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能在其专业领域内走多快,取决于教师的“成长力”;一个团队能在其研究领域内走多远,取决于团队的“向心力”。不可否认,教师和教研是一个学校办学的灵魂。
去年,南开小学成立语文研修团队、数学研修团队、班主任研修团队,培养学术引领型教师;打造青年教师人才库,让青年教师向市区级骨干教师发展,带动全体青年教师一起成长;鼓励老师有创新意识,做有特色的风格型教师。今天,我们不妨走进南开小学优秀教师团队,倾听团队的成长故事。
晚上10点,南开小学4楼会议室的灯还亮着。语文研修团队老师骆筱璐正在磨课,准备参加沙坪坝区“卓越杯”优质课竞赛。团队的其他成员,则坐在下面认真做着笔记,时不时提出修改建议……
集体加班,对语文研修团队而言,并不是特例,而是每次赛课前的一种常态。渐渐地,大家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参赛人员的每一次试讲,研修团队的成员都必须到场。
赛课前的两周,团队成员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加班,看似只有40分钟的一节课,背后却有几十次试讲。虽然最终只有一位老师上台讲课,但研修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都在背后无私付出。老师们怀着一个理想,希望那一位老师可以代表学校,展现南开小学语文团队的实力。
“不怕,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后面有一个团队在支撑你呢。”在准备赛课的过程中,骆筱璐听到这句话就会觉得特别安心。“团队的老师们,有人听我试讲,有人给我磨课,有人帮我做课件,有人给我找资料,我只需要静下心来把自己的课上好。”骆筱璐说,这样的团队作战,效果非常好。
在研修团队的支持下,骆筱璐老师在沙坪坝区“卓越杯”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而这样经过团队整体打磨后的课堂,也具有辐射能力。全校的老师都来观摩学习,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让更多的语文老师受益。骆筱璐说:“用比赛的形式促进练习,让南开小学的语文课堂质量提升,最终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学生。”
2016年,南开小学语文研修团队正式成立,由学校市区级骨干教师组成...
查看详细
回想参加沙坪坝区第二届“卓越杯”学本教学赛课经历,南开小学数学研修团队的张炼老师,记忆有些模糊,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才慢慢捡回一些。当时,她抽到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活动》这节课,数学组和研修团队的老师们翻阅资料、上网搜寻,始终查不到一丝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范课、反思或是文章。
“这就意味着,我们得从0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张炼说,为了成为前无的“古人”,他们开始在情景串儿上下功夫,考虑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活动为题材,把丰富的情景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调查、投票,他们最后选择了时下风靡于学生中的“速叠杯”串到课堂上。
课前5分钟,大家欣赏南开小学“高手”表演“速叠杯”,分组计时比赛,给达到熟练水平的同学颁发奖品,勾起学生挑战欲望,游戏戛然而止,意犹未尽。“数学研修团队创编教材,把静态无趣的统计活动变成了动态有趣的情景串儿。”张炼说,自始至终发挥了情景串儿的导向作用,这也是情景串儿教学的核心内涵。
历经“劫难”,收获智慧。张炼老师在那一次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真的很难想像,如果没有南开这个大家庭的关怀和帮助,没有数学研修团队这个坚强的后盾支撑,我孤军一人,肯定没有勇气面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谈起数学研修团队,张炼满怀感激。
张鹏是南开小学数学教导主任,在该校数学研修团队成立以后,他便加入其中。张鹏说,数学研修团队,不仅要为大型比赛出谋划策,对课堂教学比赛整体打磨,进行集体磨课;研修团队的老师们,还要对本校、本区的青年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指导...
