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礼嘉中学
重庆市礼嘉中学校家长“现身说法” 为你解析好学校的特质

我眼中的礼嘉中学
重庆市礼嘉中学校家长“现身说法” 为你解析好学校的特质

来源:华龙网2019-05-13

前言:

什么样的教育是你心目中最好的教育?

卢梭在其创作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中说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选择一所好学校,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父母心里的头等大事。对于这个话题,有一群家长很有发言权。今天,他们将“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一些心里话,解析他们心目中的好学校、好教育。

礼嘉中学高2019级9班学生邓嘉铭家长 邓万福

优质教育资源&一中实验班

六年前第一次走进礼嘉中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没有多大的感觉,如今想来却是我和他妈妈这辈子做的最重要、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我们家住在合川,所以孩子是住读,一个月回家两次。尽管这是十多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家在校生活,我们却一点也不担心,除了他从小的独立自主外,我们对学校的老师很放心。老师们的责任心非常强,每次放假都会提前告知放学时间,晚上还会确认孩子是否安全到家。孩子有时候周末去他主城区的姑姑家,老师也都会跟我们确认。

说起来有些惭愧,我们夫妻俩学历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太重视。所以,孩子在阅读方面偏弱,语文学科一直是我们父母的一块心病。欣慰的是,来到礼嘉中学后,孩子逐渐爱上了阅读,语文成绩也有了提升。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栽培,特别是初中时期的王老师,真的给予了孩子太多关心和帮助。所以哪怕孩子如今高三即将毕业,仍然和初中的老师们保持着联系,还会定期与王老师报告、交流自己当下的学习情况。

说句玩笑话,我曾经一度认为,孩子能上个大学就不错了,万万没想到他会成为我们整个大家族的期望,目前已经通过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项目,有机会进入全国名校。

记得刚初一进入礼嘉中学时,当时儿子排在全年级40多名,成绩不算突出。我们也不知道学校与重庆一中有合作关系。那是中考前夕,学校来电告知:孩子有机会进入“一中实验班”。当时全家就“炸开了锅”。

我们与学校领导沟通才搞懂,重庆一中与礼嘉中学通过联合举办礼嘉中学“一中实验班”、师资互派、学生互动、资源共享等形式,创新区域教育统筹发展的机制,努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育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

换句话说,我们家孩子能享受重庆一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孩子在礼嘉中学成长已经快六年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是个大人了。

让我和他妈妈更欣慰的是,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优异,还养成了勤奋踏实的作风。记得中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他说想体验生活,就去帮堂姐的补习班做宣传。顶着重庆40多度的高温,每天在户外奔波,我和他妈妈担心他中暑,让他赶紧回家。他却兴奋地告诉我们,“不辛苦,这刚刚找到了‘感觉’”,说什么也不肯放弃。假期回家,他也总是会主动包揽家务。

孩子很有可能不在重庆读大学,以后见面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有时候想想还是很舍不得。但不舍归不舍,我们很放心,他从小就很独立,经过礼嘉中学六年的培养,为人也越来越谦和有礼。相信他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站住脚跟,创出自己的一片天。

礼嘉中学高2020级10班学生黄伟彬家长 黄明杰

一扇门的距离&一场特殊的考试

一直觉得自己在做父亲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心里却期盼着孩子有出息,有个好身体。也祈祷着自己与孩子之间永远没有代沟,永远像现在一样,是朋友。但回想起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后怕感与幸福感并存。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但每个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现又各不相同。我儿子在叛逆阶段与我“水火难容”,可以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还记得,我曾在班级家长群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儿子的周末永远都有一扇门的距离。

他在家不爱说话,特别不愿意与我交流。无论我说什么,他几乎不反驳,但也不太搭理,只会“嗯”、“哦”、“好”。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走进他自己的房间甩上门,沉浸在那个我毫不了解的世界里。你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喊他也不理你。

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道理我都懂,可是如何融洽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我是一点辙也没有。

最让我气愤和失望的是,初二时学校举办了一场“成长心连心”活动,其中有个环节,为家长蒙上眼睛,让孩子牵着父母的手安全走过各种障碍,寓意陪伴父母走过漫漫人生路。但我的孩子居然不肯牵我,居然拒绝陪我走过这段需要他的路程!

