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教师用演讲“声”动人心 第六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5日13时34分讯(蒲思静)10月24日下午,第六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决赛在西南大学举行,从全市各区县选拔来的30名教师从亲身经历和教学感悟出发,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许林盛、于子超、王潘等10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向阳、唐秋菊、董显亮等20名教师获得二等奖;陈玉美、沈秋润、吴倩等30名教师获得三等奖。
此次大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西南大学承办,从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累计吸引千余名教师参加,已成为宣传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弘扬先进教育理念的品牌活动。当日,大赛通过华龙网进行全程直播,62万余名网友在线聆听讲座,并掀起了一场为“好老师”点赞的热潮。



62万余网友在线聆听
“好老师”教育故事“声”动人心
上午8点30分,第六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经历了初赛、复赛的磨砺,进入决赛的30名选手在台上的表现显得更加自信从容。演讲过程中,不少选手还利用音乐、沙画、手绘漫画等方式为演讲增彩,将投身教育的好故事、好经验娓娓道来。
来自万盛职业教育中心的田丹以“后妈的春天”为题,讲述了自己用耐心、细心、关心打通“后班主任”逆袭之路的教育故事;石柱中学黄晓波讲述了自己靠支助考上大学,成为教师后又反过来支助学生的感人故事;杨家坪中学向阳讲述了以老夫子的力量,用电影等多媒介手段塑造孔子形象,做学生精神渡口的“摆渡人”的教学经验……
当日,除了62万余网络听众,还有来自西南大学的200余名学生现场聆听了演讲。来自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欧名艺在听到南川区特殊教育中心唐福敏老师的演讲时,眼眶不禁湿润。她说:“以前参加过有关特殊教育的公益活动,非常理解特殊教师的不易,唐老师身上的执着与坚持让我深深感动。”聆听此次演讲比赛,让欧名艺很受鼓舞和启发,她也想在未来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做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南开中学教师于子超是家族中的第三代教师,通过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他对新时代“好老师”有了新的感悟。他说:“好老师要立德树人,牢记并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深厚的爱国情怀;好老师要甘为人梯,做学生的启蒙者和引路人,站好三尺讲台,上好每一堂课;好老师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专业提升,不断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好老师要传承接力,努力向时代的楷模和身边的好老师学习。”



用故事解读“好老师”内涵
共同树正“重庆好老师”这面光荣旗帜
演讲结束后,第六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颁奖典礼举行。评委们按照政治站位、演讲内容、语言表达、表情仪态、演讲效果等标准对选手们进行了评分。最终,许林盛、于子超、王潘等10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向阳、唐秋菊、董显亮等20名教师获得二等奖;陈玉美、沈秋润、吴倩等30名教师获得三等奖。
颁奖典礼上,评审专家董小玉作为评审代表,围绕信念、知识、情怀3个关键词,对比赛作了细致的点评,她谈及自己的聆听感受时说道:“30位老师的演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教育信念的逐梦人、教书育人的领航者和仁而爱人的温暖者,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时代风貌和使命担当。”
重庆邮电大学的杨文胜老师曾多次担任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的评委,他说:“‘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就像是一座富矿,每次都能让我收获许多感动和经验。”随后,他还以一名专业演讲老师的角度,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美等多个方面,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总结与指导。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在讲话中表示,举办“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不仅是为了学习宣传“好老师”的先进事迹,更是对广大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和学生引路人的激励和赞美,要坚持树正“重庆好老师”这面光荣的旗帜,坚持以榜样激发和汇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