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重庆发展中的交大人⑧周世良:因港而生 因港而兴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标志着建设交通强国已经由行业愿景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一直以高水平党建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践行对祖国交通建设大业的责任与担当。
从多项突破性研发成果发布到成千上万个桥梁、公路投入使用,他们是城市建设中最美的身影;翻山、越岭、过江、跨海,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一批一批交大人纳百川秉明德行远之初心,行万里兴交通天下之恒志,在奋斗百年路上书写着精彩华章。
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交大人,讲述奋斗故事,凝聚奋进力量,振奋新一代交大人,继续践行、发扬、传承“两路”精神,向梦的方向启航!
交大榜样档案
周世良:工学博士,博士后,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现任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西科所”)所长,交通运输部内河航道整治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理事,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加筋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港航协会副主任。曾先后主持或主研了国家及省部级与地方科研项目共计7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各一部,主编、参编规范各一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3日10时23分讯(刘宇)周世良,浙江宁波人。和富饶美丽的出生地一样,他的人生也几乎是因港而生,因港而兴。
高中时期,就读于宁波市鄞县中学(现鄞州中学)的他,因为学校组织的一次实践学习而结缘宁波港。身处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宁波港,周世良放眼望去,码头上,成千上万的集装箱在这里堆存、运输,万顿级巨轮靠泊装卸……“太震撼了!”周世良被眼前这一幕震撼着、冲击着,从此,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想要从事水运相关工作的种子。
坚定的信念——从团支书到党员身份的转变
高中毕业后的周世良来到了重庆交通大学,选择了向往的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专业学习。进校后,他表现优异,先后成为了班级的团支书、学生会的学习部长。不满足于名列前茅的专业成绩,周世良还想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好。
在这种强烈的理想信念的支持下,大学三年级时,周世良就积极申请入党。“那时候,我没有特别崇高的理想,只记得入党誓词里有这样一句话:‘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我想入党后对自己要求更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祖国的水运事业做出更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国家为什么把这样一个大港布局在宁波?宁波建大港的优越条件在哪里?港口为什么要这样布置?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型式和装卸工艺?周世良用“带着问题读书”的方式,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探究着宁波港的建设历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周世良愈发喜欢水运行业,并在研究生、博士学习阶段以及往后的工作中,从一至终,沉浸在水运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中。
执着于交大——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翻转
纪录片《大国重器》中展示出,新时代中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拥有的“国之重器”。什么样的核心技术需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构建怎样的制度体系才能源源不断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新的重器?
作为重庆交通大学教授、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西科所”)所长,在周世良看来,水运在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污染轻、成本低等综合优势,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依靠,要推动行业发展,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1997年3月,周世良在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同年4月,便走上讲台给重庆交通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先后承担了“港航工程专业英语”“桩基工程”“港口水工建筑物”“水工结构优化”“港口及近海工程专题”等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积极承担水港系(现河海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先后担任了教研室秘书、系主任、河海学院副院长。2015年7月根据学校安排,周世良到西科所担任党总支书记兼副所长,2019年5月改任为西科所所长。
任职期间,周世良在做好教书育人和单位管理工作的同时,作为技术型干部,还积极开展科研、咨询和工程设计工作。近三年来,承接各类科研、咨询和技术研发项目30余项,为相关工程的优化设计和重大决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组织开展三峡水运新通道关键技术研究,在葛洲坝新船闸布置与适应性研究、葛洲坝新船闸施工期通航、两坝间石牌急弯段隧洞通航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市领导、院士专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关注;主持研发的“重庆市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平台”,实现对长江干流近万艘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的电子化处理和监视;主编的《重庆市靠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工程技术规范》,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指南;主持研发的宁波海港高桩码头和内河框架直立式码头结构安全长期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实现码头从“损伤后检测”到“损伤前预警”的本质突破。
内河集装箱码头革新——从“斜坡式”到“直立式”的突破
早在2000年前后,周世良和导师何光春教授、王多银教授一起致力于内河超大水位差条件下直立式码头结构型式和装卸工艺研究,开展了包括寸滩港、果园港在内的重庆部分大型港口的科研和咨询工作,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重庆寸滩港的建设。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水位落差在30米以上,当时的港口码头大多为斜坡式,存在装卸工艺环节多、效率低、安全性差等诸多弊端,集装箱码头也不例外。团队基于多年的研究成果,结合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开展内河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30米以上超大水位差条件下建造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的新型码头结构型式,成功建造了内河集装箱码头的示范工程(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实现了内河超大水位差条件下集装箱码头建设从“斜坡式”到“直立式”的本质突破。码头建成后,单个泊位通过能力达到15万TEU/年,在同等通过能力要求下,可比传统斜坡式码头减少码头泊位建设数量50%以上,大大减少了港口建设占用岸线长度,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内河大水位差集装箱码头的综合效益。
基于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的成功示范,这种建设模式在后续的涪陵黄旗集装箱码头工程、万州江南沱口集装箱码头这种集装箱工程、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工程、万州新田港集装箱码头工程、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等西南地区的内河大水位差条件下大型集装箱码头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