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会举办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会日前在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
众所周知,博物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而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前不久,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如何进一步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成为重要课题。
此次活动邀请了文博和教育行业相关人士,与会嘉宾从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出发,结合中国、英国、埃及和日本博物馆教育的精彩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赵古山副主任表示:“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在面对中小学生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期,我们能够用最通俗的方法告诉他们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把博物馆的相关收藏用最简洁的方式介绍给他们,这是最重要的。”
埃及大使馆文化教育科技参赞乌麦伊麦·迦尼姆教授提到了埃及正在建设中的一些新博物馆,也列举了很多博物馆教育的实际案例,她说:“除参观博物馆之外 ,在小学、中学、高中编教材的时候,也会让孩子们觉得参观博物馆对他们了解埃及历史、了解祖先的文明非常重要。”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及艺术参赞莫睿女士说,英国博物馆和学校教育的融合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等教育,都跟博物馆紧密相连。英国的很多博物馆和学校老师紧密合作,他们提供服务培训,支持老师根据藏品开发课程。她特别强调“我们千万不要把博物馆当成另外一个教室,博物馆一直是活化的场所,它应该是人一生都愿意去获得知识、获得创造力、受激励的地方”。
日本大使馆文化教育书记官菅原孝介先生表示,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博物馆教育,不仅仅需要非常好的课程设计,同时博物馆的实践教育也非常重要。这种方式要求各个科目的教师在课程实施前与博物馆的馆员进行充分交流,明确各个科目的教学主题,在此基础上将博物馆的资源有效合理地设计到各个课程中,从而实现博物馆资源最大化地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中。同时,博物馆的馆员也需要不定期地带该项目指定学校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比如参观各个地方的名胜古迹、制作陶俑等。
会上,文物修复与保护专家马燕如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博物馆教育的经典案例分享——商代晚期青铜器科研与网络交互平台高新科技的融合。国际珠宝历史与传承研究院院长史永先生以《走!去博物馆学历史》这套书为例,分享了博物馆通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这套书站在孩子的视角,选取了国内外13个著名博物馆的20件各历史时期或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文物背后的鲜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