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云访谈”第五辑《川外英语: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开播

视频|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云访谈”第五辑《川外英语: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开播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21

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云访谈”第五辑《川外英语: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开播啦。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研究生院院长王仁强、英语学院院长张旭春、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商务英语学院院长段玲琍、国际关系学院教师郑瑞珺做客“云访谈”直播间,共同回顾川外英语专业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云访谈通过四川外国语大学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号、哔哩哔哩号以及中国青年报视频客户端几大平台,面向海内外校友同步直播,吸引近3万名观众观看互动。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吴樾主持访谈。

image.png

第五辑《川外英语: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嘉宾合影 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我校英语专业从1959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本科学生,今年已经走过61个年头。在这61年的风雨历程中,川外的英语学科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59-1978年学科起步阶段、1979-2000年学科发展阶段、2000-2013年学科壮大阶段以及2013年到目前为止所处的学科成熟阶段。”访谈伊始,祝朝伟从川外英语专业的“起步、发展、壮大,成熟”四个阶段进行概述,带领大家共同追溯川外英语六十载奋进历史。

“为填补当时西南地区高端同声传译人才培养的空白,我校在2006年成立了高级翻译学院。川外通过大力培养同传教师,选送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国外顶尖高校进行深造;与此同时,川外也聘请了许多界内顶尖人才,通过组建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教学科研梯队,做到了同声传译“川外造”,取得了良好效果。”当提到川外学生在全国同声传译的人才培养成果,祝朝伟满脸欣慰。

随后,在谈到川外博士后流动站的作用时,祝朝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聚宝盆、催化剂和加速器。“它集聚了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加大了相关学术领域与外语学科的复合,强化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够催化出更多更好的成果,进而丰富外语学科内涵、夯实外语学科整体实力。除此之外,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也将加速人才交流和学科队伍的成长,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英语发展六十年中,学校发展经历了一些阶段性的战役。其中最主要的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新校区建设、申请为博士授权单位、更名为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五大战役。”研究生院院长王仁强带领大家回顾了其印象最深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两大战役。“川外通过科研政策改革,不断提高科研资助和奖励的力度;鼓励学术交流,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同时,学校也加强了学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起了国内外语圈的高度关注,被称为‘川外现象’。”在谈到英语专业科研工作时,王仁强讲到。

变则通,通而达。当谈到川外英语60年的“变与不变”时,张旭春对自己1985年进校以来亲眼目睹的川外大发展、大变化做了回顾,“川外的办学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办学层次越来越高,办学条件越来越好。而川外从始至终秉承不变的是‘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风。”张旭春还回顾了川外英语专业老一辈教师的师德风范、学问人品,并称之为“川外财富”。

随后,翻译学院胡安江院长介绍了川外翻译专业的发展历程和自己早年在川外学习的经历,胡院长满怀感恩地表示自己当年有幸能在川外这样的环境中求学和成长,“当年虽没有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教育方式的加持,但那些年特有的学习方式构成了那个年代每一位川外学子共同的文化记忆。”

商务英语素有“外企通行证”的美誉,商务英语学院段玲琍院长追溯了川外商务英语经历了30年的办学历史,10年的专业发展历史和7年的建院历史。“现在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开设和发展都得益于当时英语专业的方向开设,我们的师资队伍也多数来自当时的经贸英语系”,段院长讲道。

郑瑞珺结合国际关系学院具体实践,谈到对“外语+”的理解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根据学校‘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分类培养’的办学定位,国际关系学院作为跨学科建设的试验田,提出了‘双轮驱动,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突破了分科治学、分科育人的模式。通过‘基础+发展+特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实践+实训+赛事’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随后,参加访谈的嘉宾对英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未来规划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共同为川外英语60载和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华诞献上美好祝愿。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视频|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云访谈”第五辑《川外英语: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开播

2020-10-21 09:52:34 来源: 0 条评论

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云访谈”第五辑《川外英语: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开播啦。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研究生院院长王仁强、英语学院院长张旭春、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商务英语学院院长段玲琍、国际关系学院教师郑瑞珺做客“云访谈”直播间,共同回顾川外英语专业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云访谈通过四川外国语大学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号、哔哩哔哩号以及中国青年报视频客户端几大平台,面向海内外校友同步直播,吸引近3万名观众观看互动。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吴樾主持访谈。

image.png

第五辑《川外英语:奋进六十载,迈步新时代》嘉宾合影 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我校英语专业从1959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本科学生,今年已经走过61个年头。在这61年的风雨历程中,川外的英语学科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59-1978年学科起步阶段、1979-2000年学科发展阶段、2000-2013年学科壮大阶段以及2013年到目前为止所处的学科成熟阶段。”访谈伊始,祝朝伟从川外英语专业的“起步、发展、壮大,成熟”四个阶段进行概述,带领大家共同追溯川外英语六十载奋进历史。

“为填补当时西南地区高端同声传译人才培养的空白,我校在2006年成立了高级翻译学院。川外通过大力培养同传教师,选送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国外顶尖高校进行深造;与此同时,川外也聘请了许多界内顶尖人才,通过组建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教学科研梯队,做到了同声传译“川外造”,取得了良好效果。”当提到川外学生在全国同声传译的人才培养成果,祝朝伟满脸欣慰。

随后,在谈到川外博士后流动站的作用时,祝朝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聚宝盆、催化剂和加速器。“它集聚了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加大了相关学术领域与外语学科的复合,强化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够催化出更多更好的成果,进而丰富外语学科内涵、夯实外语学科整体实力。除此之外,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也将加速人才交流和学科队伍的成长,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英语发展六十年中,学校发展经历了一些阶段性的战役。其中最主要的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新校区建设、申请为博士授权单位、更名为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五大战役。”研究生院院长王仁强带领大家回顾了其印象最深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两大战役。“川外通过科研政策改革,不断提高科研资助和奖励的力度;鼓励学术交流,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同时,学校也加强了学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起了国内外语圈的高度关注,被称为‘川外现象’。”在谈到英语专业科研工作时,王仁强讲到。

变则通,通而达。当谈到川外英语60年的“变与不变”时,张旭春对自己1985年进校以来亲眼目睹的川外大发展、大变化做了回顾,“川外的办学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办学层次越来越高,办学条件越来越好。而川外从始至终秉承不变的是‘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风。”张旭春还回顾了川外英语专业老一辈教师的师德风范、学问人品,并称之为“川外财富”。

随后,翻译学院胡安江院长介绍了川外翻译专业的发展历程和自己早年在川外学习的经历,胡院长满怀感恩地表示自己当年有幸能在川外这样的环境中求学和成长,“当年虽没有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教育方式的加持,但那些年特有的学习方式构成了那个年代每一位川外学子共同的文化记忆。”

商务英语素有“外企通行证”的美誉,商务英语学院段玲琍院长追溯了川外商务英语经历了30年的办学历史,10年的专业发展历史和7年的建院历史。“现在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开设和发展都得益于当时英语专业的方向开设,我们的师资队伍也多数来自当时的经贸英语系”,段院长讲道。

郑瑞珺结合国际关系学院具体实践,谈到对“外语+”的理解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根据学校‘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分类培养’的办学定位,国际关系学院作为跨学科建设的试验田,提出了‘双轮驱动,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突破了分科治学、分科育人的模式。通过‘基础+发展+特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实践+实训+赛事’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随后,参加访谈的嘉宾对英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未来规划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共同为川外英语60载和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华诞献上美好祝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臧春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