事后,父子俩又爆发了一次“战争”。

转机出现在那一场特殊的考试中。那是初二下期,孩子在学校打篮球摔伤了右胳膊,正逢期未考试。原本请了假在家休养,老师也明确表示,一次考试不参加影响不大。但临近考试的前一天,老师突然来电与我商议:或许这是一次改善亲子关系的好机会。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与关怀下,我与孩子被安排在一间办公室参加考试,由孩子口述,我帮忙答卷。真正的应验了那句话——“上阵父子兵”。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那次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但父子俩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尽管没有立马变得亲近,尽管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但总算是不再一见面就“两看相厌”了。

2016寒假,我拍着自己的大肚腩,看着儿子肉嘟嘟的身材,与他一起规划,我们要跑出自己的新面貌。于是,每天晚上7点多,我们小区的林荫路上多了两道奔跑的身影,我们小区的锻炼广场多了两道挥洒汗水的身影。

高一入学,我们又一起做了高中三年的规划:高一年级打好基础,力争成绩维持在年级前十;高二年级筹备物理竞赛,成绩维持在年级前三十;高三年级回归高考,力争成绩在年级前十。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坚持学习,坚持锻炼身体。

如今,我们当初的规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行进着,也依然保持着假期一起运动的习俗,他在学校住读也养成了每天晚自习后锻炼的习惯。曾经那个内敛的孩子,变得开朗大方起来,积极参与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去年夏天,他还和同学们一起,作为2018年度第一批中国优秀高中生访日代表团成员,开启了精彩的访日之旅。

最值得欣喜的是,我与孩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会主动与我分享近期的学习状况、在学校的趣事、参与活动的规划与进展,以及他的人生规划等。

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关怀。

礼嘉中学高2019级10班学生刘霖峰家长 刘一儒

情仪教育&应试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愿望,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优异的成绩考取一所好大学,好像高分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等于跨进了成功的行列。但我不这样认为。

我们家孩子从小就成绩优异,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很好,我们从来没有为他的学习操过心。我反而担心他一心沉迷于学习,忽略了情商教育与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我以前还常干一件事儿——“赶”他出去玩,引导他多结交正能量的朋友。

我认为,应试教育的成果不一定是孩子的将来,我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人,而是希望他在学习阶段能够植入更多真正有利于一生的东西。

在孩子初中毕业面临选学校时,我通过网络了解了很多学校。当我看到礼嘉中学的“情仪文化”与“礼文化”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一个“礼”字,就足以看出学校的办学特色。随后,我来到学校进行了考察,当时我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这所学校与我的教育观念一致,是实实在在做真教育。

我是从事管理岗位的,无论是从我自身走过的几十年来看,还是在接触过的许多年轻人身上,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人光是学习成绩好是行不通的,学历高、分数高,并不代表他能做好工作。就算个人能力再强,也不一定会得到赏识与认可,更不一定能做好领头人。

首先,作为一个社会人,礼仪修养是基本,同时也很重要。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应该传承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试问,谁不欢迎一个礼貌优雅的人呢?而在一个团队中,情商和团队意识则至关重要。

如我所愿,进入礼嘉中学后,孩子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在学校,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发展兴趣爱好;在班上,为了带领自己的小组取得更高荣誉,他深夜还在琢磨PPT、练稿子;在分组帮扶中,他热心帮助其他同学,增强了对责任的理解和担当。

学习上,他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习惯。每次考试完之后,他都会主动做自我检查,很多时候我们根本还没来得及关心考试成绩,他就已经主动上前报告了。比如这次三诊之后,他就挨个挨个去找到每一科的科任老师,与老师们一起分析自己的情况。

用他妈妈的话来说,孩子让我们省心了18年。而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遇见了礼嘉中学,我们才省心了18年,还将省心更多年。

礼嘉中学高2021级8班学生曹艺露家长 郭燕

从“模糊概念”到“走进了解”

