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教师”发光发热,“彩虹有约”创造美好 ——包河区《“共享教师”的彩虹有约》获首届合肥教育创新奖
2021年12月,首届合肥市教育创新奖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包河区教体局推荐的《“共享教师”的“彩虹有约”》通过专家评审、市级评选,荣获首届合肥市教育创新奖教学管理类创新奖项。“共享教师”模式创新了学校特色和文化提升的新路径。

“共享教师”发光发热,“彩虹有约”创造美好 ——包河区《“共享教师”的彩虹有约》获首届合肥教育创新奖

来源:中安在线2021-12-30

2021年12月,首届合肥市教育创新奖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包河区教体局推荐的《“共享教师”的“彩虹有约”》通过专家评审、市级评选,荣获首届合肥市教育创新奖教学管理类创新奖项。这是包河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模式的创新呈现,更是提升区域办学质量,均衡艺术教育,优化全面育人路径,改革育人方式的充分体现。

“共享教师”模式创新了学校特色和文化提升的新路径。

社会治理讲求共享共建和共治,师资同样可以采取“共享”的方式去实现均衡化。在一地之内,打破教师的编制界限,采取跨校走教的方式去实现共享,是难度最小、阻力最小和见效最快的手段。包河区艺体服务中心的“共享”教师跨校走教既没有改变教师的归属,又通过走教的方式解决整体艺体教师不足的现实困境,让人才的使用更加合理,并达到最佳的效果,平衡了区域内艺体教学需求,盘活了教师资源。通过选调全区优秀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心理、信息、英语等优秀教师,组建“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在破解艺体教师缺乏的困局基础上,更侧重于各校特色发展和培育校园文化的需求,秉承“建强中心+辐射学校”的原则,从各校特色发展和培育校园文化的需求出发,统筹调配资源,变服务中心为“素质教育课程孵化中心”,从而创新学校特色和文化提升新路径,让校级之间、学科之内,集中连片开展教研,在课程开发、社团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经验共享,互促互进,从而为学校特色社团的发展、特色活动的开展、特色课程的提升、特色文化的凸显打好了亮丽的底色。

“共享教师”模式搭建了艺体师资培养和课程开发新平台。

在“优质均衡、内涵发展、人民满意”的“和美教育”目标指导下,包河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共享教师”立足全局、深化认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先后实现“六个提升”:以“文明校园”“红色校园”“美丽校园”三大工程为引领,率先实现学校文化美的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的“共享教育1+2+1”为全区艺体课程孵化模式,实现艺体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以“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为路径,通过全区“艺术测评”促进美育全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典型经验,率先实现艺术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以“全员参与、全域辐射、全程育美”为美育活动体系,率先实现美育实践活动多样性的水平提升;以成立“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研发中心”为主导,融合“共享教师”专业特长与学校地域文化特色,率先实现中小学艺术教育、美育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整体提升。

“彩虹有约”项目增强了“共享”发展与“专业”促进的新动力。

“共享教师”是全面实践志愿服务精神的具象表现,其全区域实施的“彩虹有约”项目实实在在体现了“艺体教师服务中心”正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责任担当为己任,将每一个“共享教师”纳入到“进社区、进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中来。于是,每一个“共享教师”化身爱与奉献的使者,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活跃在“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流动少年宫”“社区与学校家长讲堂”“暑托班”“三点半课后服务”等多个志愿服务活动中,将“共享教师”品牌越擦越亮。

显然,在实践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共享教师”的“自我提升”内驱力也在不断加强,他们更注重参加培训、引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特长互补、提升自我,从而达成“智慧共享、课程共创”的“共识”,既辐射全区艺体教育发展,引领全区艺体教师成长,又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传递了志愿服务的美好!

“彩虹有约”的多彩课程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共享教师”的“彩虹有约”项目的不断创新探索,全区各校艺术教育精彩纷呈,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快推动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2021年9月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及《合肥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包河区再次大胆创新尝试,在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共享教师”发挥“走教一处三点半课后服务,带动一校艺体社团发展”效益的基础上,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及志愿团体,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效应的“共享”作用,建设“孺子牛”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以实际行动落实有效“双减”。

千人同心得千人之力!截至目前,“孺子牛”志愿者服务队在包河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原有的80名志愿者教师的基础上,新招募了632名大学生、优秀党员、“乡贤五老”等不同群体组成的优秀志愿者和28个各级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凝聚成“服务合力”。“孺子牛”志愿者服务项目在实施中根据学生、家长需求和志愿者报名服务的意向和学校进行匹配、调整,学校对志愿者进行面试,志愿者按照与学校签订的协议内容,提供文化体育、劳技体验、法治宣讲、综合实践、职业体验等志愿服务,深入推进课后服务的多样化、专业化、品牌化,让志愿者的“爱与奉献”有温度有力度有效度地温暖孩子们纯真的童年,打造了包河区的“彩虹有约”这张最美的名片,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回顾以往,始终热爱!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进行了题目为《“共享教师”破解艺体老师短缺的“瓶颈”》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21年3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到包河区金葡萄小学调研,对“共享教师”通过“支教+执教”的方式解决乡村学校艺体教师缺乏的困难,开展特色课程进行了高度肯定;2021年4月2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孙春兰副总理来到合肥师范附小三小进行“三点半课后服务”调研,充分肯定了包河区“共享教师”在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研发和艺术社团组的织教学工作。截至目前,“共享教师”已被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央广网、光明网、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国家级以及省市级媒体进行了报道。其中人民网和国家教育部官网将“共享教师”作为全国可推广的模式进行了长篇报道。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将继续深入躬耕“彩虹有约”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并以此为先锋,围绕“双减政策”“课后服务”“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领域策划和实施一批接地气、有创新、能复制的志愿服务子项目,让“共享教师”发光发热,让美丽彩虹照进每一个包河少年的幸福童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共享教师”发光发热,“彩虹有约”创造美好 ——包河区《“共享教师”的彩虹有约》获首届合肥教育创新奖

