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幼教看新村”特别报道|探源新村幼教集团“快乐教育”哲学下的教育革命

“重庆幼教看新村”特别报道|探源新村幼教集团“快乐教育”哲学下的教育革命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7-1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2日15时30分讯(何婷 )这些都是课程吗?第一次走进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记者有些匪夷所思。

我是自信小主人

在儿童节到来之际,会议室里,由各班选举的12名小主人正在召开会议,商讨“六一儿童节最想收到什么礼物”“最想穿什么衣服”“最想玩什么”……孩子们就像一个个“人大代表”,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为最终决策提供参考。

“我想要芭比娃娃”“我想要变形金刚”“我想像小猪佩奇一样踩水坑”“我想变身蜘蛛侠”……孩子们的愿望通通实现了,原因是“这是孩子们真实的想法”。

这个课程,师生们习惯地称之为“小主人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真正将主导权还给孩子。

这不,3月份,小主人们以“远足踏青去哪里”为议题,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层,提出了不同的踏青方案:大班的孩子去较远的鸿恩寺公园,中小班的孩子去较近的儿童公园。

还有更“出格”的!每逢评选活动,怎么评选?奖励什么礼物?这些通通由小主人们决定,各个班的孩子们还和家长一起自制手工奖品。一个小朋友说,“这样的礼物我更喜欢。”

显然,因为儿童视角的介入,课程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味。

而这仅仅只是新村幼教集团教育实践改革的一部分。在这里,一场被称为“快乐教育”哲学下的教育革命,正以课程为载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新幼教育的一切。

新村幼教集团总园长刘静提出“让每一位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办园理念

孩子才是幼儿园的主人

“快乐教育”哲学的产生,对刘静而言,仿佛美丽的相遇,让她有了完善教育生命的机缘。

1997年,刚毕业几年的刘静,来到了新村幼儿园任园长,那时候,她才25岁。和可爱的小朋友在一起,她的身心也变得柔软了。

每天刘静一进幼儿园,就会有成群的孩子喊着“园长妈妈”,跑过来搂着她、抱着她,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她的喜爱。

那一瞬间,刘静突然对学前教育萌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认识:这些笑着奔跑过来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承载着他们的当下,也要为他们的一生负责。那时候,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把幼儿园办好,把孩子带好。

突如其来的教育灵感,满腔赤诚的教育情怀,让刘静对教育的本原一下子豁然开朗:“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释放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要,一切为了儿童,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从事园长工作22年来,刘静经历了4所幼儿园合并,3次园所拆迁,创办了6所分园,在幼儿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幼教发展的创新路。

在此过程中,办园理念得以不断的创新,从最开始的“一切为了儿童”,后来提出“让每一个孩子成长,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再后来,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最后定为“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

“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无论他高矮胖瘦,家庭背景如何。”这是刘静提出“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的论证。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她,以活跃而又缜密的思维,不断论证着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道证明题,“幼儿园就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

那么,如何能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呢?刘静结合多年办学经验,提出了“快乐教育”,为何是“快乐教育”而非其它?这要从“快乐”本身讲起。

从哲学视域来看,哲学家德西得乌·伊拉斯谟曾说,“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便是最大的快乐”,亚里士多德指出“快乐是最高的善”;从教育学视域来看,英国教育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日本儿童教育家岸井勇雄说,“现代育儿的要诀——不快乐就不是保育”……

新村幼儿园大楼

“新幼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刘静看来,快乐教育不是简单的感官体验,而是一种丰富的、深层次的生命价值。于是,“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这13个字,作为快乐教育的高标,就镌刻在新村幼儿园的主体教学楼墙面上。

那么,又如何将简单、朴素的哲学理念,变成幼儿园生动、鲜活的实践?

60余年来,新幼师生们正做着一项极其艰苦又充满意义的工作,从“快乐教育”顶层设计出发,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整体的再造。

“体验教育便是实施快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刘静说,“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从内容或功能上,分为健康体验、语言体验、科探体验、艺术体验、美德体验。”

那么,是将所有的园本课程细分为这五大体验活动吗?

“并不是这样的。”新村幼儿园教研主任刘娟解释说,“健康、语言、科探、艺术、美德是指课程的功能,它们在每一门课程中兼而有之、各有侧重。”

在改造基础性课程的同时,教师们基于现有课程的功能缺失,开发出许多新的园本课程,除了开篇提到的“小主人会议”外,深受幼儿喜爱的还有“新幼小管家”课程。

我是劳动小能手

田园小农夫照顾瓜果蔬菜

我是小小升旗手

这样的课程每天都在上演,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小小升旗手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护园小巡警轮流执勤,维护校园治安;自信小主持闪亮登台,Show出风采;天气观测员科学感知,提醒大家增减衣服;当家小厨师为厨房帮忙,准备当天的蔬菜;田园小农夫照顾瓜果蔬菜,饲养小动物;小小环卫工负责每周五下午的大扫除……有趣的体验过程,快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全园共有10余个“管理岗”,每一位孩子都可以轮流体验,真正实现了“新村是我家,小管家来当家”。

传统节日周活动

“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

小主人种植节

月圆家圆新幼圆

“孩子才是幼儿园的主人,就应该让孩子来管理。”教师们围绕课程功能,对特色园本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开发出快乐生活日、重庆小耍坝、新幼小管家、有氧运动场、自然探究园、传统节目周、亲子游学行等课程。这些课程都非常强调孩子快乐学习,主动体验,发挥小主人的角色。

   “小主人”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刻影响着新村幼儿园的每一项主题活动,这学期,幼儿园开展了小主人种植节、小主人艺术节等活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以及独立自主、积极参与的精神和情怀。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幼教看新村”特别报道|探源新村幼教集团“快乐教育”哲学下的教育革命