孩子初二时,我们举家搬到了礼嘉,孩子也就转学到了礼嘉中学。来学校之前,我们原本还有些忐忑,向附近的亲戚朋友打听了一些情况,所幸大家说起这所学校都会竖大拇指。但那时候,我们对学校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只知道这是一所注重礼仪教育的重点中学。

作为一位母亲,我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是,孩子不一定非要出人头地,但愿她能有一份喜爱的事业,受身边人的欢迎,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所以我那时候就暗自期盼,期盼这所学校在注重学习之余,帮助女儿培养更多兴趣爱好,提升她的礼仪修养,让她成为一个更受欢迎、更积极乐观的人。

第一次走进礼嘉中学,这里的校园环境、师生的精神面貌、学生的言行举止等等,都令我深深折服。在经过校园的林荫道、走廊时,不时有学生主动问好、打招呼。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些孩子可真有礼貌,真讨人喜欢啊,要是我的孩子能在这里学习,那就再好不过了。

孩子进入礼嘉中学没两周,我就确定了,我们的选择没有错。每天回家,她都会开心地与我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儿。哪个老师又提了一个很巧妙的问题、自己是怎么回答的,班上又发生了什么趣事,学校马上又要举行什么活动了……从孩子的言语间,我能感受到她的充实和快乐。

慢慢地,曾经那个只知道埋头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发展越来越全面了。无论是班上还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她都积极参与,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带头人。还记得歌咏比赛期间,她主动承担起了指挥和策划的重担,组织同学们练习,为班级争取荣誉。另外,她喜欢打篮球、打羽毛球,所以还参加了好多活动。

从初中到高中,来到礼嘉中学快三年了,孩子在这里得到了成长,我们对学校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学校通过对礼嘉本土文化和学校历史文化的挖掘,提出“凝练现代城市素养,收获幸福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并确立“培养现代城市人”的培养目标,凝练出“重礼博学、赢得未来”的校训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校风,三风一训自成体系。这里不仅仅是重点中学,更是一所情仪校园,她美丽雅致,有血有肉有温度。

礼嘉中学初2021级3班学生王安祺家长 万晓伟

文化修养&艺术修养

来学校之前,我就上网百度了一下,又去看了学校的官网。这一看就了解到,礼嘉中学不仅注重文化修养,还注重艺术修养。

女儿从小爱好画画和小提琴,至今仍然在坚持学习。我也认为,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分数的教育,我们不能将孩子的眼光局限在学校和书本上,艺术修养与情商教育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艺术修养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味,我希望女儿做一个有品位的人,所以我们一致选择了注重艺术教育的礼嘉中学。

“妈妈,我们学校好多社团呀,你知道我有多开心吗?”开学第一周,孩子回家就兴奋地告诉我,学校不仅有她喜欢的各种音乐社团,还有茶艺、礼仪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团。

擅长小提琴的她,很快就加入了学校的交响乐团。让我感动的是,其他成员并没有因为她新成员的身份而与她生疏,相反,大家都很欢迎、包容、接纳她。她和我分享:每到课间,其他同学都会围过来,请她这个小提琴手演奏一曲,她也开心地受邀,在大家赞许的目光和口吻里找到了成就感。在乐团里,各个乐手之间还会相互学习、探讨对方的乐器,女儿就因此学习了好几门其他乐器。

如果在学习成长的阶段只有学习,那么成年以后的生活必定会很枯燥。每每看到有青少年因为各种学业或家庭压力而作出过激行为的时候,我都很痛心。我想,如果他们接受过艺术熏陶,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吧,毕竟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女儿是走读生,我每天晚上来接她回家。一路上,她总是滔滔不绝地与我分享成长与收获的一天,从早餐吃的什么,到受到哪位老师的表扬,再到与同学之间的相处细节。看着这样快乐成长的她,没有比这更令我开心的事了。

任何人的艺术修养与修为都不是先天生成的,都是需要在后天的艺术创作成长或艺术鉴赏、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提高的。上个月,我参加了学校第十三届“情仪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台高水准的晚会,让我深刻体会到礼嘉中学对孩子们艺术教育的重视。这样的艺术节值得孩子们铭记一生,相信孩子们在“礼文化”和缤纷艺术的熏陶下,一定能够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

