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新闻发布
  教育应该像养花一样,教育者要一边养,一边看,用静待花开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在重庆第七十一中学校这个大"花园"中,不同的花绽放出不同的美,有懂规矩讲礼貌的"礼"之美,有言必行行必果的"信"之美,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诚"之美……
  今天,我们记录和收集了重庆第七十一中学校五位学子的成长故事,他们汇集了"礼"、"信"、"诚"、"孝"、"善"等多种美德的内在美,他们敬老尊贤,心地善良……
  在这群"美"少年少女身上,我们发现,虽然他们同为"和美人"但他们的美却不尽相同,或许,七十一中的教育之美,美就美在"百花齐放"。
  守礼与无礼,可以体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修养。一种彬彬有礼,一种傲慢无礼。
  对于中学的少年少女来说,懂礼节是必修课程,不管是在繁忙的学习中,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因为这个时期的他们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习惯的养成会对他们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与懂礼貌、守礼节的人一起,会让人产生一种舒适感,重庆第七十一中学校初一(8)班的阎心茹就是一个懂礼貌且能给人带来舒适感的小萝莉。
  小小年纪的她熟知多种礼仪。上课礼仪、餐桌礼仪、让座礼仪、问候礼仪……但一个人的礼仪素养不是天生的,都需要后天养成,最开始,阎心茹也是个不懂礼貌的小丫头。
  "最开始我喜欢一边吃东西一边讲话,根本不注重餐桌礼仪。"阎心茹表示,直到有一天她在小面馆目睹了别人一边吃东西一边同人交谈,她才意识到影响有多么恶劣。
  原来,一天早上,阎心茹在面馆吃面,前方桌子有个阿姨一边吃面一边和对面的叔叔讲话,而叔叔则一直往后仰。这给阎心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一刻起,她就决定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一次,上完体育课后,阎心茹和几位同学在路上遇到了几位并不认识的老师,她就向老师们鞠了一躬,并说了声"老师们好"。老师们也微笑着回应她,其他同学见此情景都没出声。
  老师们走后,他们才发现班主任就在那几位老师的身后。回到教室,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阎心茹,并批评了见到老师没有问候的同学。哪知就是这一件小事,竟然引发了阎心茹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不认识的老师还鞠躬问好,根本就是装样子给老师看的。"班主任走后,几个被批评的同学不服气地说道。
  "问好还要看人?我们本来就该做懂礼貌讲文明的人。"阎心茹没有过多地反驳他们,她表示,清者自清,明者自明,无论别人怎么说,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对了。
  初二(10)班的宋熹在老师、同学眼里是一个十分守信用的孩子,只要拜托她做的事情,无论如何她都会做到。其实,在她守信用的背后,也有过一段"不守信"的经历。
  小学六年级时,由于升学压力较大,同时又担任了班长,需要处理班上各种事物,宋熹出现了健忘的毛病。
  一次,同学小夏(化名)在办手抄报,一时竟想不出好的标题,于是她拜托宋熹帮忙想一个标题,最好在两天之内告诉她思路。但忙于各种事务,宋熹一时间竟忘了这事,小夏还因为这事认为她是个不守信用之人。
  宋熹明白,任何解释都很苍白乏力,她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同学们证明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那以后,只要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她都第一时间完成。一次,小张(化名)有些数学问题需要问宋熹,便约她放学一起回家,宋熹爽快地答应了。
  但她却忘了当天要做扫除,"答应了小张绝对不能失信。"于是她找到清洁委员商量。
  "今天该我做扫除,但是我有事,能不能今天擦黑板,明天干拖地之类比较麻烦的事。"宋熹询问道。
  清洁委员答应了她的请求,那天,她准时和小张"赴约",并在路途中为其讲解了数学题。
  虽然"外部"问题解决了,但"内部"问题又出现了。宋熹认为对亲近的人不必拘礼,守信与否都没什么影响。由于她平时都是先玩后做作业,加上做事比较慢,她做完作业就已经是深夜了。在上海工作的妈妈打电话时告诉她回家应做完作业再玩,她答应了,但是并没有做到。
  由于长期熬夜导致精神状态不好,一次英语考试宋熹只考了130几分,那时正逢妈妈回家休假,于是和她促膝长谈了两个多小时,那时的她才意识到,无论对谁都应该做到言而有信。
  从那以后,她确实做到了。今年三八节她答应送妈妈一条项链,但是临近节日了才发现没有足够的钱,于是她答应家人通过做家务的方式来赚取"工资",到节日那天,她终于做到了答应妈妈的事情。
  "以前家里的家务基本都是外婆在做,我也没在意,但是通过这次'打工之旅'让我意识到了外婆的辛苦。"宋熹表示,从那次以后,她就经常主动帮家里人做家务。
  曾程,重庆第七十一中学校初二(1)班学生,名如其人,他是一个"真诚"的好少年。
  "诚"是一种品质,它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家长、老师都为曾程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曾程也成了一名诚实的道德标兵。
  过年期间,曾程和爸爸一起到超市买菜,由于超市工作人员的疏忽,把猪肉的标签错打成了鱼肉标签,经过对比,曾程发现鱼肉比猪肉便宜,他们买的那些猪肉足足少了几十快钱。
