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构建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
西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西南大学构建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

来源:教育部2020-12-03

  西南大学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横向互动融合,探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创新劳动教育体制机制,积极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设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学内容,融入“隆平学长”“蚕桑院士”“油菜教师”等鲜活劳动育人案例,提升劳动教育感染力。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结合课程实践、专业实验、田野调查、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开设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6学时以上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校、院两级众创空间和双创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劳动实践场域。

   纵向分类施策,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在整体规划学校劳动教育基础上,尊重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分类实施劳动教育。打好“设计牌”,聘请学校劳动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设计“基于专业成长的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根据学科专业分类建立劳动教育纪实方案和风险防控预案。念好“实践经”,将专业实习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同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满足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和专业实习需求。下好“保障棋”,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注重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学生劳动教育成长档案,构建劳动知识、劳动习惯、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五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凸显专业特色,提升劳动教育育人实效。促进专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发挥农科专业优势,打造农科劳动教育实践品牌。积极响应“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号召,将劳动教育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每年派遣500余名农科学生到乡村持续开展农事帮扶、农业科技宣传、农田基本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发挥师范专业优势,打造师范劳动教育实践品牌。持续开展“小松树顶岗支教”计划,每年组织1000余名师范专业学生,定点、定向到中小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支教”劳动实践,开展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农村社会发展咨询等劳动实践活动。发挥文化育人优势,打造劳动文化育人品牌。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建立“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进校园”常态化活动机制,在园区管理、清洁卫生、膳食服务等岗位中开辟劳动育人示范岗,利用多种媒体平台打造“身边劳模”“青年劳动之声”等文化产品,塑造“农民丰收节”“寝室文化节”等活动品牌,积极营造劳动文化育人环境。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西南大学构建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

2020-12-03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西南大学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横向互动融合,探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创新劳动教育体制机制,积极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设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学内容,融入“隆平学长”“蚕桑院士”“油菜教师”等鲜活劳动育人案例,提升劳动教育感染力。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结合课程实践、专业实验、田野调查、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开设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6学时以上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校、院两级众创空间和双创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劳动实践场域。

   纵向分类施策,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在整体规划学校劳动教育基础上,尊重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分类实施劳动教育。打好“设计牌”,聘请学校劳动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设计“基于专业成长的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根据学科专业分类建立劳动教育纪实方案和风险防控预案。念好“实践经”,将专业实习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同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满足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和专业实习需求。下好“保障棋”,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注重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学生劳动教育成长档案,构建劳动知识、劳动习惯、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五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凸显专业特色,提升劳动教育育人实效。促进专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发挥农科专业优势,打造农科劳动教育实践品牌。积极响应“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号召,将劳动教育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每年派遣500余名农科学生到乡村持续开展农事帮扶、农业科技宣传、农田基本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发挥师范专业优势,打造师范劳动教育实践品牌。持续开展“小松树顶岗支教”计划,每年组织1000余名师范专业学生,定点、定向到中小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支教”劳动实践,开展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农村社会发展咨询等劳动实践活动。发挥文化育人优势,打造劳动文化育人品牌。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建立“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进校园”常态化活动机制,在园区管理、清洁卫生、膳食服务等岗位中开辟劳动育人示范岗,利用多种媒体平台打造“身边劳模”“青年劳动之声”等文化产品,塑造“农民丰收节”“寝室文化节”等活动品牌,积极营造劳动文化育人环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