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新闻发布
 
 
 
教育教学感言:
  把脸迎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把爱奉献给学生,就 不会留遗憾。做最普通的泥土,让人踩成坚实的道路。
简介
   白华贤,男,1968年4月生于江津区,1990年7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师大数学系,重庆市优秀教师,全国科研型骨干
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九龙坡区优秀教师。主研的国家级、市级、区级科研课题四项并获奖励。发表获奖论文十余
篇,参编著作四部。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重庆市二等奖。
  白老师主张每位学生都应该受到平等优质教育,白老师对他任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悉心教导,许多走上工作岗位的后进学生与白老师交流时都感激地说,白老师的信任和鼓励让其有了继续拼搏的动力。
 
   1990年,白华贤如愿以偿地站在了三尺讲台前,从此,他对师德有了最真的感悟:教书育人是一种享受,是不计得失的一种乐趣,教师不仅是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复制者和转接者。
  弹指间,二十五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二十五年来,白华贤在太阳底下从事着最光辉的职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孩子,捧给了太阳,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他说讲台这方天地给了他太多的期许和快乐,给了他太多的寄托和梦想,同时给了他神圣的责任和义务。

 

 初三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里顶梁柱的坍塌,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艰苦地生活着。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兄妹三人的上学费用都靠母亲一人种田来提供,生活十分艰辛。
  年少的白华贤深刻地意识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母亲要养活这个家庭是多么的不容易,孝顺的他每次上学前总会从一公里以外的井里挑水将家中的水缸装得满满的,总是先帮助母亲干完地里的农活后再匆匆跑到三公里以外的学校念书...[详情]

 

 

  雷锋曾经说过,如果我是一滴水, 我就要滋润
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线阳光, 我就要照亮一分
黑暗;如果我是一颗粮食,我就要哺育有用
的生命。
  1994年,带着一颗炽热的心,白华贤
从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回到了他的
家 乡江津的聚奎中学任教。从那一天开始 ,
他 就决心在三尺讲台豪情满怀,终身学习。
  走上这个岗位,25年如一日,无论是在
聚奎中学,还是于2008年来到杨家坪中学,于
白华贤而言,选择教育,是出于对教育浓烈、深
沉的爱。他一心扑在教学上。白天,他同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解疑答惑;晚上,他在灯光下...[详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
  怎样爱学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白华贤认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优生人人喜欢,但学习困难学生却是让大多数教师“头疼不已”的难题,他们学习上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思想上自暴自弃,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白华贤以师爱为教......【详情】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执教的那天起,白华贤就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教师,他始终十分热爱学习,自费参加了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并结业,多次倾听教育教学改革专家的报告并深受影响,还参加了全国科研型骨干教师培训,教科主任培训,inter未来教育培训和wordlinks项目培训等专项培训。
   在杨家坪中学,白老师是学校的“招牌教师”、“把关教师”,在学校的名师宣传栏内一定少不了白老师的名字。才四十出头,他就已经长出了白头发,这是他兢兢业业二十多年来的见证,当然,付出也有回报,他多次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区优秀教师、区高三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赢得了领导和同行们的普遍认同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