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生们将离开熟悉的母校,转战另一片青春的“跑马场”。2017年夏天,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迎来了第二届246名大学毕业生。三年前,他们带着懵懂与稚气而来,三年后的今天,他们则带着成熟与睿智离开。
  这三年里,他们见证了新校区楼阁馆舍的拔地而起,亲历了“四能四会”这一人才培养理念的完善,参与了“厚德博艺、真诚求索”这一校训的凝练。当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融合在一起,当大学生活里享受着自然的大美无言与艺术的润物无声,毕业之际的回顾与回味,既是个人的一段难忘时光,也是重艺的一份珍贵记录。
  2016年4月,重返母校的著名影视演员吕一,收到了一份名为《人间四月•花间精灵》的精美漆器画。画中,4朵盛开正旺的向日葵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幅耗时数月的传统手工艺品,出自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2017届非遗美术专业的学生李心果。
  “择一事,终一生”。从初次接触传统手工艺到想将其当成一辈子的职业,李心果觉得这一切都像“命中注定”。3年前,高中毕业后的李心果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太多规划,因为是美术特长生,所以初定计划是平面设计。但命运充满了机缘巧合,李心果被重艺非遗美术专业录取。
  李心果坦言,刚来到这个专业时,对于专业的发展方向和非遗具体表现形式都比较迷茫和陌生。但从开学第一节专业课起,李心果心中的疑虑就渐渐打消了。“学的第一门专业课就是烙画,那些精美的工艺作品瞬间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实在太美了!”平时,学校还会定期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授课。这也让李心果和他的同学受益匪浅。
  在李心果所学专业课程中,他最喜欢漆艺和扎染。制作过程中,一遍一遍的挑染、上色并没有让这个男孩感到厌倦和枯燥,反而让他对传统手工艺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做传统工艺品的过程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反复打磨,精心雕琢,才能让它从粗糙变得完美。每一次尝试都是一种‘惊喜’,因为  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手中的一块布或一团泥最终呈现的效果。”
  去年春节,李心果还特地为全家每个人都亲手制作一条织染丝巾,当做新年礼物。“父母看到我做的织染非常喜欢,即便之前有还反对我将传统手工艺纳入职业规划的想法,也被我手中这些精美的扎染作品给渐渐打消了。”如今,李心果已经结束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而传统手工艺也已被李心果纳入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对于未来的规划,李心果决定先自考西南大学本科的视觉传达专业,然后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继续学习。目前,李心果距离拿到西南大学自考本科的毕业证只差3门课程。对于充满荆棘与挑战的未来,李心果表示:“我知道手艺这条路很难走,但是我认为能找到一条自己喜欢并愿意付出一生去走的路也是难得。所以不管以后我从事任何行业我都不会放弃的。”
  6月是毕业季,也是求职季,一张A4纸大小的简历成为了毕业生求职的“敲门砖”。在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2017届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曾予亭的个人简历上,不同种类的赛事获奖信息及实践活动经历,将这张A4的简历填得满满当当。曾予亭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大学生活的话,那一定是‘忙’。”
  从大一开始,曾予亭就将自己的大学安排得满满当当。为了锻炼自己,大学刚入学曾予亭就加入了院学生会。而摆在曾予亭眼前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为迎新晚会的举办筹备活动资金。“当时拿着活动方案连跑了4、5个商家都吃了闭门羹,要想从商家手中拿到赞助费也没有最初想得那么容易。”
  被拒绝的尴尬和无奈,让第一次走出校园面对社会的曾予亭觉得很失落。但就在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位商家愿意拿出了400元钱作为活动广告赞助费,让曾予亭激动不已。“400元钱确实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但是对我的大学生活而言,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回忆起大一时那段经历,曾予亭觉得弥足珍贵。