礼嘉中学高2021级8班学生王紫晗家长 蒋金莲

综合素养&正能量

了解礼嘉中学、选择礼嘉中学,其实是机缘巧合。那时候正值孩子小升初阶段,我们家正在准备搬家到礼嘉。有一次路过礼嘉中学,看着围墙里大气的建筑,我有些惊奇,问:“这里是一所大学吗?”经过孩子他爸的“科普”,才知道这是重庆市重点中学礼嘉中学,由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创办。

后来,我开始有意无意关注起这所学校,也从小区邻居口中了解了一些信息:这是一所现代礼仪特色学校,注重礼仪培养、情商教育以及艺术修养。

据我所知,很多学校升入初中后会偏向文化成绩,而忽略综合素养。我们家十分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能在学习之余保持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女儿从小就爱好唱歌,小学三年级时,她在小区的一个歌唱比赛中获奖,获得了一年免费学习钢琴的殊荣。但她关于音乐的专业学习,也仅仅只有那一年,平时都是自己琢磨捣鼓。

来到礼嘉中学,面对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艺术社团,孩乐不开支。由于喜欢音乐,她先后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和交响乐团。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交响乐团。今年4月初,孩子加入交响乐团,并报了长笛组。但是,她根本不会吹长笛!幸运的是,除了我们家人的支持,学校老师也很支持她。要知道,当时距离学校第十三届“情仪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仅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交响乐团要集体准备节目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而长笛作为交响乐队中的色彩乐器,常常担任主要旋律,非常重要。

面对我的担忧,孩子安慰到,“妈妈,你放心吧,我不会给乐团拖后腿的,我们老师都相信我!”虽然口头上信誓旦旦,但是每天晚上回到家,她都会抓紧时间练习。我和她爸爸常常开玩笑:“你省着点力气,都快吹‘没气儿’了。”

4月26日晚,孩子所在的交响乐团顺利完成了开场表演《欢乐颂》《召唤英雄》。

说句心里话,孩子能在礼嘉中学读书,我由衷地感到幸运。在这里,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里,她的特长和爱好得到了发展;在这里,她成长为了一名文明礼仪、充满正义感的好青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我眼中的礼嘉中学
重庆市礼嘉中学校家长“现身说法” 为你解析好学校的特质

2019-05-13 22:35:18 来源: 0 条评论

前言:

什么样的教育是你心目中最好的教育?

卢梭在其创作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中说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选择一所好学校,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父母心里的头等大事。对于这个话题,有一群家长很有发言权。今天,他们将“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一些心里话,解析他们心目中的好学校、好教育。

礼嘉中学高2019级9班学生邓嘉铭家长 邓万福

优质教育资源&一中实验班

六年前第一次走进礼嘉中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没有多大的感觉,如今想来却是我和他妈妈这辈子做的最重要、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我们家住在合川,所以孩子是住读,一个月回家两次。尽管这是十多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家在校生活,我们却一点也不担心,除了他从小的独立自主外,我们对学校的老师很放心。老师们的责任心非常强,每次放假都会提前告知放学时间,晚上还会确认孩子是否安全到家。孩子有时候周末去他主城区的姑姑家,老师也都会跟我们确认。

说起来有些惭愧,我们夫妻俩学历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太重视。所以,孩子在阅读方面偏弱,语文学科一直是我们父母的一块心病。欣慰的是,来到礼嘉中学后,孩子逐渐爱上了阅读,语文成绩也有了提升。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栽培,特别是初中时期的王老师,真的给予了孩子太多关心和帮助。所以哪怕孩子如今高三即将毕业,仍然和初中的老师们保持着联系,还会定期与王老师报告、交流自己当下的学习情况。

说句玩笑话,我曾经一度认为,孩子能上个大学就不错了,万万没想到他会成为我们整个大家族的期望,目前已经通过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项目,有机会进入全国名校。

记得刚初一进入礼嘉中学时,当时儿子排在全年级40多名,成绩不算突出。我们也不知道学校与重庆一中有合作关系。那是中考前夕,学校来电告知:孩子有机会进入“一中实验班”。当时全家就“炸开了锅”。

