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其题材的现实性和真实感,使许多家长观影后产生了角色代入感。
影片中,爸爸为了让女儿成为世界冠军,定下了一系列既严苛又疯狂的训练计划,引来了女儿的反抗、不理解。但最终在父女关系的“博弈”中,女儿们理解了父亲深沉的爱,并成为摔跤冠军。
正如影片中,父女之间的关系由“对抗”变成了“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与子女关系其本质也是一场“相爱相杀”的过程。构建父母与子女和谐的关系,最终实现双赢,是教育的最佳模式。
然而,实现教育双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配合学校教育,家校合作的互补性也愈显得重要。今天,我们走近礼嘉中学的家长们,看他们如何逐步改变自身角色,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成为了教育的参与者与实施者;看他们如何在与孩子年龄的“狭路”间,探寻家校共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