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各有不同,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而富有真实的意义。那么,生命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重庆市第三十二中学的教师来说,用自己的生命去滋养千千万万个生命,让每朵花绽放其独特的色彩,让每颗星闪烁其璀璨的光芒,就是生命的真谛。
  且看三十二中学的教师,以专业素养为砖瓦,用责任和坚守作泥土,为万千学子筑起一方教育净土。
  王旭,三十二中历史教师。原本带两个教学班,高三接手艺术班和一个“培优补差”班,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都忍不住吐槽:“旭哥,你真是一个不懂拒绝的人!”
  拒绝?王老师从未想过这两个字。
  高三下期,各类艺术生陆续返校。由于离开课堂长达八个月,他们的文化基础已经远远落后于在校学生,如果回到原班级,必然跟不上进度。为了更好地帮助艺术生提升文化成绩,三十二中特地挑选一批老师,组建了艺术班,为他们量身定制复习计划。王老师任这个班的历史课。
  八个月没有碰书本知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分数。在返校后的第一次月考中,艺术班的历史平均成绩不到30分。“这些学生有个特点,一只脚(专业分数)已经踏进了本课,另一只脚(文化分数)却悬在空中。”王老师按照分数比例算了一下,大部分学生的历史至少要提高20分,才能如今心仪的高校。
  此时离高考仅剩三个月,要补上一年的课程,时间紧,任务重。王老师则认为,得先正心,即纠正学生的行为态度,“长期在校外,他们的穿着打扮已经逐渐社会化,久而久之,心思也就不在学习上了”。尽管不是班主任,王老师依然提出要求:穿着打扮必须跟其他学生一样,从外形开始回归学生姿态,明白学生的本分。
  艺术班的备课和其他两个班不一样,得从基础抓起。同时为了跟上进度,王老师将讲课内容一再精简,一节课讲一章节,把精华部分以最容易吸收的方式教给学生。
  除了两个常规班和艺术班,高三下期每周二和周四,王老师还要为全年级历史成绩薄弱的学生“培优补差”。其中所用的资料,都是他自己收集整理而成的试卷。
  “学校选择了我,学生选择了我,是对我的信任。”在王老师看来,与其说这是一份额外的教学任务,不如说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
  经过高考,学校60余名艺术生顺利进入了心仪的高校。
  连续教了三年高三,经历了重庆卷最后一年高考,全国卷第一年高考,王老师积累了不少经验,学生都很崇拜他,评价他为“社会一哥”。
  要做一名让学生信服的老师可不容易。区、学校安排的教研活动,王老师从不落下。每次上完课,他都要把自己记录的笔记和拍摄的资料展示给学生看,一是让学生认清历史教育的形势,二是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他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让学生信服了,教起书来就简单多了。
  在日常教学中,王老师不喜欢讲书本知识,常常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评价身边的人与事物,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学习过去的历史,对今天有建设作用。”在他的引导下,同学们解题都有了“套路”,明白了发生的任何事,都应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尽管学生刚开始可能答得不好,但思维有了,王老师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到了高三,王老师给学生的练习题中,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评分标准。“老师,我们以前就不是这样的。”面对学生的疑虑,他一句话就能打消:“这才是如今的高考形势。”王老师说,相比于自己读书时代的埋头苦背,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懂得反思,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管理方面,作为科任教师的王老师经常“越权”,做班主任的工作。为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督促他们的作息和饮食情况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俘获了学生的心。
  张骥,三十二中政治教师,高中政治教研组长,重庆市教育学会政治专委会会员、沙坪坝区教师培训专家团队成员。从教24年,种种成绩的取得,源于他对教育的专研,对学习的热爱。
  采访当天,张老师正在参加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高中新高考专题培训。匆匆赶回学校的路上,闷热的天空中下了一场雷阵雨。
  “通过两天四位专家高强度的培训,我受益匪浅。”他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一边气喘吁吁地“抱歉”。随后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这两天的学习情况。
  重庆市从高2018级开始实行新的高考。张老师表示,新高考肯定会带来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诸多嬗变,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对此知其言,不问其义。通过聆听来自新高考前沿的上海市第二中学校两位专家的讲解,他说自己豁然开朗,如张曦琛老师以《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改革》为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使他明确了高考改革的关键点、高中学校所面临的问题等。
  学不可以已,是张老师的一大准则。
  教学之外,他主持并参与了十多个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多次获得沙区教改科研先进个人。“教师要不断学习,通过学习与时代接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把握教材变化、学情变化。”张老师说,做一辈子教师,就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
  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张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回想二十多年前,教政治主要是对知识的传承。如今,他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关注生活。他也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将舞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依法行政》一课时,张老师以重庆本土的案例,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客观分析;讲《文化生活》时,要传统文化还是要外来文化?他抛出话题,在班上组织了一场辩论赛……