我们与学校领导沟通才搞懂,重庆一中与礼嘉中学通过联合举办礼嘉中学“一中实验班”、师资互派、学生互动、资源共享等形式,创新区域教育统筹发展的机制,努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育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

换句话说,我们家孩子能享受重庆一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孩子在礼嘉中学成长已经快六年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是个大人了。

让我和他妈妈更欣慰的是,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优异,还养成了勤奋踏实的作风。记得中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他说想体验生活,就去帮堂姐的补习班做宣传。顶着重庆40多度的高温,每天在户外奔波,我和他妈妈担心他中暑,让他赶紧回家。他却兴奋地告诉我们,“不辛苦,这刚刚找到了‘感觉’”,说什么也不肯放弃。假期回家,他也总是会主动包揽家务。

孩子很有可能不在重庆读大学,以后见面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有时候想想还是很舍不得。但不舍归不舍,我们很放心,他从小就很独立,经过礼嘉中学六年的培养,为人也越来越谦和有礼。相信他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站住脚跟,创出自己的一片天。

礼嘉中学高2020级10班学生黄伟彬家长 黄明杰

一扇门的距离&一场特殊的考试

一直觉得自己在做父亲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心里却期盼着孩子有出息,有个好身体。也祈祷着自己与孩子之间永远没有代沟,永远像现在一样,是朋友。但回想起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后怕感与幸福感并存。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但每个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现又各不相同。我儿子在叛逆阶段与我“水火难容”,可以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还记得,我曾在班级家长群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儿子的周末永远都有一扇门的距离。

他在家不爱说话,特别不愿意与我交流。无论我说什么,他几乎不反驳,但也不太搭理,只会“嗯”、“哦”、“好”。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走进他自己的房间甩上门,沉浸在那个我毫不了解的世界里。你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喊他也不理你。

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道理我都懂,可是如何融洽与儿子之间的关系,我是一点辙也没有。

最让我气愤和失望的是,初二时学校举办了一场“成长心连心”活动,其中有个环节,为家长蒙上眼睛,让孩子牵着父母的手安全走过各种障碍,寓意陪伴父母走过漫漫人生路。但我的孩子居然不肯牵我,居然拒绝陪我走过这段需要他的路程!

事后,父子俩又爆发了一次“战争”。

转机出现在那一场特殊的考试中。那是初二下期,孩子在学校打篮球摔伤了右胳膊,正逢期未考试。原本请了假在家休养,老师也明确表示,一次考试不参加影响不大。但临近考试的前一天,老师突然来电与我商议:或许这是一次改善亲子关系的好机会。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与关怀下,我与孩子被安排在一间办公室参加考试,由孩子口述,我帮忙答卷。真正的应验了那句话——“上阵父子兵”。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那次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但父子俩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尽管没有立马变得亲近,尽管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但总算是不再一见面就“两看相厌”了。

2016寒假,我拍着自己的大肚腩,看着儿子肉嘟嘟的身材,与他一起规划,我们要跑出自己的新面貌。于是,每天晚上7点多,我们小区的林荫路上多了两道奔跑的身影,我们小区的锻炼广场多了两道挥洒汗水的身影。

高一入学,我们又一起做了高中三年的规划:高一年级打好基础,力争成绩维持在年级前十;高二年级筹备物理竞赛,成绩维持在年级前三十;高三年级回归高考,力争成绩在年级前十。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坚持学习,坚持锻炼身体。

如今,我们当初的规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行进着,也依然保持着假期一起运动的习俗,他在学校住读也养成了每天晚自习后锻炼的习惯。曾经那个内敛的孩子,变得开朗大方起来,积极参与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去年夏天,他还和同学们一起,作为2018年度第一批中国优秀高中生访日代表团成员,开启了精彩的访日之旅。

最值得欣喜的是,我与孩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会主动与我分享近期的学习状况、在学校的趣事、参与活动的规划与进展,以及他的人生规划等。

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关怀。

礼嘉中学高2019级10班学生刘霖峰家长 刘一儒

情仪教育&应试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愿望,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优异的成绩考取一所好大学,好像高分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等于跨进了成功的行列。但我不这样认为。

