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在拉丁语中,课程一词直译为"跑道"。如果每个学生都是这条跑道的奔跑者,那么如何设计这条跑道,将决定学生能跑多远,跑得快乐与否,是否能抵达成功的终点,收获人生最美的风景。
  从渝北巴蜀小学诞生那刻起,基于儿童生命,基于儿童成长体验出发,在充分尊重儿童,理解儿童,认识儿童的基础上,研究课程属性,构建了激活个体生命自觉,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平台的"律美共生"课程文化。
  与其说,渝北巴蜀小学是在设计课程。其实,他们更像是为每个孩童铺设生命成长的轨道。今天,我们走进渝北巴蜀小学,解读"律美共生"课程诞生的教育哲学。
  "教育是人类文化史上个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之所以充满着吸引力,充满着新鲜感,是因为它有着无限的张力,古往今来,无数文化人都在努力寻找着教育的本质与规律。"作为学校"律美共生"课程的总设计师,渝北巴蜀小学校长邹倩认为,要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她认为,渝北巴蜀小学自开办以来,聚合了一群饱含情怀的教育人,他们也在自己的实践中感悟着教育的真谛。学校从办学开始,便秉持弘扬巴蜀精神,传承巴蜀理念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每一个孩子禀赋的发挥、个性的舒展和生命的绽放。
  在深入研究教育本质的道路上前行,在时光磨砺中,邹倩和学校老师们真切体会到一切发自内心的真教育——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功利,充满着对生命最本真的热爱与呵护。"教育的过程,应该成其为感受生命美好的过程,教育是永远也没有尽头的人生旅程,我们行走在这样的旅程中,每一天都是在与一群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认知与心境,领略一路的风景。"
  追求真教育,成为了渝北巴蜀小学设计"律美共生"课程的出发点。
  当然这仅仅是学校思考的开始。目前,学校提出了"唤醒生命自觉 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并对其进行了解读,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让真的教育在渝北巴蜀小学的雏形更加具象化:
  小学阶段的教育,要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兴趣,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保护好孩子对身边万事万物多元认知的能力,要为孩子打开校园的围墙,接受整个外界的信息,努力让孩子成为有高尚情怀、开放心态的人打下基础。
  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是要赋予孩子无限有可能,减少他们的局限性,在这个价值取向下,需要进一步研究"律美共生"课程目标,确立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核。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里,指出了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之一,就是要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含了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根据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从人的心智模式入手,确立形成完整健康人格所需要六种心理品质:即自律与责任、自信与进取、仁爱与协作。
  将人的显性生命状态作为落脚点,将育人目标确立为"六会能力",即会做人、会学习、会表达、会创造、会审美、会健体;"六心品质","六心六会"核心素养目标的定位与确立,奠定了渝北巴蜀小学"律美共生"课程的基础。
  "六心六会"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奠基幸福人生的教育宗旨具化了方向,要达成这样的育人目标,就需要从整体入手,架构立体的具有生长性的课程体系,因为课程是校园里师生一切行为的总和,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唯一土壤。
  只有当课程丰富多彩、课程结构多元化时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动态的并且可供学生选择时,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渝北巴蜀小学从三个维度(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五个板块(阅读与表达、思维与创造、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生活与社会)构建学校立体、开放、生长的GOE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是主干,拓展课程是枝干,特色课程是片片绿叶,各有不同,各有精彩。"六心六会"的核心素养,就是体系中的根与花,所有板块,所有维度的课程,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从"六心品质"入手,从"六会能力"外显气象落脚。
  确立了德育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渝北巴蜀小学从四个举措推进了"律美共生"课程的特色改革与实践。
  每个学校都有升旗议式,在升旗仪式下,或是讲话,或是学生展示。渝北巴蜀小学在办学起初的时间里,国旗下课程也基本采用这样的方式。但总感觉这样周一集会,虽然集中了师生,但并没有很好的集中思想。
  学校教育不是要教给孩子多少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精神长相。作为校长,需要更多思考如何将"聆听心语、律动巴蜀"的文化理念转化成师生的行为,将影响孩子精神长相的"六心品质"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去实现对师生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这就必须要有一个场地去发出这样的声音。
  每周一的升旗集会,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也是对全校师生进行价值观念影响的一方阵地。从办学以来,该校试点推进国旗下课程改革,以巴蜀孩童"六心品质"为内容体系,基于儿童现实生活为素材,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引发学生的思考,学校校会后,班级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国旗下小班会,并逐步推行校长主讲——主题班会——课后感思——家长参与的四段式,国旗下课程围绕孩子思想成长,聚合了各部分的德育力量,以最强化教育的力度去影响孩子的心智模式。
  在渝北巴蜀小学,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师,他们始终相信,根深才会叶茂。用这种方式为孩子的根部注入最丰富的营养,这个生命之树也必然茁壮成长。
  国旗下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概况,那么评价课程则落脚到孩子的显性生命气象,学校力图建立以"六会能力"为体系的可观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指标体系为纲要,编写适合儿童理解的绘本读物,进行养成训练,并以评价为手段,去影响干预学生的行为养成、习惯培养、技能优化。
  在评价形式上,更加注重多元实施,强调集体与个体的结合,即开发探索促进班级社群建设的集体争章晋级达标评价,也研究适合与不同阶段成长需要的个性评价方式,如开发适合低段学生的《好习惯养成手册》、适合中高段学生的《我的成长我作主》自主评价手册;在过程中将分值评价与语言描述评价结合;在评价的时间上,注重将常态引导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定的综结性评价结合;在评价参与上,将家庭与学校结合。
  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学校力图从多角度建立评价策略,希望推行的一切评价,都不是给孩子一个封闭的,结论式的定论。最好的评价,都应发挥它在孩子成长中的引导激励功能。比如引导学生分享目标制定,是帮助孩子从目标制定中学会自我审视,分享他人寄语,是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精神成长的力量。
  项目学习,是渝北巴蜀小学在课程整合条件下实施整体育人的一项重要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主题性学习,从与孩子生活实际或者孩子兴趣的一个主题切入,让阅读、科学、数学、艺术、体育、品德等基础课程系统的所有教师围绕这一主题,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
  虽然各学科采取的路径不同,但活动实施完成后,围绕一个项目,可以很清楚地总结出学生在这一次主题项目学习过程中,除知识外,所获得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上的综合成长。正是在这样的尝试中,渝北巴蜀小学的师生们已深刻感受到,一期一次的项目学习,是推进课程整合研究的重要载体。
  在三级课程体系中,渝北巴蜀小学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定位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课程,但课程性质要求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素材,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与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课程教育的意义不是对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在于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教育内容去教育引导儿童。
  因此,我们仅立足于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去实现学科任务是远远不够地,从课程拓展的视角出发,我们将"社区大实践"定位于儿童生活与社会课程的拓展性课程,通过学校引导,家长参与,大大拓宽学生参与认知社会的时间、空间,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在引导家长为孩子们组织社区活动中,参与计划定制,活动跟踪,最大限度挖掘社区实践在学生社会发展性教育中的积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