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重师故事②寻师

记忆中的重师故事②寻师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7-09

编者按:

风,轻抚过沙坪坝天陈路12号;阳光,静静穿透郁郁葱葱的校园。斑驳的光影打在老人们的银发上,也把温暖的记忆洒在了所有重师人的心上……

“立教无类,以文化人”“自强不息,躬行师道”——这是重师的历史,更是重师人的初心。

往事,并不如烟!当皱纹爬上额头,当岁月染白双鬓,就让故事丰盈历史、沉淀人生。今天,我们走访老一辈的重师人,推出《记忆中的重师故事》,用他们的讲述,勾勒重师成长的画卷;用她们的记忆,见证时代发展的波澜。

回忆人:

唐贤甫,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原系主任。

回忆年代:

1972年--1978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9日9时34分讯(朱昕勤)“众所周知,恢复高考是在1977年;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在此5年前,学校就在提前筹备‘寻师’等相关工作了!”

时至今日,唐贤甫仍为学校的信仰坚守和先见之明感慨!

学生返校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大量学生返校园  没有老师怎么成

唐贤甫回忆到,经过创校元老不懈努力,“重庆师范专科学校”于1960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升级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还获得本科专业设置资格,朝着一条康庄大道前进。

但不曾想,十年动荡,不仅中断了一代人的大学梦,也让不少重师人和国内诸多高校教师、知识分子一样,不得不离开校园,或上山下乡或返回原籍……

“但留校老师依然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情怀——大家始终坚信:百姓生活和大学校园终会重回正轨!”唐贤甫激动介绍,1972年,校领导召集他们几个院系主任谈话,部署了一项“特别任务”:寻师,寻回重师流失的老师!

“寻回流失教师,储备后备人才,积蓄师资力量,为大学生重返校园未雨绸缪。不然,一旦学生大规模返校,学校没有教师怎么成?”

这次谈话,点燃了唐贤甫和老师们心中不灭的教育情怀和火焰。

踏破铁鞋觅战友  抱头痛哭远山中

接下来,唐贤甫的工作,便是跋山涉水天南海北,搜寻“失散的重师战友”。

1972-1976年间,唐贤甫找来昔日通讯地址,一个个查证联系,先是书信沟通嘘寒问暖,却不敢告知内情;但凡有音讯回复,便立马登门拜访,当面说明缘由,邀请对方重返校园执教。

5年时间,唐贤甫和其他几位接受了“特别任务”的系主任,足迹踏遍上海、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

“有几位老师,我是在乡下农村大山里找到的!他们本该握粉笔拿直尺的手,全被割谷子、拉牲口、干农活磨出了厚厚老茧!”

唐贤甫动情地说,在大山深处重逢分别多年的“战友”,看见对方蜗居在家徒四壁的茅草房,看见一双双沧桑黝黑、老茧丛生的手,他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而“老战友”得知他的来意,知道还有机会重返校园执教时,也抑制不住情感,抱着他嚎啕大哭……

重师校门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精诚所至金石开  储备人才再深造 

“寻师工作中,除了寻回失散的重师教师,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邀请、调动外省优秀青年教师来校任教。”唐贤甫表示,当年交通、通讯不发达,全靠人行所致,当面拜访沟通邀请。

“好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算为学校招揽到一批青年才俊,我们一切辛苦努力都值得!”唐贤甫说,与此同时,如何高效地对这批储备教师进行“上岗前”集中培训,也迫在眉睫。

毕竟,“老战友”已多年未任教,新老师还需新打磨。唐贤甫作为数学系系主任,对这批教师拟定出全面培养计划:

一方面,学校专门为储备教师开设预备授课培训班,统一教学基础框架、深化补充重难点知识,让“在校老教师”带“储备新教师”,熟悉课堂环境;另一方面,从1977年开始,学校分批次选派优秀教师赴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进行学习深造。

就这样,储备教师队伍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中、在“老带新”和“内外兼修”的磨砺中,快速成长起来。

倒背知识梳讲义  灶房案台取教材 

老师培养起来后,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当年,不少文化典籍和教材教案或遗失或损毁。教师回校任教,教材不齐,怎么办?

“整合资料重编教材,成了我们应对高考恢复、筹备大规模复课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难关!”唐贤甫回忆道,部分老师把头脑里储备的知识内容,像《射雕英雄传》里黄药师妻子背《九阴真经》一样,一页一页地背写下来;还有位老师则从自家灶房案台下,取出了视为珍宝的教材书籍交付院系……

原来,当年该老师一度想着把教材焚烧掉!但在即将付之一炬的刹那,老师泪流满面,还是狠不下心,最终决定冒险将其藏在灶房案台下,幸而得以残存!