查看详细
彭炜,南开小学一年级3班班主任,从教18年,当了18年班主任,谈起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她娓娓道来,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两个字:创新。
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彭炜就会让家长填了一张表格,根据家长的意愿、职业和兴趣特长,筛选7个家长担任班级家委会成员。在学校开展活动时,根据家长的特长安排工作,策划、摄影、舞蹈编排,分工明确。“今年学校的运动会入场式,非常丰富。”彭炜说,动作排练、服装准备,都有家委会成员的帮忙。
寒假的时候,家委会还给孩子们策划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孩子走上街头卖报纸,筹集卖报纸所得的钱和过年的压岁钱,到福利院去慰问儿童。“孩子们受的教育还是很大,有的意识到赚钱不容易,有的意识到自己的幸福生活,孩子感触很多。”彭炜说,家委会组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与课外联系更加紧密。
除了成立班级家委会,彭炜从上一届学生开始,就独创了“交规式班规”。参考驾照,每个月给学生12分。如果同学月底是12分满分,就会有“作业免做卡”等特殊奖励;如果分被扣完了,也会有“办公室一日游”等惩罚。彭炜说:“通过这种班规,规范同学们的学习言行,对习惯不好的学生特别有效。”
去年,南开小学班成立班主任研修团队,由班级管理经验丰富、日常管理有特色的班主任老师组成。在每学期的班级辅导学习中,全校所有的班主任都在一起交流;班主任研修团队的老师,也会分享自己的想法...
查看详细
早上7点30分,南开小学的足球场就开始热闹起来,体育老师韩强正带着学校二至四年级的20几个同学训练足球,而部分家长也来到球场,陪着孩子们一起训练。下午放学后,韩强在教室里陪着同学们做完作业,下午5点30分继续练球。2013年,这样的训练就已经开始,春去冬来风雨无阻。
“主要想提高同学的足球技能和身体素质,养成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的优良品质。”韩强说,现在娇气的同学比较多,没有受挫的经历,始终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在赛场上,同学们可以用实际行动去感受“较量”,内心会更加坚韧。自愿报名,免费培训,很多家长都被韩强及其体育团队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家长很信任我们,我就觉得一定要把这些孩子教好。”韩强说,不是说要培养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员,但一定是品质优良、各方面都均衡的学生。
在学校和家长的全力支持下,韩强和体育团队的老师们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同学们“四处挑战”,和重庆周边学校打比赛,找不足,提高技能。2015年,学校参加沙坪坝区校园足球联赛获得第二名;2016年,参加沙坪坝区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获得第一名...
查看详细
去年,南开小学成立青年教师人才库,邀请学校年轻的优秀教师加入其中,给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大的锻炼平台,向市区骨干教师发展。学校通过这一形式,先让一部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然后用他们的正能量去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一起成长。
说起南开小学的语文老师谭鑫,老师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应该是我们青年教师人才库里,成长得最快的一位老师了。”谭鑫进入南开小学三年了,所带的班级非常优秀,班里“日有所诵”活动很有特色,得到沙区语文学科教研员的肯定,假期的时候,他还开办讲座,培训新老师、经验交流。
“除了自身的努力,在南开团队的滋养下,我还是很受益的。”谭鑫说,学校的小型竞赛,尽量让人才库的老师优先参加;教案修改、公开课打磨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全程指导;青年教师人才库的老师们,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有很多内部专题讲座培训的机会。
和谭鑫一起在青年教师人才库成长的,还有语文老师肖晶晶。肖晶晶的复习课设计很有意思,借鉴目前流行的“一站到底”“头脑风暴”“最强大脑”等活动,让同学们用竞赛游戏的方式进行单元复习,形式非常新颖。后来,肖晶晶老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在集团内进行讲座,分享给更多的教师。
2016年,肖晶晶老师参加了重庆市消防安全赛课,获得重庆市二等奖、沙坪坝区一等奖。“来学校已经5年了,进入青年教师人才库以后...
查看详细
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除了基于内心觉醒的“自成长”,更需要团队的支持和鼓励。在学校,无论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新老师”,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南开小学打造“学术型+骨干型+风格型”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舞台,凸显了该校师资培养的独特风格。
通过本次探访南开小学优秀教师团队,让我们更加敬畏专注与合作的力量,一支人文精神浓、教育境界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正在形式。时光荏苒,当我们回顾南开教师团队的成长故事时,他们还继续躬耕于讲台,创新教学思路,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奉献在南开小学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