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之春”空中论坛 | 未来教育风向如何?看中外教育大咖巅峰论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1日20时14分讯(唐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该如何在变中求进,走向未来?西南内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该如何加深教育合作?重庆江北又将如何推进未来学校建设?

今(11)日上午,在 “未来教育之春” 三地空中论坛(杭州市滨江区、深圳市南山区、重庆市江北区)的主会场上,三区教育领袖,国内外教育名家——佐藤学、施建国,围绕“教育未来”“未来学校”“教育变革”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度解析,并针对各地教育创新成果进行了分享交流。
国内外教育“大咖”同台论道 聚焦“基础教育”发展未来
会议伊始,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围绕“基础教育发展未来”议题作开场致辞。韩平表示,要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构建现代化教育结构,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他希望,三地能精诚合作,共同为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我们的教育是否做好了迎接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准备?基础教育如何为人才奠基?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佐藤学,以教育前沿视野,在线作《第四次产业革命与教育的未来》主题演讲,回答了以上问题。
“未来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技能、创新创造技能、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通过创新教学法帮助学生习得个性化和自定进度的学习经验、可及性和包容性学习经验、基于问题和协作的学习经验、终身学习和学生自驱动的学习经验。”佐藤学为参会人员解读了教育4.0全球框架,并指出,教育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为核心。ICT技术应该是是促进学生学习思考的工具,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展示方式。
针对《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愿景与路径》这一议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表示,教育创新的路径要从“赋能教育新基建”“赋能业务数字化转型”“赋能智能校园建设”等八方面着手,要更加注重教育技术伦理,继续坚持“搞试点、破难点、有特点、现亮点”策略。
“江北经验”空降论坛 为基础教育提供“未来学校建设”范本
在此次教育盛会中,重庆市江北区教委主任马培高基于江北经验,多角度解析了《江北区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行知路线》,以高站位视角分享了应对基础教育发展挑战的精准策略。
未来学校是怎样的?未来学校的管理方式会变,但教育的本质不变;未来学校课程教学会变,但教育价值追求不变;未来学校评价标准会变,但育人功能不变……空中论坛上,马培高以“变与不变”论道未来学校建设,为我们展示了基础教育的未来图景。
未来总要来,不请它自来。美好的未来,是干起来的!近年来,江北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第四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市唯一的“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重庆市首批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江北区曾成功举办过全国第九届特色学校大会、全国第五届未来学校大会,拥有丰富的未来学校探索经验。
未来学校如何科学建设?马培高的全面解析引发了与会者共鸣。他表示,要从区域推进重视“协同发力”,教学方式突出“学本立场”,平移、改造一批实践项目,创建、完善一批学习空间,技术创新体现“实践导向”等方面入手,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首善教育价值立场,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提升教育内涵品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除此之外,在“局长视角”环节,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根平,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来江飞先后作《办适合孩子发展的创新教育——展示学校教育模式更多的可能性》《教育的定力与变革》主题演讲。在“圆桌会谈”环节,三区教育领袖公开对话,多维度畅谈未来教育,分享教育智慧与成果,解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难点与疑点。
此次三地空中论坛既是未来教育的一次碰撞会、交流会,也是进一步深化江北区未来学校建设、教育改革创新的推进会。相信经过中外学者的思想碰撞,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推进,重庆江北,乃至西南内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能在世界未来发展之变中赋予教育力量新内涵,构建前所未有的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