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新闻发布
  近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其题材的现实性和真实感,使许多家长观影后产生了角色代入感。
  影片中,爸爸为了让女儿成为世界冠军,定下了一系列既严苛又疯狂的训练计划,引来了女儿的反抗、不理解。但最终在父女关系的“博弈”中,女儿们理解了父亲深沉的爱,并成为摔跤冠军。
  正如影片中,父女之间的关系由“对抗”变成了“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与子女关系其本质也是一场“相爱相杀”的过程。构建父母与子女和谐的关系,最终实现双赢,是教育的最佳模式。
  然而,实现教育双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配合学校教育,家校合作的互补性也愈显得重要。今天,我们走近礼嘉中学的家长们,看他们如何逐步改变自身角色,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成为了教育的参与者与实施者;看他们如何在与孩子年龄的“狭路”间,探寻家校共育之道。
  如今,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们也已经成功从教育的旁观者变成了教育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在礼嘉中学,学校与家长之间,共生互助,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学校,看看他们的家校共育之道。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自身的高尚情操、高贵人格、高远的境界及优雅的气质也会影响、感染孩子。在礼嘉中学,不仅注重学生礼仪教育、情商教育的培养,还引导家长们从自身做起,树立礼仪和高情商的典范。
  为了让家长们自觉参与到学生礼仪、情商教育的培养中,学校每年都与学生、家长签订“让文明礼仪”常驻我家自律协议书,以及“让情商教育”常驻我家自律协议书。通过双方自愿签订的原则,引导家长监督并做好学生的榜样。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学生及家长的情商,以此辐射家庭、学校、社会,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每年学校开展“春风化雨润心田”家长月活动,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健康成长搭建一条绿色通道。
  在家访活动中,每一位老师要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还要结合学校“凝练现代城市素养,收获幸福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导学生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同时,各班家访率都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区内学生家访率更是要达到百分之百。
  除此之外,学校不仅注重“访”的过程,还特别关注“反馈”情况。每一位老师在过程中,都要如实填写家访材料,反思每次家访活动的得失。并且,对家访后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作好成长记录,还将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个案形成专题进行研究报告,召开家访工作总结座谈会,汇总学生家长反映的问题、建议,交流家访心得、感悟及成果。 
  家校共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渠道、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在礼嘉中学,家长们不仅能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还能走进学校,参与评价,共同关注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据了解,每年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校都会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家校共育故事交流会、家长教育培训会、魅力家长评选活动、感恩教育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地沟通,在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架设了一条相互联系、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桥梁,让家长们真的把家长学校当成一个大家庭。 
  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刻的爱,莫过于他的相信。相信这个传承着自己血液和基因的鲜活生命,拥有如自己甚至超越自己的巨大能量,能够创造他值得拥有的精彩世界。而这,也是礼嘉中学家长康大勇对孩子的期望。
  从小到大,在父亲康大勇的眼中,儿子康乾一直是一个懂事、成绩优异的孩子。然而,在孩子升入初中,由于步入青春期,父子间的沟通变少了,他发现儿子变得越来越叛逆、贪玩,成绩也下滑到班上30多名。孩子的这一变化,让作为家长的康大勇忧心不已。
  而在这个过程中,康大勇也试图与儿子进行谈话、交流,可是每一次交谈都以失败告终。“那时,感觉父子间的关系就像‘死对头’一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康大勇面带无奈地说。
  一直到儿子上了高中,父子间的关系也不见任何缓和,反而隔阂更大。为此,作为家长的康大勇,常被老师叫到学校,交流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
尽管如此,作为家长和老师,也从未放弃过康乾。反而,双方都在竭尽全力想解决的办法。
  让康大勇印象深刻的是,高二下期时,班主任老师李霞特意打了个电话,让他到学校一起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逐一分析,商量对策。“虽然父子间沟通很困难,但是孩子比较听班主任老师的话。”康大勇告诉记者,当时和李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先由老师出面和孩子交流、谈心,家长“按兵不动”。
  经过师生几次的沟通,父亲康大勇看到了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于是,他决定“趁热打铁”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促膝长谈。
  黄昏的学校操场边,这对父子的身影在太阳的余晖下拉得老长。康大勇表示,第一次感觉父子俩的心靠的这么近。这一次,父亲不在高高在上,他伏低了身姿,以朋友的视角和孩子进行了一场男人间的“谈话”。从学习到生活;从梦想到人生……在谈话中,说到动情处父子俩还留下了炽热的眼泪。
  一场直击心灵的谈话,也让父子间的关系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同时,在学校老师的管理和家长的督促下,康乾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今,作为高三毕业生的康乾,也和无数的学生一样,憧憬着高考的到来,希望能考上梦想的大学。
  从曾经的“网瘾”少年到全校前十名,从曾经的母子“冷战”到融洽的亲子关系……杨三敏谈及孩子的成长变化,依旧记忆深刻,感触颇深。
  在老师、父母眼中,从小儿子柳吟风就是一个聪明、成绩优异的男孩儿。不过,就是喜欢“打游戏”。“小时候,孩子就对手机、电脑一些电子产品感兴趣。当时,作为父母也没有怎么管,觉得这是孩子的爱好,不能去太多干预。”杨三敏表示。
  在父母的“放任”下,初中时,柳吟风迷上了网络游戏。而且,在网络的魔力面前,父母的说教、打骂统统失效。并且,被虚拟世界里的激情深深吸引的柳吟风,成绩也下滑厉害。这一度让作为母亲的她倍感焦急,甚至和孩子的隔阂也越来远大。
  初二下期时,母子间发生的一次冲突,更是将两人的矛盾扩大化。一天晚上,杨三敏突然发现儿子的被窝里还亮着微弱灯光,当她好奇的推开门后,意外发现儿子居然还拿着手机玩游戏。“看到这样的情况,真的快气疯了。”当时,在气头上的杨三敏,一下子夺过手机,将它扔在了地上。
  然而,经过这次教训,柳吟风依旧我行我素,没有丝毫改变。杨三敏看着孩子这样的状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在身边人都觉得他要毁在网络游戏上时,步入高中的柳吟风却成功逆袭,戒除了网瘾。
  杨三敏谈到,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学校、老师的帮助。为了消除柳吟风的“网瘾”,班主任老师李霞发动全班同学们一起进行监督。在班上,班干部进行监管,在寝室,宿舍的同学进行监督,基本上打消了一切上网的机会。
  玩游戏的机会少了,柳吟风突然感到生活变得空虚了许多。因此,他只有用学习来打发时间。看着孩子慢慢地变得爱学习,杨三敏的心里也舒了一口气。其中,在与老师李霞的沟通交流中,杨三敏也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将对孩子的“责骂”变成“鼓励”,将“反对”变成“支持”……
  现在,和康乾一样,柳吟风也即将迎来高考。作为考生家长,杨三敏却显得很淡定。“我相信孩子,他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好大学。”如今,杨三敏谈及儿子不在焦虑,而是满脸洋溢着自豪。“儿子的成长,就是送给我最好礼物。”她笑着说。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家庭更容易和学校站在同一战线。因此,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也是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赢的关键。
  一直以来,在礼嘉中学,家庭一直是学校教育可借助的力量。“教育不再单单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的“寡头游戏”,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现有教育环境中探索出一条家校共育之路。”学校相关负责人谈道。
  在礼嘉中学中,家校共育正发挥着巨大的“正能量”,成就着学生的幸福,促进着家庭的幸福,引领着社会的幸福。这正是礼嘉中学“仁、情、功、美”文化内涵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学校“凝练现代城市素养,收获幸福美好人生”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