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充分尊重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规律,为今后高校思政发展实践提供了有力政策指引。

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11-13

高校思政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政建设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充分尊重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规律,为今后高校思政发展实践提供了有力政策指引。

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资源供给的巨大增量。多年来,高校思政建设的主阵地一直放到思政课程上,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的新矛盾新问题如何创新,提供包括方法资源、政策资源等在内的有效资源供给,是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纲要》提出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这样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的体现。《纲要》的发布,把高校思政建设从思政课程一个战场扩展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战场,为思政建设的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资源供给。

课程思政建设刚刚起步,对于如何在组织领导、资金保障、专家指导方面提供配套政策资源支撑,《纲要》给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尤其是,教育部为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的五个“一批”,即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校、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以“点”带“面”,必将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推动高校思政建设新的资源供给,其自身规律需要不断探索、总结,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检验考评体系作为指挥棒。为此,《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多维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具体安排是,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教学绩效考核等评价考核。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支持力度。这样的考评体系设置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方法论的重大突破。《纲要》提出,坚持“四个相统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以及统筹推进和分类施策的高度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教育教学,切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一体贯通。这一部署,很好地回答了课程思政的本质问题,即课程思政是一种方法,是将思政的理念和元素有效融入高校全部课程、高校教学全场景和全过程。

《纲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到方法论高度予以部署,在思政建设方法上是一个历史性突破。对于如何把思政的理念和元素转化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纲要》作出了具体安排,通过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在不同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鼓励学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加强系统研究。如何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是一项重要探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如何设计自身的教学体系,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纲要》提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绝不是课程“思政化”。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不是专业课加上思政课的授课内容,而是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一方面课堂教学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保证专业教学水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做到“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思政元素应与专业知识内容交织交融、相辅相成,起到拨动心弦、引起共鸣之效,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价值塑造内生为课程教学中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方法上的融贯性,但不是一回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根本目标的一致性。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政建设的重大创新,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政课程建设的前期经验可资借鉴。同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不可分离的高度融合关系。思政方法可以反哺各类专业课的学习,是各类专业课程得到良好发展的动力之源。思政课具有补充精神钙、强化思想力的功能。

作为一种方法,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教师意味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意味着一种新的责任和担当。这种从方法论层面不断丰富和深化教师思政理念的技术安排,既具有历史继承性,更是对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全面评价机制的创新。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职责,使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主动性,为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供保障。

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政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的重大举措。《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化,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长期以来,高校思政建设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比如不同程度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很好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出课程育人的功能。《纲要》有深刻的问题意识,有明确的针对性,就是要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把思政建设融入高校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从根本上讲,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二者是互为倚重的辩证统一关系,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思政课解决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三观”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要做好思政课程建设,还要延伸深化到其他专业课,在专业培养中深化和巩固思政课成果。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最终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于高校思政建设的资源供给功能,需紧紧抓住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围绕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立基于思政课程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落实《纲要》部署,进一步提质升级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模式,打造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课程思政体系。

务必要明确,高校思政建设要取得新的突破,要把《纲要》精神落实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思政建设的时代性和复杂性,结合我国当下正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分析和解决时代发展对思政建设提出的新问题、新使命、新挑战。《纲要》的发布实施,恰逢其时,落实《纲要》部署,刻不容缓。我们坚信,通过高校、教师、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上下联动,必将拓展出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的广阔空间,为高等教育提质增效找到新的着力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思想正、作风硬、能力强、眼光远的一流人才。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2020-11-13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高校思政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政建设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充分尊重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规律,为今后高校思政发展实践提供了有力政策指引。

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资源供给的巨大增量。多年来,高校思政建设的主阵地一直放到思政课程上,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的新矛盾新问题如何创新,提供包括方法资源、政策资源等在内的有效资源供给,是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纲要》提出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这样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的体现。《纲要》的发布,把高校思政建设从思政课程一个战场扩展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战场,为思政建设的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资源供给。

课程思政建设刚刚起步,对于如何在组织领导、资金保障、专家指导方面提供配套政策资源支撑,《纲要》给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尤其是,教育部为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的五个“一批”,即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校、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以“点”带“面”,必将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推动高校思政建设新的资源供给,其自身规律需要不断探索、总结,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检验考评体系作为指挥棒。为此,《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多维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具体安排是,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教学绩效考核等评价考核。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支持力度。这样的考评体系设置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方法论的重大突破。《纲要》提出,坚持“四个相统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以及统筹推进和分类施策的高度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教育教学,切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一体贯通。这一部署,很好地回答了课程思政的本质问题,即课程思政是一种方法,是将思政的理念和元素有效融入高校全部课程、高校教学全场景和全过程。

《纲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到方法论高度予以部署,在思政建设方法上是一个历史性突破。对于如何把思政的理念和元素转化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纲要》作出了具体安排,通过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在不同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鼓励学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加强系统研究。如何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是一项重要探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方法,如何设计自身的教学体系,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纲要》提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绝不是课程“思政化”。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不是专业课加上思政课的授课内容,而是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一方面课堂教学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保证专业教学水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做到“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思政元素应与专业知识内容交织交融、相辅相成,起到拨动心弦、引起共鸣之效,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价值塑造内生为课程教学中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方法上的融贯性,但不是一回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根本目标的一致性。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政建设的重大创新,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政课程建设的前期经验可资借鉴。同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不可分离的高度融合关系。思政方法可以反哺各类专业课的学习,是各类专业课程得到良好发展的动力之源。思政课具有补充精神钙、强化思想力的功能。

作为一种方法,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教师意味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意味着一种新的责任和担当。这种从方法论层面不断丰富和深化教师思政理念的技术安排,既具有历史继承性,更是对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全面评价机制的创新。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职责,使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主动性,为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供保障。

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政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的重大举措。《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化,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长期以来,高校思政建设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比如不同程度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很好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出课程育人的功能。《纲要》有深刻的问题意识,有明确的针对性,就是要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把思政建设融入高校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从根本上讲,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二者是互为倚重的辩证统一关系,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思政课解决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三观”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要做好思政课程建设,还要延伸深化到其他专业课,在专业培养中深化和巩固思政课成果。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最终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于高校思政建设的资源供给功能,需紧紧抓住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围绕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立基于思政课程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落实《纲要》部署,进一步提质升级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模式,打造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课程思政体系。

务必要明确,高校思政建设要取得新的突破,要把《纲要》精神落实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思政建设的时代性和复杂性,结合我国当下正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分析和解决时代发展对思政建设提出的新问题、新使命、新挑战。《纲要》的发布实施,恰逢其时,落实《纲要》部署,刻不容缓。我们坚信,通过高校、教师、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上下联动,必将拓展出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的广阔空间,为高等教育提质增效找到新的着力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思想正、作风硬、能力强、眼光远的一流人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