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合作 发挥家访制度的协同育人功能
教师家访是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

家校社协同合作 发挥家访制度的协同育人功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11-0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指出教师家访在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教师家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家访是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强化家校关系,增进师生关系,改善教群关系,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是拓宽教师教学视域,使教师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学校学习背后的故事,并以自身品德、学识、爱心和情感,进一步影响和感染学生身心,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家访既可拓宽和加深教师对学生成长规律和家庭教育环境的认知,又可以此达成家校之间彼此信任、真诚协作、互促共进、和谐融洽的教育关系。

近年来,各地对教师家访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云南省昆明市开展的“万名教师家访活动”,浙江省舟山市开展的“百名校长、万名教师家访活动”等。但总的来看,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家访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各地家访工作发展仍不均衡,有些中小学校忽视、淡化,甚至放弃教师家访工作,家访制度尚没有落到实处。

具体而言,中小学校教师家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家访工作不够重视,缺少相关推进政策与舆论宣传和指导,导致教师家访工作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二是,有些中小学对教师家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充分,没有制定出推进教师家访工作的相关管理、培训、考核和保障制度,使得教师家访工作无章可循,使得教师家访的目标、内容、流程、方式、评价等环节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三是,很多教师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上门家访、家长怕暴露家庭隐私并不欢迎教师上门家访、对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学生进行家访没有意义等。教师的这些认识偏差无疑阻碍了家访工作的深入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需要携手共同推进教师家访工作,充分发挥家访制度的协同育人功能,并使教师家访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抓紧抓实、落到实处。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顶层设计、理论研究和科学管理。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教师家访相关的政策措施,通过不同媒介加大思想宣传,让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和广大家长深刻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意义;要鼓励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通过课题、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另外,针对不同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不同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建立教师家访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要积极开展教师家访工作培训,指导教师家访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其次,学校要建立教师家访工作管理制度、工作条例和实施办法,以制度推进教师家访工作。一是,明确教师家访的目标、要求、内容、流程、方法、评价等,让教师家访工作的开展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提升家访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建立教师家访支持保障制度,加强学校层面的教师家访培训,提升教师家访的专业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家庭的特点和需求,指导教师分类、分时家访,提升家访的科学化水平。三是,探索教师家访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对教师家访考核要做到数量与质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相结合。四是,构建学校家访文化,在校园中加强教师家访成果展览和宣传,将教师家访的点滴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与管理,以生动的家访案例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课程教学活力。

再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家访相关政策与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家访政策和要求。教师要将家访政策和制度与自己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家庭背景相结合,制定出具体的家访实施计划,并按照计划有针对性地、有条不紊地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方式、现实困难、兴趣爱好等情况。同时,以家访为契机,教师要深挖学校教育之外的、能够深层促进学生发展家长进步的教育动力因素,切实帮助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加强对家访设计、实施、反馈等的全过程研究,积极记录和分析每一个家访案例,总结家访经验,及时发现和反思家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并主动与学生、家长一道解决。同时,要将自己的家访成果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进行比照,分析其中优点和不足之处,不断加以完善。当然,教师也可以积极创新家访的方式方法,尝试将传统上门家访与依托“互联网”手段的新型家访形式相结合,提高家访的及时性、灵活性和满意度。

最后,家访制度的落实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一方面要积极了解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家访政策,与孩子一起做好教师家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家访行动。另一方面,要以教师家访为窗口,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真实向教师全面展示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内容,自觉向教师学习处理亲子关系、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疏导孩子心理问题等各种家庭教育知识,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家校社协同合作 发挥家访制度的协同育人功能

2020-11-05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指出教师家访在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教师家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家访是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强化家校关系,增进师生关系,改善教群关系,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是拓宽教师教学视域,使教师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学校学习背后的故事,并以自身品德、学识、爱心和情感,进一步影响和感染学生身心,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家访既可拓宽和加深教师对学生成长规律和家庭教育环境的认知,又可以此达成家校之间彼此信任、真诚协作、互促共进、和谐融洽的教育关系。

近年来,各地对教师家访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云南省昆明市开展的“万名教师家访活动”,浙江省舟山市开展的“百名校长、万名教师家访活动”等。但总的来看,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家访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各地家访工作发展仍不均衡,有些中小学校忽视、淡化,甚至放弃教师家访工作,家访制度尚没有落到实处。

具体而言,中小学校教师家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家访工作不够重视,缺少相关推进政策与舆论宣传和指导,导致教师家访工作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二是,有些中小学对教师家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充分,没有制定出推进教师家访工作的相关管理、培训、考核和保障制度,使得教师家访工作无章可循,使得教师家访的目标、内容、流程、方式、评价等环节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三是,很多教师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上门家访、家长怕暴露家庭隐私并不欢迎教师上门家访、对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学生进行家访没有意义等。教师的这些认识偏差无疑阻碍了家访工作的深入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需要携手共同推进教师家访工作,充分发挥家访制度的协同育人功能,并使教师家访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抓紧抓实、落到实处。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顶层设计、理论研究和科学管理。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教师家访相关的政策措施,通过不同媒介加大思想宣传,让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和广大家长深刻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意义;要鼓励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通过课题、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另外,针对不同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不同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建立教师家访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要积极开展教师家访工作培训,指导教师家访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其次,学校要建立教师家访工作管理制度、工作条例和实施办法,以制度推进教师家访工作。一是,明确教师家访的目标、要求、内容、流程、方法、评价等,让教师家访工作的开展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提升家访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建立教师家访支持保障制度,加强学校层面的教师家访培训,提升教师家访的专业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家庭的特点和需求,指导教师分类、分时家访,提升家访的科学化水平。三是,探索教师家访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对教师家访考核要做到数量与质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相结合。四是,构建学校家访文化,在校园中加强教师家访成果展览和宣传,将教师家访的点滴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与管理,以生动的家访案例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课程教学活力。

再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家访相关政策与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家访政策和要求。教师要将家访政策和制度与自己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家庭背景相结合,制定出具体的家访实施计划,并按照计划有针对性地、有条不紊地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方式、现实困难、兴趣爱好等情况。同时,以家访为契机,教师要深挖学校教育之外的、能够深层促进学生发展家长进步的教育动力因素,切实帮助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加强对家访设计、实施、反馈等的全过程研究,积极记录和分析每一个家访案例,总结家访经验,及时发现和反思家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并主动与学生、家长一道解决。同时,要将自己的家访成果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进行比照,分析其中优点和不足之处,不断加以完善。当然,教师也可以积极创新家访的方式方法,尝试将传统上门家访与依托“互联网”手段的新型家访形式相结合,提高家访的及时性、灵活性和满意度。

最后,家访制度的落实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一方面要积极了解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家访政策,与孩子一起做好教师家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家访行动。另一方面,要以教师家访为窗口,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真实向教师全面展示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内容,自觉向教师学习处理亲子关系、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疏导孩子心理问题等各种家庭教育知识,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