培植园丁育才俊,传道授业振华夏——就这样,历经多年的师资寻找、人才储备和教材编写工作,重师人终于迎回了高考恢复后的教育春天,终于在1978年迎回了一群迟来十年的莘莘学子。

“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是重师人坚守的教育信仰和情怀,也是重师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动力源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记忆中的重师故事②寻师

2021-07-09 09:53:27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

风,轻抚过沙坪坝天陈路12号;阳光,静静穿透郁郁葱葱的校园。斑驳的光影打在老人们的银发上,也把温暖的记忆洒在了所有重师人的心上……

“立教无类,以文化人”“自强不息,躬行师道”——这是重师的历史,更是重师人的初心。

往事,并不如烟!当皱纹爬上额头,当岁月染白双鬓,就让故事丰盈历史、沉淀人生。今天,我们走访老一辈的重师人,推出《记忆中的重师故事》,用他们的讲述,勾勒重师成长的画卷;用她们的记忆,见证时代发展的波澜。

回忆人:

唐贤甫,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原系主任。

回忆年代:

1972年--1978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9日9时34分讯(朱昕勤)“众所周知,恢复高考是在1977年;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在此5年前,学校就在提前筹备‘寻师’等相关工作了!”

时至今日,唐贤甫仍为学校的信仰坚守和先见之明感慨!

学生返校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大量学生返校园  没有老师怎么成

唐贤甫回忆到,经过创校元老不懈努力,“重庆师范专科学校”于1960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升级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还获得本科专业设置资格,朝着一条康庄大道前进。

但不曾想,十年动荡,不仅中断了一代人的大学梦,也让不少重师人和国内诸多高校教师、知识分子一样,不得不离开校园,或上山下乡或返回原籍……

“但留校老师依然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情怀——大家始终坚信:百姓生活和大学校园终会重回正轨!”唐贤甫激动介绍,1972年,校领导召集他们几个院系主任谈话,部署了一项“特别任务”:寻师,寻回重师流失的老师!

“寻回流失教师,储备后备人才,积蓄师资力量,为大学生重返校园未雨绸缪。不然,一旦学生大规模返校,学校没有教师怎么成?”

这次谈话,点燃了唐贤甫和老师们心中不灭的教育情怀和火焰。

踏破铁鞋觅战友  抱头痛哭远山中

接下来,唐贤甫的工作,便是跋山涉水天南海北,搜寻“失散的重师战友”。

1972-1976年间,唐贤甫找来昔日通讯地址,一个个查证联系,先是书信沟通嘘寒问暖,却不敢告知内情;但凡有音讯回复,便立马登门拜访,当面说明缘由,邀请对方重返校园执教。

5年时间,唐贤甫和其他几位接受了“特别任务”的系主任,足迹踏遍上海、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

“有几位老师,我是在乡下农村大山里找到的!他们本该握粉笔拿直尺的手,全被割谷子、拉牲口、干农活磨出了厚厚老茧!”

唐贤甫动情地说,在大山深处重逢分别多年的“战友”,看见对方蜗居在家徒四壁的茅草房,看见一双双沧桑黝黑、老茧丛生的手,他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而“老战友”得知他的来意,知道还有机会重返校园执教时,也抑制不住情感,抱着他嚎啕大哭……

重师校门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精诚所至金石开  储备人才再深造 

“寻师工作中,除了寻回失散的重师教师,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邀请、调动外省优秀青年教师来校任教。”唐贤甫表示,当年交通、通讯不发达,全靠人行所致,当面拜访沟通邀请。

“好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算为学校招揽到一批青年才俊,我们一切辛苦努力都值得!”唐贤甫说,与此同时,如何高效地对这批储备教师进行“上岗前”集中培训,也迫在眉睫。

毕竟,“老战友”已多年未任教,新老师还需新打磨。唐贤甫作为数学系系主任,对这批教师拟定出全面培养计划:

一方面,学校专门为储备教师开设预备授课培训班,统一教学基础框架、深化补充重难点知识,让“在校老教师”带“储备新教师”,熟悉课堂环境;另一方面,从1977年开始,学校分批次选派优秀教师赴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进行学习深造。

就这样,储备教师队伍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中、在“老带新”和“内外兼修”的磨砺中,快速成长起来。

倒背知识梳讲义  灶房案台取教材 

老师培养起来后,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当年,不少文化典籍和教材教案或遗失或损毁。教师回校任教,教材不齐,怎么办?

“整合资料重编教材,成了我们应对高考恢复、筹备大规模复课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难关!”唐贤甫回忆道,部分老师把头脑里储备的知识内容,像《射雕英雄传》里黄药师妻子背《九阴真经》一样,一页一页地背写下来;还有位老师则从自家灶房案台下,取出了视为珍宝的教材书籍交付院系……

原来,当年该老师一度想着把教材焚烧掉!但在即将付之一炬的刹那,老师泪流满面,还是狠不下心,最终决定冒险将其藏在灶房案台下,幸而得以残存!

培植园丁育才俊,传道授业振华夏——就这样,历经多年的师资寻找、人才储备和教材编写工作,重师人终于迎回了高考恢复后的教育春天,终于在1978年迎回了一群迟来十年的莘莘学子。

“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是重师人坚守的教育信仰和情怀,也是重师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动力源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