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宪法日|西南政法大学师生用手语普法传递宪法温暖

国际宪法日|西南政法大学师生用手语普法传递宪法温暖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4日17时讯(陈玉婷)为迎接第七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的到来,西南政法大学的师生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下午,联合重庆大渡口区残联,在重庆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文体路君悦天下小区,开展了手语法治宣讲,将宪法的温暖带到残障人士这个特殊群体中间。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胡兴建,西政校友、中国第一位手语律师唐帅,双师携手同堂宣讲,为现场的50多位残障人士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法治宣讲。

宣讲会现场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宣讲会上,胡兴建教授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核心内容。

“法治建设是为了人民,宪法就是写着一张人民权利的纸。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胡兴建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老人临终前将自己的财产以遗嘱方式赠送给长期照顾自己的邻居是否有效?”“老人找打印店员工以打印文本的形式确立遗嘱,即使签字盖手印了,还是属于无效遗嘱吗?……”在宣讲会上,唐帅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家庭财产纠纷案例,以拉家常的方式开起了他的宣讲,一下子就抓住了在场残疾人士的注意力。”唐帅说道,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映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维护老百姓的权益,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宣传宪法学习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西南政法大学师生开展活动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据了解,西南政法大学针对全国聋哑人等弱势群体无专门的法律服务人才的问题,于2020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专门培养面向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特殊法治人才,这个实验班的开设 也填补了中国特殊人群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的空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国际宪法日|西南政法大学师生用手语普法传递宪法温暖

2020-12-04 17: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4日17时讯(陈玉婷)为迎接第七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的到来,西南政法大学的师生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下午,联合重庆大渡口区残联,在重庆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文体路君悦天下小区,开展了手语法治宣讲,将宪法的温暖带到残障人士这个特殊群体中间。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胡兴建,西政校友、中国第一位手语律师唐帅,双师携手同堂宣讲,为现场的50多位残障人士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法治宣讲。

宣讲会现场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宣讲会上,胡兴建教授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核心内容。

“法治建设是为了人民,宪法就是写着一张人民权利的纸。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胡兴建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老人临终前将自己的财产以遗嘱方式赠送给长期照顾自己的邻居是否有效?”“老人找打印店员工以打印文本的形式确立遗嘱,即使签字盖手印了,还是属于无效遗嘱吗?……”在宣讲会上,唐帅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家庭财产纠纷案例,以拉家常的方式开起了他的宣讲,一下子就抓住了在场残疾人士的注意力。”唐帅说道,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映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维护老百姓的权益,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宣传宪法学习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西南政法大学师生开展活动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据了解,西南政法大学针对全国聋哑人等弱势群体无专门的法律服务人才的问题,于2020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专门培养面向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特殊法治人才,这个实验班的开设 也填补了中国特殊人群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的空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