  “老师要多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不停地提炼和感悟。”听了新高考专题培训后,他又有了许多新想法。其中,他最想做的就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朋友都说张老师有些显老,明明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两鬓却早已斑白,一副老花镜款式的眼镜,让他更显老成。
  被岁月染白了头发,是张老师对教育倾尽心血的见证。教书育人,实在是一项很累的工作。他也曾面临过诱惑,开钢材公司的弟弟高薪邀请他当经理,但他始终怀着对教育的热情,毅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他说,和学生在一起,自己的身心都感到年轻快乐。
  教育教学中,张老师总是以一个朋友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从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中收获自己的成功。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他留了成百上千学生的QQ号,尽管是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也仍然关注着他们的动态和成长。不久前,张老师还受邀参加了一个学生40岁的生日。
  由于父亲是教师,张老师从小就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崇高。从教以后,更是发自内心对教师产生了期待。他觉得,学生或家长的一句问候,就是人生的一种成功。
  张老师透露,今年九月,自己可能又要任班主任了,“五六年没当班主任,有些忐忑。”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班级文化建设,想着怎么让学生在短短三年时间增长智慧,收获成长。他说,一定要让学校和家长放心、满意,要让读到这个班的孩子不负青春。
  张德利,高三3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教书二十余年,他说自己在三十二中这块沉着而平静的土壤上,见证了千百学子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他相信,终会有花开灿烂的那一天。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张老师身上,就时时散发出一种儒雅的风度。
  甫一见面,张老师就跟我们讨论起了他的教师观:“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一种悲悯的情怀。班主任工作则需要热情与付出,需要教育智慧,更需要一种笃定的底气。你认为呢?”
  张老师的一言一行中,都透露着深厚的文学修养。为人启智、善于思考,是同事对他的评价。曾经,张老师喜欢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有媒体还特意向他约稿,他也因此被其他老师称为“小才子”“小鲁迅”。
  关于教育的意义,教师的使命,张老师一直想用文学语言进行阐释。曾经偶然看到一首小诗:放飞一对洁白的纸鹤,捎去一个灵魂的寄托。一缕春天的气息,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团冬之火,一片冰心,一首歌。张老师拍手叫好,这正如他所想,深刻阐释了教育的真谛。
  用自己纯真的情怀,去润物无声,去醍醐灌顶,是他的教育追求。
  作为一名班主任,张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课堂上,他采用自主学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除了课堂阵地,还利用班会课让老师和学生开展讲座,谈理想情趣、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教学二十多年,张老师从没停止自身学习,每次听其他老师的课时,他都会事先把自己“腾空”。他说:“把自己腾空,才能更好地吸收、沉淀他人的优点。”
  奚豪骏是三十二中今年的文科状元,也是张老师的学生。
  曾经有一段时间,奚豪骏的成绩明显下滑。张老师通过日常观察,并没有发现问题所在。一天中午,张老师将奚豪骏约出了教室。“小俊,我当了二十多年班主任,一直没找到你成绩波动的原因,你给我吐吐心声吧。”原来,小骏是因为高考临近的压力,导致分数不稳定。张老师当即就从实力和心态等方面对小骏进行了疏导,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了对他的关心和提醒。
  张老师并不一味地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是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和品质,尤其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先教做人,再教学习”。
  都说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魂,乐观温暖的张老师希望学生做不卑不亢、团结有爱的人,所以这个班的氛围十分和谐上进。在班级管理中,张老师善于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小骏就是他的好帮手,高三3班的班长。小骏总是积极帮助同学,即使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也依然在耐心地和同学讨论答题技巧。阳光积极的王晨瑶,总是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同学。
  “教育要走心,可能某些时候一个眼神、一句话,就会对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张老师总是把学生装在心里,实时陪伴守候,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关爱和点拨。
  近年来,“低进高出”,已经形成了三十二中的教学常态。
  面对种种挑战,三十二中却取得一系列斐然成绩,年年攀升。可以说,教师团队的作用功不可没。不懂拒绝的王旭,刻苦专研的张骥,儒雅风度的张德利,一个个鲜活的样本,无不是三十二中对教育本质规律的回归和坚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三十二中的这群教育者,如千千万万的教师一样,恪尽职守,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培养孩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有一种探索和专研的勇气,在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方法,达成家长和学生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三年周期已到,站在果实成熟的土地上,他们欣慰于这一季的收成。而下一季的耕种,早已在心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