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新闻发布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形象代表了学校的形象。
  孔子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人的思想,放在今天的教师身上,也尤为恰当。身为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最重要的是,立志于道,慎执操守,仁厚为人,心无旁骛,游于各种技艺之中。这是一种标准,一种修养,一种追求。
  近日,我们在兰花小学就见到了这样一群教师。在万物都追求革新的时代,他们也在随着时代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但教育的初心,却始终不忘。他们谦和儒雅,为学子指点迷津,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上演一场又一场的动人故事,雕琢一件件最伟大的艺术品,探索教育的真谛,享受生命的乐趣。
  在罗芩看来,平等的善待每一名学生,平等的善待学生的每一次成功与失败,这是一名教师应有的平等意识。但对教师来说这远远不够,做老师的首要的是想尽办法让学生享受平等。
  回首近二十年的从教历程,罗芩发现,兜兜转转这些年,爱心让她坚守住了阵地。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罗芩总要让他们跳一跳,摘苹果。而对于那些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或许是先天造成的障碍,或许是后天家庭的变故,罗芩老师总是用格外的耐心和爱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享受平等。"试想,在一个班级里,如果用相同的方法对待听力不顺畅的学生和听力无障碍的学生,你说,他们能享受平等吗?"罗芩说,"上天已经对他们不公平了,我要用心付出让他们享受平等"。
  如今班上,有两名学生学习成绩"异常",一年级时每次考试都只考几分。其中一名孩子患有语言理解功能障碍,只要是有关文字的事物,理解起来都很困难。对于这样的孩子,无论表现如何,罗芩都持鼓励态度。"今天衣服很漂亮"、"你的书本真整洁"……在罗芩不胜枚举的类似话语、细节关怀中,孩子的童年生活十分快乐。
  而另一名孩子,则是十分内向。罗芩对于这样的孩子把关爱溢于言表,看着孩子,她会情不自禁地捧起他们的小脸,或是拉拉他们的小手。看着他们的笑脸,她会不自知地扬起嘴角,荡出满足地微笑。在罗芩的"特殊照顾"下,孩子逐渐开朗,成绩也随之提高。上学期期末,每门功课都达到了合格水平。
  曾经,因为热爱选择了这份事业。毕业后到偏远的村校任教,多少梦想被艰苦的条件打磨。焦灼、眼泪、挫折泯灭不了一张张纯真笑脸吸引。为了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罗芩咬牙坚持着。正是这种坚持、坚守,练就了平常的的心态。无论后来到镇上任教,还是到现在的学校任教,无论是做普通教师,还是面对着职称、荣誉,罗芩始终平常心对待。罗芩说,平淡的对待自己的得失,才会有对学生平等的心态。
  谈起现在的学校,罗芩满脸洋溢着幸福。"好学校一定有好校长,好的领导,优秀的教师,出色的学生"。在这样一所好学校里,罗芩说自己只希望好好陪着孩子们在爱中成长。
  语文教师、班主任、校医,身兼多职的白大明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她说,虽忙碌但充实,每天跟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自己很幸福。
  其实,白大明原本的专业并不是教师。1989年,此时的白大明尚是一名医护人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自从有了孩子,白大明每天都在思考: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母爱的天性,让她开始涉猎教育行业。
  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班,也没有任何人指导,买资料书、参加自学考试,白大明用两年半的时间考完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随后又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1998年,白大明彻底转行,走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岗位,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从初为人师的兴奋,到后来的平淡,教育的真谛早已深入白大明的骨血。如今,她稳扎稳打,踏实做好每一件事。
  每天早上,白大明都要从江北换乘三次公交,在七点半的早自习开始前到校。由于从事过医疗行业,除了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她还兼任校医疗保健等工作。平时不行课,学生准能在校医室找到她。校医室俨然成了她的第二办公地点,忙碌起来,许多课都是在这里备的,与学生之间的许多场谈话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教育是一份良心事业,做老师,应该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自己。"白大明说,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虽然我的工作杂乱、琐碎、繁忙,但却很有意义。"
  如今,已经48岁,儿子也已大四,在育人方面早已累积了不少经验。但白大明表示,学无止境,关于教育,关于孩子,她还将继续学习。
  "看天,看地!"、"虫儿飞,虫儿飞……"你一定猜不到,这些通俗易懂又充满童趣的话语竟然是体操口令。这都是聪慧的体育老师邹婷设计的。
  从教仅四年,虽然是一名年轻教师,但邹婷善于学习、创新。在上课时,她总是把各项体育运动转化成有趣的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达到锻炼、学习的目的。在邹婷的体育课上,没有枯燥的跑步等热身运动,也没有单调的"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体操,取而代之的是"捕鱼游戏",充满欢乐的口令操。
  上课了,孩子们整理好队伍,等待邹婷"发号施令"。"这次我要捕……5只小鱼!"只见邹婷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刻向四面八方散去,然后四五个抱成一团。这就是我们口中的"喊数抱团"游戏,但为了迎合儿童的心理,邹婷特地取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名字——"捕鱼游戏"。"孩子们满操场地跑,不仅达到了跑步热身的目的,课堂氛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同样的教学目标,睿智的邹婷转变了一下教学方式,课堂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我希望体育能成为孩子们的终身兴趣。"邹婷表示,小学如果没有打好基础,点燃孩子们对运动的兴趣,以后就更难了。为了让孩子们爱上体育,她请教老教师、看书、上网查询,努力把这门课程上好。
