个属于新幼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臧春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