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技能人才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大力培养技能人才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12-19

日前,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新疆落下帷幕。重庆代表团派出22名选手参赛,17名选手获奖,包括3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以及6个优胜奖,选手获奖率77%。

乡村振兴,技能先行。大赛成绩折射出我市对于培养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和深入落实。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人力社保局通过落实专项培训计划、盘活技工院校、项目赛事驱动“三管齐下”,落实“九个一批”帮扶行动,为乡村振兴全面开花结果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作用。

image002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重庆代表团

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4.3万人次

有效巩固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培养技能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重要保障。我市印发《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措施》,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我市将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进农民工稳就业培训计划,加大脱贫人口培训力度,开展质量年活动,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image003
▲贫困户接受“酉州刺绣”技能培训

近年来,我市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4.3万人次,同时持续开展技能“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按照相关培训补贴政策给予学费减免或全免,让“有技能、好就业,长技能、就好业,高技能、就业好”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根据市人力社保局《2021年全市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要求,今年以来,我市新开发特色职业(工种)32个,培训在岗农民工5.3万人次、农村转移劳动者10.8万人次,脱贫人口4.5万人次。

技工院校农村生源占比超70%

积蓄乡村振兴人才后备力量

今年7月15日,全市集中举办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并在丰都县开展高技能人才志愿服务活动,将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宣传送到乡村地区,帮助脱贫人口所在家庭“两后生”就读技工院校。

以技能日主题活动为窗口,我市大力抓好技能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共有技工院校41所。围绕现代农业、畜牧业、文游、康养等,推动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招收农村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培训职业农民。

image004
▲我市培训学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农村地区学生作为技工院校的主要生源,占技工院校总生源70%以上。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抓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组织招生座谈会、校企对接会,开展技能三进和技校双带系列活动,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和大师带教师、专家带专业等。

今年以来,全市技工院校招生3.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8%,其中全日制招生3.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0.7%。

落实项目驱动赛事引领

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成长

今年,我市启动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能人才评选工作,在万州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江津区等17个有乡村振兴任务的区县建设4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在万州区、巫溪县、黔江区、丰都县等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建设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以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为抓手,我市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对接乡村建筑、乡村旅游、传统工艺、农产品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村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巴渝工匠”乡村驿站,服务乡村振兴,推广技术技能,大力培养乡村工匠。与此同时还将建设一批“巴渝工匠”服务站,夯实基层技能人才服务队伍。

此外,为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带动作用,10月底,我市将举办中国·重庆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暨“巴蜀工匠”杯新职业技能大赛。其中,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砌筑、盆景制作等14个项目均是就业容量大、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联系紧密的工种,全市41个区县将全部组队参加,进一步培养选拔乡村振兴优秀技能人才。

当前,市人社局和市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的通知》,开展“九个一批”帮扶行动,即建设一批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培育载体,开发一批特色工种和专项职业能力,打造一批劳务品牌,发放一批职业培训券,培养一批技工教育优秀学子,开展一批优质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一批创业创新带头人,组织一批乡村振兴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实施一批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发展和成长。

image005
▲彭水县贫困户张小容通过技能培训已经走上致富道路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大力培养技能人才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2021-12-19 10:10:06 来源: 0 条评论

日前,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新疆落下帷幕。重庆代表团派出22名选手参赛,17名选手获奖,包括3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以及6个优胜奖,选手获奖率77%。

乡村振兴,技能先行。大赛成绩折射出我市对于培养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和深入落实。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人力社保局通过落实专项培训计划、盘活技工院校、项目赛事驱动“三管齐下”,落实“九个一批”帮扶行动,为乡村振兴全面开花结果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作用。

image002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重庆代表团

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4.3万人次

有效巩固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培养技能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重要保障。我市印发《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措施》,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我市将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进农民工稳就业培训计划,加大脱贫人口培训力度,开展质量年活动,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image003
▲贫困户接受“酉州刺绣”技能培训

近年来,我市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4.3万人次,同时持续开展技能“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按照相关培训补贴政策给予学费减免或全免,让“有技能、好就业,长技能、就好业,高技能、就业好”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根据市人力社保局《2021年全市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要求,今年以来,我市新开发特色职业(工种)32个,培训在岗农民工5.3万人次、农村转移劳动者10.8万人次,脱贫人口4.5万人次。

技工院校农村生源占比超70%

积蓄乡村振兴人才后备力量

今年7月15日,全市集中举办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并在丰都县开展高技能人才志愿服务活动,将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宣传送到乡村地区,帮助脱贫人口所在家庭“两后生”就读技工院校。

以技能日主题活动为窗口,我市大力抓好技能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共有技工院校41所。围绕现代农业、畜牧业、文游、康养等,推动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招收农村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培训职业农民。

image004
▲我市培训学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农村地区学生作为技工院校的主要生源,占技工院校总生源70%以上。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抓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组织招生座谈会、校企对接会,开展技能三进和技校双带系列活动,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和大师带教师、专家带专业等。

今年以来,全市技工院校招生3.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8%,其中全日制招生3.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0.7%。

落实项目驱动赛事引领

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成长

今年,我市启动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能人才评选工作,在万州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江津区等17个有乡村振兴任务的区县建设4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在万州区、巫溪县、黔江区、丰都县等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建设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以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为抓手,我市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对接乡村建筑、乡村旅游、传统工艺、农产品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村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巴渝工匠”乡村驿站,服务乡村振兴,推广技术技能,大力培养乡村工匠。与此同时还将建设一批“巴渝工匠”服务站,夯实基层技能人才服务队伍。

此外,为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带动作用,10月底,我市将举办中国·重庆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暨“巴蜀工匠”杯新职业技能大赛。其中,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砌筑、盆景制作等14个项目均是就业容量大、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联系紧密的工种,全市41个区县将全部组队参加,进一步培养选拔乡村振兴优秀技能人才。

当前,市人社局和市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的通知》,开展“九个一批”帮扶行动,即建设一批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培育载体,开发一批特色工种和专项职业能力,打造一批劳务品牌,发放一批职业培训券,培养一批技工教育优秀学子,开展一批优质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一批创业创新带头人,组织一批乡村振兴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实施一批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发展和成长。

image005
▲彭水县贫困户张小容通过技能培训已经走上致富道路
精彩推荐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