  除了加入学生组织,曾予亭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不少比赛。在数量繁多的大小比赛中,她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于山东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电子商务营销大赛。
  因为大学所学专业与电子营销并不挂钩,所以在备赛阶段,曾予亭和其他4名队友只能自学电子营销知识。在团队分工中,曾予亭主要负责财务管理。曾予亭解释:“电子商务比赛的内容就是在网络中虚拟运营一家网店,而每一个队员都有各自的分工,我的任务便是保证网店不因为自资金断链而破产”。
  那一次比赛,曾予亭所在的团队凭借出色的表现,面对来自全国100多支高校队伍拿下了全国三等奖的成绩。通过这一次比赛,曾予亭在自己身上发现了更多的可能。“上大学以来,每一种类型的比赛我都愿意去尝试,不管自己是否擅长。虽然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是直到毕业我才发现自己真的是‘赚到了’。”
  凭借在校的优异表现,毕业后的曾予亭目前已经被推荐到了重艺担任教学管理工作。但曾予亭坦言:“找到工作并不代表就要松懈下来,目前已经在准备西南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自考本科,希望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居不幽者思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每一份成功的背后必然有一段甘于寂寞,享受孤独的岁月。今年刚从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的学生韩文超就曾经历过这样一段时光。那段时光虽苦,却也成就了今日的他。
  韩文超真正开始学习声乐是在高三,由于起步较晚,韩文超的声乐基本功与其他从小就练习声乐的同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为能力的不足,在当时学校的导师制培养,学生选老师,老师也选学生的模式下,没有一个老师主动选择韩文超。“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我只是刚好顺位下来,才到我们老师那儿的。”
  这样一次经历,对刚入校的韩文超而言是一次打击,更是一次激励。“自己能力不够,又很想表现,但没有机会,比我起点高的人都在进步,我只有更努力,跑得更快一点,才能追上他们、超越他们。”韩文超明白,只有自己越优秀,机会才会越多。
  为了准备学院的技能大赛,韩文超每天除了上课吃饭睡觉,就是待在琴房听歌练歌,疯狂的练习。韩文超天生鼻音重,这对唱男高音的他而言是致命的缺陷,“我们老师说男高音有重鼻音的话,你这一辈子就不要想唱歌了。”为了克服这与生俱来的重鼻音,韩文超每天坚持录音,反复听,并和原作品进行比较,不断摸索,慢慢改。
  在那一年的比赛中,韩文超获得了学院二等奖,这个奖项给韩文超带来了莫大的鼓励和自信,“我以前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太适合学唱歌,但是那次比赛过后,我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可以做到的,并且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年的全国技能大赛中,韩文超又报名参加了。为了这次比赛,韩文超足足准备了一年。那年寒假,同学都回家过年了,唯独韩文超还留在学校准备比赛。偌大的校园空荡荡,只剩韩文超一人,强烈的孤独感夹杂着风雪向他袭来。
  “在我留校的第三天晚上,突然下起了雪,我一个人在食堂一楼,看见外面下雪,又想到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我觉得这一次如果自己再不做出一点成绩的话,就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么努力了。”回忆起这些,韩文超仍然感激那段甘于寂寞的“苦”日子。那次比赛,韩文超一举夺得了重庆市一等奖,并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韩文超表示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老师细心的指导,“我觉得我们老师是学校最细心的老师。我们每一次唱歌他都会录音、记录,我们每个人的优点缺点弱点他都会记下来,并针对我们的弱点进行强化。”对老师,韩文超心怀感恩,他认为自己很幸运,能遇到一位好老师。
  目前,顺利毕业的韩文超就职于巴渝古文化研究所,继续从事着他热爱的歌唱表演工作。
  大概绝大多数学播音主持的学生都梦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站在舞台中央,或是在无数镜头前,被灯光聚焦,以主持人的身份响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而卢飞却不同,从高二就开始学播音主持的他却从未想过将来要从事台前播报,而是希望走到后台,从事幕后工作。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卢飞的话,“能干”二字是最适合不过了。卢飞进入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后,就先后担任了班长、唱将协会宣传部部长、朗晴艺社社长、院学生会主席,并创办了跳蚤市场、创业创新协会、创业创新俱乐部。