2019-07-12 16:20:31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2日15时30分讯(何婷 )这些都是课程吗?第一次走进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记者有些匪夷所思。

我是自信小主人

在儿童节到来之际,会议室里,由各班选举的12名小主人正在召开会议,商讨“六一儿童节最想收到什么礼物”“最想穿什么衣服”“最想玩什么”……孩子们就像一个个“人大代表”,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为最终决策提供参考。

“我想要芭比娃娃”“我想要变形金刚”“我想像小猪佩奇一样踩水坑”“我想变身蜘蛛侠”……孩子们的愿望通通实现了,原因是“这是孩子们真实的想法”。

这个课程,师生们习惯地称之为“小主人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真正将主导权还给孩子。

这不,3月份,小主人们以“远足踏青去哪里”为议题,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层,提出了不同的踏青方案:大班的孩子去较远的鸿恩寺公园,中小班的孩子去较近的儿童公园。

还有更“出格”的!每逢评选活动,怎么评选?奖励什么礼物?这些通通由小主人们决定,各个班的孩子们还和家长一起自制手工奖品。一个小朋友说,“这样的礼物我更喜欢。”

显然,因为儿童视角的介入,课程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味。

而这仅仅只是新村幼教集团教育实践改革的一部分。在这里,一场被称为“快乐教育”哲学下的教育革命,正以课程为载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新幼教育的一切。

新村幼教集团总园长刘静提出“让每一位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办园理念

孩子才是幼儿园的主人

“快乐教育”哲学的产生,对刘静而言,仿佛美丽的相遇,让她有了完善教育生命的机缘。

1997年,刚毕业几年的刘静,来到了新村幼儿园任园长,那时候,她才25岁。和可爱的小朋友在一起,她的身心也变得柔软了。

每天刘静一进幼儿园,就会有成群的孩子喊着“园长妈妈”,跑过来搂着她、抱着她,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她的喜爱。

那一瞬间,刘静突然对学前教育萌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认识:这些笑着奔跑过来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承载着他们的当下,也要为他们的一生负责。那时候,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把幼儿园办好,把孩子带好。

突如其来的教育灵感,满腔赤诚的教育情怀,让刘静对教育的本原一下子豁然开朗:“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释放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要,一切为了儿童,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从事园长工作22年来,刘静经历了4所幼儿园合并,3次园所拆迁,创办了6所分园,在幼儿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幼教发展的创新路。

在此过程中,办园理念得以不断的创新,从最开始的“一切为了儿童”,后来提出“让每一个孩子成长,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再后来,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最后定为“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

“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无论他高矮胖瘦,家庭背景如何。”这是刘静提出“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的论证。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她,以活跃而又缜密的思维,不断论证着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道证明题,“幼儿园就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

那么,如何能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呢?刘静结合多年办学经验,提出了“快乐教育”,为何是“快乐教育”而非其它?这要从“快乐”本身讲起。

从哲学视域来看,哲学家德西得乌·伊拉斯谟曾说,“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便是最大的快乐”,亚里士多德指出“快乐是最高的善”;从教育学视域来看,英国教育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日本儿童教育家岸井勇雄说,“现代育儿的要诀——不快乐就不是保育”……

新村幼儿园大楼

“新幼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刘静看来,快乐教育不是简单的感官体验,而是一种丰富的、深层次的生命价值。于是,“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这13个字,作为快乐教育的高标,就镌刻在新村幼儿园的主体教学楼墙面上。

那么,又如何将简单、朴素的哲学理念,变成幼儿园生动、鲜活的实践?

60余年来,新幼师生们正做着一项极其艰苦又充满意义的工作,从“快乐教育”顶层设计出发,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整体的再造。

“体验教育便是实施快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刘静说,“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从内容或功能上,分为健康体验、语言体验、科探体验、艺术体验、美德体验。”

那么,是将所有的园本课程细分为这五大体验活动吗?

“并不是这样的。”新村幼儿园教研主任刘娟解释说,“健康、语言、科探、艺术、美德是指课程的功能,它们在每一门课程中兼而有之、各有侧重。”

在改造基础性课程的同时,教师们基于现有课程的功能缺失,开发出许多新的园本课程,除了开篇提到的“小主人会议”外,深受幼儿喜爱的还有“新幼小管家”课程。

我是劳动小能手

田园小农夫照顾瓜果蔬菜

我是小小升旗手

这样的课程每天都在上演,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小小升旗手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护园小巡警轮流执勤,维护校园治安;自信小主持闪亮登台,Show出风采;天气观测员科学感知,提醒大家增减衣服;当家小厨师为厨房帮忙,准备当天的蔬菜;田园小农夫照顾瓜果蔬菜,饲养小动物;小小环卫工负责每周五下午的大扫除……有趣的体验过程,快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全园共有10余个“管理岗”,每一位孩子都可以轮流体验,真正实现了“新村是我家,小管家来当家”。

传统节日周活动

“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

小主人种植节

月圆家圆新幼圆

“孩子才是幼儿园的主人,就应该让孩子来管理。”教师们围绕课程功能,对特色园本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开发出快乐生活日、重庆小耍坝、新幼小管家、有氧运动场、自然探究园、传统节目周、亲子游学行等课程。这些课程都非常强调孩子快乐学习,主动体验,发挥小主人的角色。

   “小主人”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刻影响着新村幼儿园的每一项主题活动,这学期,幼儿园开展了小主人种植节、小主人艺术节等活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以及独立自主、积极参与的精神和情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臧春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