我们家孩子从小就成绩优异,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很好,我们从来没有为他的学习操过心。我反而担心他一心沉迷于学习,忽略了情商教育与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我以前还常干一件事儿——“赶”他出去玩,引导他多结交正能量的朋友。

我认为,应试教育的成果不一定是孩子的将来,我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人,而是希望他在学习阶段能够植入更多真正有利于一生的东西。

在孩子初中毕业面临选学校时,我通过网络了解了很多学校。当我看到礼嘉中学的“情仪文化”与“礼文化”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一个“礼”字,就足以看出学校的办学特色。随后,我来到学校进行了考察,当时我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这所学校与我的教育观念一致,是实实在在做真教育。

我是从事管理岗位的,无论是从我自身走过的几十年来看,还是在接触过的许多年轻人身上,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人光是学习成绩好是行不通的,学历高、分数高,并不代表他能做好工作。就算个人能力再强,也不一定会得到赏识与认可,更不一定能做好领头人。

首先,作为一个社会人,礼仪修养是基本,同时也很重要。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应该传承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试问,谁不欢迎一个礼貌优雅的人呢?而在一个团队中,情商和团队意识则至关重要。

如我所愿,进入礼嘉中学后,孩子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在学校,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发展兴趣爱好;在班上,为了带领自己的小组取得更高荣誉,他深夜还在琢磨PPT、练稿子;在分组帮扶中,他热心帮助其他同学,增强了对责任的理解和担当。

学习上,他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习惯。每次考试完之后,他都会主动做自我检查,很多时候我们根本还没来得及关心考试成绩,他就已经主动上前报告了。比如这次三诊之后,他就挨个挨个去找到每一科的科任老师,与老师们一起分析自己的情况。

用他妈妈的话来说,孩子让我们省心了18年。而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遇见了礼嘉中学,我们才省心了18年,还将省心更多年。

礼嘉中学高2021级8班学生曹艺露家长 郭燕

从“模糊概念”到“走进了解”

孩子初二时,我们举家搬到了礼嘉,孩子也就转学到了礼嘉中学。来学校之前,我们原本还有些忐忑,向附近的亲戚朋友打听了一些情况,所幸大家说起这所学校都会竖大拇指。但那时候,我们对学校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只知道这是一所注重礼仪教育的重点中学。

作为一位母亲,我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是,孩子不一定非要出人头地,但愿她能有一份喜爱的事业,受身边人的欢迎,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所以我那时候就暗自期盼,期盼这所学校在注重学习之余,帮助女儿培养更多兴趣爱好,提升她的礼仪修养,让她成为一个更受欢迎、更积极乐观的人。

第一次走进礼嘉中学,这里的校园环境、师生的精神面貌、学生的言行举止等等,都令我深深折服。在经过校园的林荫道、走廊时,不时有学生主动问好、打招呼。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些孩子可真有礼貌,真讨人喜欢啊,要是我的孩子能在这里学习,那就再好不过了。

孩子进入礼嘉中学没两周,我就确定了,我们的选择没有错。每天回家,她都会开心地与我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儿。哪个老师又提了一个很巧妙的问题、自己是怎么回答的,班上又发生了什么趣事,学校马上又要举行什么活动了……从孩子的言语间,我能感受到她的充实和快乐。

慢慢地,曾经那个只知道埋头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发展越来越全面了。无论是班上还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她都积极参与,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带头人。还记得歌咏比赛期间,她主动承担起了指挥和策划的重担,组织同学们练习,为班级争取荣誉。另外,她喜欢打篮球、打羽毛球,所以还参加了好多活动。

从初中到高中,来到礼嘉中学快三年了,孩子在这里得到了成长,我们对学校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学校通过对礼嘉本土文化和学校历史文化的挖掘,提出“凝练现代城市素养,收获幸福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并确立“培养现代城市人”的培养目标,凝练出“重礼博学、赢得未来”的校训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校风,三风一训自成体系。这里不仅仅是重点中学,更是一所情仪校园,她美丽雅致,有血有肉有温度。