  为了让学生学习之余能够把专业技能展示在舞台上,学院会定期举办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灯光音响自制的“青春制造”晚会。作为学生会主席的卢飞承担起了筹办每一期晚会的重任,卢飞坦言:“当时学生会的成员只有30几个,一场晚会下来需要很多灯光道具舞美方面的人,因此每个人分配到的工作量特别大。”
  卢飞表示,他担任学生会主席时,也是学生会刚刚建立的时候,因此很多问题都不懂,如何策划、如何执行、人员如何安排、节目怎么彩排、灯光会场如何布置等等,都是卢飞面临的问题,“当初给学生会定的原则就是问题自己解决,尽量不麻烦老师。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在摸索的过程中,卢飞学会了利用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特性,极大地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而卢飞个人的控场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其实,在卢飞参加过的所有活动当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大一期间在合川派斯学院参加的那场辩论赛,当时他们的对手是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学生。虽然那场比赛,卢飞和他的团队只获得了组织奖,但那是他第一次在大学感受到了一种要用语言去表达自己观点的强烈渴望。
  今年,卢飞已经成功升入长江师范学院继续学习播音主持,但谈及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卢飞表示自己更想走幕后,而不是台前播报,台前考验的是镜头前的应变能力,而幕后更考验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卢飞认为一方面自己在幕后的经验比播音的经验更丰富,另一方面幕后工作的提升空间要更大。
  说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周杰用“单调”一词全然概括。但从她的经历中,与其说是“单调”不如说是“专一”。大学生活,这位颜值颇高的妹子没有谈过一场恋爱,也没有过于丰富的课余生活,所有的时间似乎都只花在跳舞这一件事情上。对此,周杰开玩笑道:“我平时不是在舞蹈室,就是在去舞蹈室的路上。”
  这条路,对于周杰来说,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但是她一直都在坚持,在突破自己。学校只要有舞蹈比赛或者演出,她都要去试一试,“获奖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参与,并且我也很喜欢。”在去年11月份重庆市第五届舞蹈大赛,她将她的原创舞《漩涡》展现给了观众,这是她的一次重大突破,并且获得了优秀表演奖。当问起她创作的想法时,她说,“陷入迷茫中的我们,挣扎,无法自拔,想挣脱。”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跨过去就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年5月,周杰收到了大学最后一本舞蹈比赛荣誉证书: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为了“拿下”这场比赛,周杰为此准备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说起为竞赛准备的感受,周杰觉得最难的不是每天在舞蹈室练习基本功,而是一边坚持训练,还要一边控制饮食、健身减肥。
  说起“减肥”,本身身材瘦小的周杰感慨颇多。“学舞蹈的学生,减肥是常态。最后冲刺全国技能大赛的一个月,我每天只吃一顿饭,并且除了练舞还要去健身房消耗热量,做完运动每天还得在舞蹈培训班实习代课。”在食物选择上,周杰更是“挑剔”。“只要是脂肪含量超过1.7g以上的食物我都不敢吃”。
  尽管从小学习中国舞,但自认为“底子不好”的周杰,会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我的身体柔韧性并不是那种在舞蹈上很有优势的人,所以在基本功上我得花更多的时间。”对此,周杰并不认为这是“苦”。“沉迷于舞蹈的时候,累与苦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甚至跳着跳着就忘了。”
  十余年的舞蹈生涯,周杰觉得从中收获最多的便是“克制”和“自信”。“学舞蹈偷不得懒,稍微松懈一点就得花更多时间去弥补,或者前功尽弃。你要克制自己的懒惰,要克制自己的食欲,更要克制自己急功近利的心。但是,这些克制都不是痛苦,它反而又让我觉得更自信。”
  目前,周杰已经成为了一名舞蹈培训老师。对于未来的规划,周杰表示正在进行自考本科的准备,希望能在未来的舞蹈生涯中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