  发现这一情况后,曾程立马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爸爸,然后他们一同找到超市的工作人员,重新打了标签。"做人一定要诚实,是怎样就怎样,不要贪图小便宜。"
  在学校,老师也身体力行地教孩子们要做一个诚实之人。班主任谭老师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据曾程介绍,之前,老师都是第一天考试,当晚就会批改完,第二天准时发卷子,有一次谭老师因为接待外教耽搁了批改卷子的时间,但为了信守承诺,他熬夜到十二点多坚持把卷子改完。"虽然第二天是我们自己算分,但是谭老师确实是把所有卷子都改完了。"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曾程都很守诚信。就学习而言,曾程是小组长,每次听写都要求都特别严格,他认为无论与组员关系如何,都要真诚对待学习,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老师的信任负责,他从来不会因为和组员私交比较好就给他"放水"。
  退回店家多找的零钱、拾到同学钱包完好归还……曾程用实际行动在践行"诚"。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他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同学。
  曾经副组长小刘(化名)由于放不下面子,听写时悄悄给给组员"放水",曾程发现后,详细地和他分析了利弊,自从那次自后,小刘再也没有给组员"放水"。
  曾程认为"诚"是一种品质,作为中学生,践行和继承这种美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天凌晨四点多,就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忙碌。哄哭闹的小孩睡觉、给她兑奶粉、逗她玩耍……直到把小孩哄睡着她才匆匆忙忙地背上书包往学校赶。她就是重庆第七十一中学校初三(7)班的刘诗音。
  原来,刘诗音的父母凌晨四点要出门送报,早上六点多才回来,家里年仅2岁的妹妹在父母工作期间就由她看管。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年仅15岁的她还学会了做饭,糖醋排骨、尖椒鸡都是她的拿手菜。
  "爸爸在空闲时间会帮妈妈送报,其实他是做装修工作的。"据刘诗音介绍,装修工作很累,爸爸每天都要扛机器很是辛苦,因此只要等爸爸闲下来她就会主动帮他捶背揉肩。
  其实,刘诗音的孝顺都是跟着父母"学"来的。"我爸爸对爷爷奶奶很好,长这么大从来没见他和爷爷奶奶吵过架,甚至没有大声说过话。"
  据刘诗音介绍,每年春节,其他人都是回家过节,唯独爸爸的春节是在忙碌中度过。"由于我们平时很少回老家,爸爸几乎是过年才回去一次。"刘诗音表示,爸爸很珍惜回家的时间,总是抢着做各种事。
  清扫猪圈、修路、做农活……爸爸利用春节假期把能做的累活重活脏活都做了。刘诗音也力所能及地帮爷爷奶奶做农活。
刘诗音并不是只对家人孝顺,即便是街坊领居她也像亲人一样对待。
  邻居张奶奶(化名)把腿摔了,她经常拄着拐杖、带着小板凳在院子里晒太阳,累了就坐在小板凳上休息,但每次上楼时都要提小板凳,很很吃力,只要刘诗音看到了都会积极主动地帮张奶奶拿板凳,扶她上楼……
  刘诗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她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和赞扬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训一直流传至今。或许是受古训的影响,在重庆第七十一中学校初三(2)班的钱渝眼中,"善"就是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去年,钱渝和同学王馨怡一起去食堂吃饭,王馨怡不小心在楼梯上摔倒了,钱渝便主动帮她打好饭菜并带到教室。
  "我原本以为只是摔了一下不是很严重,就先去帮她打饭了。"钱渝表示,回到教室后发现王馨怡的腿摔得有点严重,等她吃了饭后就带她去了医务室。
  由于腿摔了王馨怡上下楼梯很不方便,钱渝扶着她走一段距离后就背她上下楼。她说:"同学间互帮互助是很正常的事,我被哑铃砸了手同学们也帮助过我。
  在家里,钱渝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孩子。虽然是女孩子,但回老家时她经常帮爷爷奶奶做农活,去年春节,她还和爸爸一起给奶奶剪了脚趾甲。
  "那是我第一次给奶奶剪指甲,觉得她很辛苦、很不容易。"钱渝表示,如今奶奶在一米七的她面前显得格外矮小,她一年只回去几次,因此很珍惜与奶奶在一起的时光。
  她的"善"不仅是对亲人朋友,对陌生人也是如此。
  初二时,钱渝和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到涪陵山区去看望留守儿童,并为他们带去了书、乒乓球、篮球、书架等实用物品。"我觉得留守儿童特别需要关爱,因为我亲身体验过当留守儿童的感觉。"
  原来,钱渝在小学四年级时,妈妈因工作需要去了外地,她就跟着舅妈一起生活。虽然舅妈待她很好,但她还是很想念妈妈,甚至经常做梦梦到妈妈回来了。
  长大后,她明白父母离开孩子也是被生活所迫,"所以社会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钱渝表示,去涪陵期间,她给留守儿童传达的主要有两个意思,社会是关爱你们的,二是要好好学习,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命运。
   "善"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态度。钱渝用她的善良品质书写着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