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话新时代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对于校外教育应该如何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发挥作用,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表示,未成年人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校外教育工作是重要着力点。专家们认为,新时代的教育环境、少年儿童的特点都有新的变化,要不断拓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持续为推动育人方式改革、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学者共话新时代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来源:人民网2020-11-11

日前,2020年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下称全国“双有”活动)总结暨研讨交流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近80个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现场参会,围绕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创新发展新时代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据悉,全国“双有”活动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发起,自1988年启动,已连续举办30余年,开展了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今年立足疫情防控实际,组委会陆续开展了“家 在一起”“童心抗疫 守望相伴”“劳动最光荣 我是小小生活家”等线上活动,联动全国多地校外教育机构和社区,助力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聚焦立德树人 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活动开幕式上,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彤介绍了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双有”活动为抓手、面向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情况。她指出,希望以此次会议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着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校外教育,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党的少年儿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胡道华谈到,校外教育活动应不忘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适应新时代儿童需求,不断拓展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于校外教育应该如何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发挥作用,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表示,未成年人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校外教育工作是重要着力点。“希望全国‘双有’活动坚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持涵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少年儿童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成为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发言指出,儿童教育工作者要面向未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坚持不懈把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继续办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双有”新篇章。

坚持内涵发展 推动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新格局

“校外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也是实现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的有效手段。”张东燕指出,期待“双有”活动等校外教育新形式,继续发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鲜明特色,有机融合各地优势教育资源,推动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对于校外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苑立新认为,一是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校外育人水平;三是夯实工作力量基础,切实抓好校外队伍建设;四是破解教育脱节难题,构建协同育人整体格局;五是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发挥校外教育更大作用。

活动当天,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作了题为《德育,如何迎接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的主旨报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晓燕就《儿童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创新和发展》作了专题发言。专家们认为,新时代的教育环境、少年儿童的特点都有新的变化,要不断拓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持续为推动育人方式改革、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专家学者共话新时代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2020-11-11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日前,2020年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下称全国“双有”活动)总结暨研讨交流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近80个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现场参会,围绕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创新发展新时代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据悉,全国“双有”活动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发起,自1988年启动,已连续举办30余年,开展了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今年立足疫情防控实际,组委会陆续开展了“家 在一起”“童心抗疫 守望相伴”“劳动最光荣 我是小小生活家”等线上活动,联动全国多地校外教育机构和社区,助力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聚焦立德树人 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活动开幕式上,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彤介绍了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双有”活动为抓手、面向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情况。她指出,希望以此次会议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着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校外教育,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党的少年儿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胡道华谈到,校外教育活动应不忘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适应新时代儿童需求,不断拓展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于校外教育应该如何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发挥作用,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表示,未成年人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校外教育工作是重要着力点。“希望全国‘双有’活动坚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持涵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少年儿童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成为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发言指出,儿童教育工作者要面向未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坚持不懈把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继续办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双有”新篇章。

坚持内涵发展 推动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新格局

“校外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也是实现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的有效手段。”张东燕指出,期待“双有”活动等校外教育新形式,继续发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鲜明特色,有机融合各地优势教育资源,推动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对于校外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苑立新认为,一是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校外育人水平;三是夯实工作力量基础,切实抓好校外队伍建设;四是破解教育脱节难题,构建协同育人整体格局;五是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发挥校外教育更大作用。

活动当天,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作了题为《德育,如何迎接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的主旨报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晓燕就《儿童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创新和发展》作了专题发言。专家们认为,新时代的教育环境、少年儿童的特点都有新的变化,要不断拓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持续为推动育人方式改革、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