  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毕业于健美操专业的邹婷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学校的雅美课程体系下,开设了雅美啦啦操社团。对于这门青春活力,能够让自己树立良好形象气质的课程,同学们爱不忍释。   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邹婷可不满足于此,她还有一个小"野心"。"希望能带动全校老师一起'动'起来。"邹婷说,运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她希望老师们在辛苦教学的同时,能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在去年冬季趣味运动会上,邹婷设置了一个全校教职工啦啦操比赛的环节,就很受欢迎。
  对于小学班主任,相信很多家长都更希望是女教师,认为她们更加细心、耐心。然而,周术却用五年时间成功俘获了学生与家长的心。
  28岁年纪,加上生性细心,周术和学生、家长都走得十分近。他不仅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以此为突破口和他们交朋友,甚至对多数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环境都了如指掌。
  在周术看来,小学阶段是为孩子人生奠基的时候,不应该过多关注分数,而是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蔓蔓(化名)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在班上排名倒数,但她却是学校运动会200米和400米的记录保持者,还擅长音乐、舞蹈。所以在学习上,周术尽量为其减轻压力,只要求蔓蔓选择性的完成作业,从而让她的学习积极性不致消失。
  蔓蔓爱好音乐、舞蹈,六一、元旦、校园达人秀等大大小小的舞台上,都能见到她自信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蔓蔓还曾在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表演了节目。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让老师们惊叹这个小身板的好嗓子。用周术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平时一声不吭,但一开嗓就一鸣惊人。表演回来后,周术在班上专门开了一堂表扬蔓蔓的班会课,用来鼓励她,同时也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如今,蔓蔓早已不是那个腼腆,连轮流问题都不敢回答的小女生了。在各种活动中收获的成长,让她在学习上也自信了不少。上学期期末考试,原本只考40多的蔓蔓,语文考了60多分(总分80分),数学70多分,达到了优等生的水平。
  "给孩子更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如果不让孩子去做,怎么知道他是对是错。"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后,周术这个班主任也当得格外轻松。现在学校一有活动,家长们便忙着分工,全权包揽,周术只需要当个"总策划"。
  白衬衫、丹宁裤,时下流行的锁骨发。很难想象,眼前这个青春活力的老师已经接近40岁了。不仅年龄让人出乎意料,她说的话也令人咋舌。她说,想把孩子培养成一棵"杂草"。
  开学的时候,许多家长都采取"包办"制度,报名、领书、擦桌椅,就差坐在教室里帮孩子上课了。看着一批又一批地家长们越来越溺爱孩子,雷蕾总会想:这些孩子到了社会会是怎样的状态?在教育过程中,雷蕾从未停止过思考,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相比于家长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呵护,雷蕾直言:"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一棵'杂草'。"她解释,这棵杂草,无论放在哪里,都能自由生存,具有适应能力,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而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雷蕾的每一个教育方式,每一场教育活动中。
  如何做一棵合格的"杂草"?雷蕾说,首先要教会孩子面对自己的困境。学生考试不理想,参加活动落选,这些都是教育契机。
  上一学年,雷蕾接了一个一年级。越越在参加新生入队代表讲话中落选了,一下来就嚎啕大哭。"不是每一次尝试都一定会成功,我们会经历无数次失败,但我觉得,这无数次失败比任何一次成功都有价值。"雷蕾结合自己的事例,给越越讲了很多。一席话下来,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不再纠结于失败的伤痛。
  就这样,越越并没有因为第一次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在学校的其他活动中,依然可以看见她挺拔的小身影。在一次次的尝试、失败中,越越愈发自信。这一学期,她成功入选学校宣传片中的小演员选拔。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像越越一样站在台上,更多的孩子是在幕后。如何帮助幕后的孩子建立信心,正确引导其的观念,十分重要。对此,雷蕾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习不是唯一的,舞台也并非只有一个,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去帮孩子发现适合的舞台。"
  教育神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手里托着几十个家庭的梦想,捧着几十条鲜活生命的成长,决定着他们生命之花是开得绚丽多姿还是暗淡无光。所以,我希望自己能认真履行一名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也期盼能将"真、善、美"之真谛渗入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孩子生命的底层,汇聚成孩子生命的底色,去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也期盼能听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拔节成长的声音,我常常想,作为师者,真的应该思考,在忙着上课,忙着作业批改和忙着提高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些什么。唯如此才能触及教育之真谛!
  兰花小学在探索兰花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雅能教育思想。不断培育兰雅文化,提出了"养雅成人,养能成才"的办学理念。春华秋实,物替更新。学校将在雅能教育特色办学的创建之路上继续努力。
  这里有一群汇集着智慧、浓缩着文采、洋溢着爱心的老师。采访中,五位兰花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恬静淡泊,兰心蕙性。小学阶段,他们不把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而是努力让孩子成为会健体、会求知、会生存、会实践、会创新、会共处的"六会"之人,为孩子的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