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年特辑 | 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优秀教师系列报道(二)向坤成:练技“施法”!物理“魔法师”让“进步教育”落地生花
核心导读:
徐悲鸿曾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2011年,啸马雷厉,桃李林起,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在江北区委、区政府的扶持下熠熠而生,延续了先生的“道”“艺”精神。
十年来,徐悲鸿中学形成了“低进高出、优进优出”的质量特征,打造了“让平凡的孩子不平凡、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的质量优势,诠释了徐中进步教育的深刻内涵。老百姓都称赞徐中:德育管得严、教学抓得紧、学生学得活、中考考得好!
站在十年办学之际的徐中之师,会如何展望未来?他们又是如何肩负起育人使命?让我们翻开教育的篇章,由徐悲鸿中学的6位教师,带我们探清徐中十年来的奋蹄登高路,触摸学校的发展脉络和宏大图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2日8时38分讯(唐纯)物理学科教研组长,常赴区县教研指导,这样的教师一定很严肃吧?翻开向坤成的朋友圈这种想法很快会被推翻,你很难不被他的“坤言坤语”所感染:“花谁送的?(学生)送对地方了吗?”“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矮丑”“我的数学是科比老师教的:8+24=青春”……学生、旅行、球赛,平淡的教育生活因为有趣的灵魂变得生动可爱。深挖他的故事,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宝藏”教师。

拒绝“满堂灌”!化身“魔法师”玩转物理实验
想喝牛奶没有杯子怎么办?用魔法让毛巾把牛奶喝下去,再带回家。徐悲鸿中学春节晚会上,向坤成“化身”魔法师,通过一场情景剧带领同学打开物理魔法世界的大门。
“‘物理真有趣,我要学物理’,念的越多,魔法越强哦。”向坤成在魔术环节中巧设“咒语”,引导学生念“咒语”,画光路反射图,一起参与“施法”。效果很成功,神奇的毛巾装了大半杯牛奶却毫无痕迹,牛奶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现在我要牛奶变回来,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只见向坤成手一挥,毛巾中的牛奶又奇迹般地回到了碗里。原来,魔术巧妙了利用了连通器、大气压的物理知识,杯子是打了孔的连通器,碗装牛奶是覆杯实验,向坤成用一张毛巾骗过了所有观众的眼睛。
向坤成追求幽默趣味的教学,他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索然无味的“满堂灌”,也不会被应试题海“全面攻陷”。从教20多年,向坤成凭着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简约不减质量的课堂风格,俘获了一大批学生的心,在美术课上,全班学生还把他当做绘画对象画在了素描本上。

“赛课出真效、赴多地教研,徐中给我成长机会”
“从台上给别人讲到台下听别人讲,刚到这里,还是有一些不适应。”2010年,徐中建校半年后,向坤成作为引进教师来到徐中,初来乍到的他存在感并不强。此前,他在丰都教学,负责学校管理工作,还是学校的核心领导人。先进的教学环境、优秀的教师团队……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份转变带来的不适感很快就消失了。
既然来了,就要做出成绩!从物理老师,成长为教研组长,再到江北区教研员,除了自身的努力,向坤成直言离不开徐中这个平台。
“这个就是你们应该参与的工作,学校大力支持。”在向坤成第一次受邀去区县参与教研指导时,校长黄先进一拍桌子的肯定打消了他所有顾虑,团队成员“坤哥你去,我来代课”式的慷慨让向坤成倍感暖心。众多的外出历练机会让向坤成炼成了一个“名师”,就在采访当日,他还受邀参加石柱“国培”授课,为青年教师指导教学。
一个优秀的团队,不是磨灭个人的能力,也不是挤压个人的发展空间,而是让每个人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让每个人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升。“别人赛课都是孤零零的,我们是一车的人去学习,竞争对手再强,也没有输过。”一人赛课,全组动员,每堂必到,大家一起备赛共争一等奖。向坤成说徐中的教师团队能做事、能成事,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徐悲鸿中学建校十周年之际,向坤成祝愿徐悲鸿中学全体师生健康,快乐,进步,优秀,祝愿徐悲鸿中学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华章永续,前景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