2021-12-30 16:28:25 来源: 0 条评论

2021年12月,首届合肥市教育创新奖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包河区教体局推荐的《“共享教师”的“彩虹有约”》通过专家评审、市级评选,荣获首届合肥市教育创新奖教学管理类创新奖项。这是包河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模式的创新呈现,更是提升区域办学质量,均衡艺术教育,优化全面育人路径,改革育人方式的充分体现。

“共享教师”模式创新了学校特色和文化提升的新路径。

社会治理讲求共享共建和共治,师资同样可以采取“共享”的方式去实现均衡化。在一地之内,打破教师的编制界限,采取跨校走教的方式去实现共享,是难度最小、阻力最小和见效最快的手段。包河区艺体服务中心的“共享”教师跨校走教既没有改变教师的归属,又通过走教的方式解决整体艺体教师不足的现实困境,让人才的使用更加合理,并达到最佳的效果,平衡了区域内艺体教学需求,盘活了教师资源。通过选调全区优秀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心理、信息、英语等优秀教师,组建“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在破解艺体教师缺乏的困局基础上,更侧重于各校特色发展和培育校园文化的需求,秉承“建强中心+辐射学校”的原则,从各校特色发展和培育校园文化的需求出发,统筹调配资源,变服务中心为“素质教育课程孵化中心”,从而创新学校特色和文化提升新路径,让校级之间、学科之内,集中连片开展教研,在课程开发、社团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经验共享,互促互进,从而为学校特色社团的发展、特色活动的开展、特色课程的提升、特色文化的凸显打好了亮丽的底色。

“共享教师”模式搭建了艺体师资培养和课程开发新平台。

在“优质均衡、内涵发展、人民满意”的“和美教育”目标指导下,包河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共享教师”立足全局、深化认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先后实现“六个提升”:以“文明校园”“红色校园”“美丽校园”三大工程为引领,率先实现学校文化美的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的“共享教育1+2+1”为全区艺体课程孵化模式,实现艺体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以“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为路径,通过全区“艺术测评”促进美育全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典型经验,率先实现艺术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以“全员参与、全域辐射、全程育美”为美育活动体系,率先实现美育实践活动多样性的水平提升;以成立“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研发中心”为主导,融合“共享教师”专业特长与学校地域文化特色,率先实现中小学艺术教育、美育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整体提升。

“彩虹有约”项目增强了“共享”发展与“专业”促进的新动力。

“共享教师”是全面实践志愿服务精神的具象表现,其全区域实施的“彩虹有约”项目实实在在体现了“艺体教师服务中心”正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责任担当为己任,将每一个“共享教师”纳入到“进社区、进学校”的志愿服务项目中来。于是,每一个“共享教师”化身爱与奉献的使者,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活跃在“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流动少年宫”“社区与学校家长讲堂”“暑托班”“三点半课后服务”等多个志愿服务活动中,将“共享教师”品牌越擦越亮。

显然,在实践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共享教师”的“自我提升”内驱力也在不断加强,他们更注重参加培训、引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特长互补、提升自我,从而达成“智慧共享、课程共创”的“共识”,既辐射全区艺体教育发展,引领全区艺体教师成长,又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传递了志愿服务的美好!

“彩虹有约”的多彩课程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共享教师”的“彩虹有约”项目的不断创新探索,全区各校艺术教育精彩纷呈,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快推动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2021年9月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及《合肥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包河区再次大胆创新尝试,在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共享教师”发挥“走教一处三点半课后服务,带动一校艺体社团发展”效益的基础上,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及志愿团体,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效应的“共享”作用,建设“孺子牛”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以实际行动落实有效“双减”。

千人同心得千人之力!截至目前,“孺子牛”志愿者服务队在包河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原有的80名志愿者教师的基础上,新招募了632名大学生、优秀党员、“乡贤五老”等不同群体组成的优秀志愿者和28个各级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凝聚成“服务合力”。“孺子牛”志愿者服务项目在实施中根据学生、家长需求和志愿者报名服务的意向和学校进行匹配、调整,学校对志愿者进行面试,志愿者按照与学校签订的协议内容,提供文化体育、劳技体验、法治宣讲、综合实践、职业体验等志愿服务,深入推进课后服务的多样化、专业化、品牌化,让志愿者的“爱与奉献”有温度有力度有效度地温暖孩子们纯真的童年,打造了包河区的“彩虹有约”这张最美的名片,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回顾以往,始终热爱!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进行了题目为《“共享教师”破解艺体老师短缺的“瓶颈”》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21年3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到包河区金葡萄小学调研,对“共享教师”通过“支教+执教”的方式解决乡村学校艺体教师缺乏的困难,开展特色课程进行了高度肯定;2021年4月2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孙春兰副总理来到合肥师范附小三小进行“三点半课后服务”调研,充分肯定了包河区“共享教师”在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研发和艺术社团组的织教学工作。截至目前,“共享教师”已被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央广网、光明网、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国家级以及省市级媒体进行了报道。其中人民网和国家教育部官网将“共享教师”作为全国可推广的模式进行了长篇报道。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将继续深入躬耕“彩虹有约”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并以此为先锋,围绕“双减政策”“课后服务”“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领域策划和实施一批接地气、有创新、能复制的志愿服务子项目,让“共享教师”发光发热,让美丽彩虹照进每一个包河少年的幸福童年!

精彩推荐
[责任编辑: 肖启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