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三聚三实”赋能毕业生就好业
聚焦“大战略、大工程、大情怀”,切实推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重庆交通大学“三聚三实”赋能毕业生就好业

来源:教育部2020-12-30

重庆交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甘当路石,奉献交通”作为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的价值导向,聚焦“大战略、大工程、大情怀”,切实推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聚焦参与国家大战略,切实拓展就业工作新市场。紧扣“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的人才需求,持续进行专业提升、产学联动、就业拓展。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毕业生更加契合社会需求,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胜任度连续多年超过90%;深耕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长江沿岸核心城市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地级市就业市场,每年参与专项就业市场拓展超100人次,到校招聘单位年均增长15%,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就业市场拓展。加强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建筑集团公司等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进入中建、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央企国企的比例常年稳定在30%以上。

聚焦服务国家大工程,切实培养学生就业硬技能。学校不断深化“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川藏铁路等超级工程、重大工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紧跟超级工程建设技术发展趋势,依托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河航道整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创设“茅以升班”“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物理菁英班”等实验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紧跟行业融合态势,通过“艺术+工程”实验班等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到央企工程单位就业比例超过20%。紧跟海外工程市场急需,联合中交、中建等骨干央企创设“3+1”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班,增开国际工程知识课程,每年近10%的毕业生在大三年级搭上就业直通车,赴海外工程项目就业。

聚焦培育家国大情怀,切实推进就业指导一体化。打造“全程化”生涯教育体系,为大一新生印发《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引导学生树立“到基层、去一线”的就业观,实现低年级生涯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高年级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教育活动的无缝衔接,近年来赴交通工程一线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超过40%。整合“全员化”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就业干部工作能力,为每名毕业生辅导员配发《毕业生就业工作手册》,详细解读就业季各阶段工作重点;指定专家教授担任学业导师,邀请扎根基层的校友担任职业导师,聘请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为毕业生梳理多维度就业类型的榜样示范。落实“全覆盖”精准帮扶工作,在毕业季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求职意愿调查,形成报告作为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建立困难群体就业“一对一”帮扶台账并每月更新,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实现100%就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交通大学“三聚三实”赋能毕业生就好业

2020-12-30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交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甘当路石,奉献交通”作为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的价值导向,聚焦“大战略、大工程、大情怀”,切实推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聚焦参与国家大战略,切实拓展就业工作新市场。紧扣“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的人才需求,持续进行专业提升、产学联动、就业拓展。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毕业生更加契合社会需求,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胜任度连续多年超过90%;深耕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长江沿岸核心城市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地级市就业市场,每年参与专项就业市场拓展超100人次,到校招聘单位年均增长15%,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就业市场拓展。加强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建筑集团公司等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进入中建、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央企国企的比例常年稳定在30%以上。

聚焦服务国家大工程,切实培养学生就业硬技能。学校不断深化“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川藏铁路等超级工程、重大工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紧跟超级工程建设技术发展趋势,依托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河航道整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创设“茅以升班”“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物理菁英班”等实验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紧跟行业融合态势,通过“艺术+工程”实验班等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到央企工程单位就业比例超过20%。紧跟海外工程市场急需,联合中交、中建等骨干央企创设“3+1”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班,增开国际工程知识课程,每年近10%的毕业生在大三年级搭上就业直通车,赴海外工程项目就业。

聚焦培育家国大情怀,切实推进就业指导一体化。打造“全程化”生涯教育体系,为大一新生印发《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引导学生树立“到基层、去一线”的就业观,实现低年级生涯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高年级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教育活动的无缝衔接,近年来赴交通工程一线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超过40%。整合“全员化”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就业干部工作能力,为每名毕业生辅导员配发《毕业生就业工作手册》,详细解读就业季各阶段工作重点;指定专家教授担任学业导师,邀请扎根基层的校友担任职业导师,聘请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为毕业生梳理多维度就业类型的榜样示范。落实“全覆盖”精准帮扶工作,在毕业季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求职意愿调查,形成报告作为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建立困难群体就业“一对一”帮扶台账并每月更新,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实现100%就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