礼嘉中学初2021级3班学生王安祺家长 万晓伟

文化修养&艺术修养

来学校之前,我就上网百度了一下,又去看了学校的官网。这一看就了解到,礼嘉中学不仅注重文化修养,还注重艺术修养。

女儿从小爱好画画和小提琴,至今仍然在坚持学习。我也认为,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分数的教育,我们不能将孩子的眼光局限在学校和书本上,艺术修养与情商教育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艺术修养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味,我希望女儿做一个有品位的人,所以我们一致选择了注重艺术教育的礼嘉中学。

“妈妈,我们学校好多社团呀,你知道我有多开心吗?”开学第一周,孩子回家就兴奋地告诉我,学校不仅有她喜欢的各种音乐社团,还有茶艺、礼仪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团。

擅长小提琴的她,很快就加入了学校的交响乐团。让我感动的是,其他成员并没有因为她新成员的身份而与她生疏,相反,大家都很欢迎、包容、接纳她。她和我分享:每到课间,其他同学都会围过来,请她这个小提琴手演奏一曲,她也开心地受邀,在大家赞许的目光和口吻里找到了成就感。在乐团里,各个乐手之间还会相互学习、探讨对方的乐器,女儿就因此学习了好几门其他乐器。

如果在学习成长的阶段只有学习,那么成年以后的生活必定会很枯燥。每每看到有青少年因为各种学业或家庭压力而作出过激行为的时候,我都很痛心。我想,如果他们接受过艺术熏陶,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吧,毕竟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女儿是走读生,我每天晚上来接她回家。一路上,她总是滔滔不绝地与我分享成长与收获的一天,从早餐吃的什么,到受到哪位老师的表扬,再到与同学之间的相处细节。看着这样快乐成长的她,没有比这更令我开心的事了。

任何人的艺术修养与修为都不是先天生成的,都是需要在后天的艺术创作成长或艺术鉴赏、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提高的。上个月,我参加了学校第十三届“情仪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台高水准的晚会,让我深刻体会到礼嘉中学对孩子们艺术教育的重视。这样的艺术节值得孩子们铭记一生,相信孩子们在“礼文化”和缤纷艺术的熏陶下,一定能够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

礼嘉中学高2021级8班学生王紫晗家长 蒋金莲

综合素养&正能量

了解礼嘉中学、选择礼嘉中学,其实是机缘巧合。那时候正值孩子小升初阶段,我们家正在准备搬家到礼嘉。有一次路过礼嘉中学,看着围墙里大气的建筑,我有些惊奇,问:“这里是一所大学吗?”经过孩子他爸的“科普”,才知道这是重庆市重点中学礼嘉中学,由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创办。

后来,我开始有意无意关注起这所学校,也从小区邻居口中了解了一些信息:这是一所现代礼仪特色学校,注重礼仪培养、情商教育以及艺术修养。

据我所知,很多学校升入初中后会偏向文化成绩,而忽略综合素养。我们家十分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能在学习之余保持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女儿从小就爱好唱歌,小学三年级时,她在小区的一个歌唱比赛中获奖,获得了一年免费学习钢琴的殊荣。但她关于音乐的专业学习,也仅仅只有那一年,平时都是自己琢磨捣鼓。

来到礼嘉中学,面对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艺术社团,孩乐不开支。由于喜欢音乐,她先后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和交响乐团。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交响乐团。今年4月初,孩子加入交响乐团,并报了长笛组。但是,她根本不会吹长笛!幸运的是,除了我们家人的支持,学校老师也很支持她。要知道,当时距离学校第十三届“情仪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仅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交响乐团要集体准备节目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而长笛作为交响乐队中的色彩乐器,常常担任主要旋律,非常重要。

面对我的担忧,孩子安慰到,“妈妈,你放心吧,我不会给乐团拖后腿的,我们老师都相信我!”虽然口头上信誓旦旦,但是每天晚上回到家,她都会抓紧时间练习。我和她爸爸常常开玩笑:“你省着点力气,都快吹‘没气儿’了。”

4月26日晚,孩子所在的交响乐团顺利完成了开场表演《欢乐颂》《召唤英雄》。

说句心里话,孩子能在礼嘉中学读书,我由衷地感到幸运。在这里,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里,她的特长和爱好得到了发展;在这里,她成长为了一名文明礼仪、充满正义感的好青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臧春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