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重走四渡赤水长征路系列活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4日14时12分讯(通讯员 王维霖) 为传承红色文化,体验当地红色文化内涵,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近日,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重走长征路,领会四渡赤水的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实践团队来到了太平渡渡口纪念碑,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并由指导老师带领团队重温四渡赤水故事并学习长征精神,老师讲到,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也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国家、民族的宝贵财富和骄傲。学生们仰望渡口纪念碑,对其肃然起敬,同时认真听讲,将四渡赤水精神牢记于心中。

随后镜头从过往现实拉到文化展馆,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渡赤水博物馆,在这里进一步了解四渡赤水的故事,学习四渡赤水的精神。在中国民兵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首先来到博物馆大厅,对四渡赤水的地理局势进行初步了解。紧接着,团队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来到下一个展厅,驻足观看各类红色文物与文字资料,伴随着讲解员对这段历史的细致讲解,众人对四渡赤水的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感概到,“今天我们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良好的生活环境,美丽的大好河山,和当时相比简直是那时的一种梦想,今天我们偶尔遇到的小困难和红军历经的千辛万苦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作为当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更应当要继承先辈的遗志,并将四渡赤水精神发扬光大。”

临近正午时分,实践团来到红军后代胡敬华老先生的家中,邀请他为众人讲述自己父亲胡云清早年身为红军参加长征的英勇事迹。实践团成员们搬起长板凳围坐在老人身边,手中早已准备好了纸笔。胡敬华老先生则从屋中拿出了一个陈旧的话筒以及一系列具有年代感的物件,将其放在桌上,供讲述时使用。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述中,老先生以声情并茂的形式,向众人仔细描述了其父亲从参加红军到跟随红军渡赤水的具体过程。据悉,胡敬华老先生自退休后便在这里义务讲解红军故事长达三十年之久。成员们无不被胡敬华老先生及其父亲的事迹及精神所感动,对其充满敬佩之情。
作为新时代下的新青年,要挖掘红色遗产、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将历史的红色精神在当下的生活中贯彻。此次红色之旅让实践团成员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将长征精神、四渡赤水精神更加铭记于心,从中汲取力量。身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加坚定了要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精神在学习生活中的引领作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青年一代该有之热血洒向国家建设发展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