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⑫雷韶梅: 日升月恒,似锦如初,与“理”之缘终生不忘

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⑫雷韶梅: 日升月恒,似锦如初,与“理”之缘终生不忘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18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雷韶梅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雷韶梅,女,生于1946年4月,重庆人,1990年到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前身)任职,直至退休。

1969.9-1990.5 历任重庆市国营147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党办秘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组织部长、厂党委副书记;

1990.11-1993.3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前身)党办主任;

1993.3-1994.1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1994.1-1994.12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1994.12-2006.4 兼任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后更名为重庆工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纪委书记

2006.4 退休。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主持人:雷书记您好!您1990年来到学校工作,当时学校叫重庆工业管理学院,能否讲述下您当时到校的情况,还有学校给您的印象?

雷韶梅:1970年,我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毕业。毕业时年级指导员征求我的意见,希望我能够留校工作。我非常喜欢学校的工作,但因为一个特别的原因,没办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到了工厂。1990年也是一个意外,上级又把我调到学校工作,我觉得这是一种天意,圆了我的梦。

我记得很清楚,1990年的5月24号,我到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报到,接待我的是学校的最高领导李振纲书记。

后来在工作当中,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指导和培养,非常感谢,终生不忘。我很喜欢学校的工作,所以也积极努力地投入教学。那时候学校确实比较小,但是氛围特别好。5月份办公楼门前的杜鹃花盛开,与绿瓦楼前那几棵沧桑年久的大树交相辉映,绿荫遮蔽的感觉,美得像一幅画卷,我很喜欢那个环境。

学校的育人氛围也很好,在学校的主干道上,那些牌子上都写着名言名句,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像春风化雨一样的句子浸润人心,教育我们的学子。

所以,这个学校是在逐步地发展壮大,也是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才有今天的进步。筚路蓝缕80年,经过风风雨雨,学校也茁壮成长,这是总体的感觉。

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建设开工仪式上 时任校领导班子与退休老领导合影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博观约取,盼厚积而薄发”

主持人:您是从1994年开始担任学校的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分管思政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思路,能不能讲述下您的心得体会?

雷韶梅:当时提出了“1233”思路,这是几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从各高校里学习和汇聚过来受到启发而形成的。因为我当时觉得学生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很繁杂的事务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事务上,主要是要教育,特别是要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样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路和一整套的思维理论来支撑这一部分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让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特别是我们学生这部分,各项工作都要考虑到基点上来。多年来在整个教育工作,我也有一定的收获,当时来讲,即使是传统的做法,也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

雷韶梅(右三)接待我国第一位德育教授李燕杰来校讲学(左三)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总体来说,我们的学生是传承了踏实、勤奋、认认真真做事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有咱们兵工的这种忠诚于社会,忠诚于人民的品德。学生在毕业后走到社会上,走到各个用人单位上,口碑都是比较好的,踏实能干,在咱们的校友会上反馈出来的情况是现在很多人都成了骨干,都成了中坚力量,自己发展、自主创业也好,都成了能人、达人。

主持人:您觉得实践活动对学生会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呢?

雷韶梅: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上大学也是一个过程,就是让你能够得到更多的能力提高,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进不进大学这个门对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在大学里,作为新生和老生,无论是在精神面貌、水平上、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状态,都判若两人。

我主张和提倡每个学生都能参加一两个社团活动,在社团当中长点本事,每一个本事都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多一个本事就多一条路,学生不能够死读书和读死书。经过多年实践看来,那些在学校读死书、死读书的学生,后来的发展潜力都不是很大,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的,就有发展前景。所以社会实践是因为应用需要而产生了需要,它是学生的一个必修课。

“我与众人,共赴前程与光芒”

主持人:在学校,大家尊称您为“雷妈妈”,这代表对您工作的一种认可,对此,您有没有什么想跟他们分享一下的?

雷韶梅:我已经退休将近15年了,学校的这块热土,和谐、团结、融洽的大家庭给了我奋斗和付出的机会,感恩母校。重理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兵工的优良传统也一直在哺育着我,受益匪浅。我在人生奋斗的过程当中,能够有这样一个经历,有这么一个快乐的时光,我很满足,很高兴。

学生、青年学者或者咱们青年的同志们非常阳光开朗,这些方面我都受到了他们的感染,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其实从这一点来说,我很感谢他们,我感到满足的就是他们这部分人一直在支持我的工作,帮助我的工作,从而成就我的工作。而我们,就要担任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总的来说就是不负韶华,负重前进,让我们的重理工桃李满天下。

主持人:今年是学校80周岁生日,那么在这特殊的一个时刻,雷书记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学校说的?

雷韶梅:愿我们学校前景更加光芒四射,发展得更好,能够积极地进入高等学校的先进行列当中。

祝福重理工80周岁生日快乐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⑫雷韶梅: 日升月恒,似锦如初,与“理”之缘终生不忘

2020-10-18 08:45:37 来源: 0 条评论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雷韶梅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雷韶梅,女,生于1946年4月,重庆人,1990年到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前身)任职,直至退休。

1969.9-1990.5 历任重庆市国营147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党办秘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组织部长、厂党委副书记;

1990.11-1993.3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前身)党办主任;

1993.3-1994.1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1994.1-1994.12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1994.12-2006.4 兼任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后更名为重庆工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纪委书记

2006.4 退休。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主持人:雷书记您好!您1990年来到学校工作,当时学校叫重庆工业管理学院,能否讲述下您当时到校的情况,还有学校给您的印象?

雷韶梅:1970年,我从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毕业。毕业时年级指导员征求我的意见,希望我能够留校工作。我非常喜欢学校的工作,但因为一个特别的原因,没办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到了工厂。1990年也是一个意外,上级又把我调到学校工作,我觉得这是一种天意,圆了我的梦。

我记得很清楚,1990年的5月24号,我到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报到,接待我的是学校的最高领导李振纲书记。

后来在工作当中,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指导和培养,非常感谢,终生不忘。我很喜欢学校的工作,所以也积极努力地投入教学。那时候学校确实比较小,但是氛围特别好。5月份办公楼门前的杜鹃花盛开,与绿瓦楼前那几棵沧桑年久的大树交相辉映,绿荫遮蔽的感觉,美得像一幅画卷,我很喜欢那个环境。

学校的育人氛围也很好,在学校的主干道上,那些牌子上都写着名言名句,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像春风化雨一样的句子浸润人心,教育我们的学子。

所以,这个学校是在逐步地发展壮大,也是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才有今天的进步。筚路蓝缕80年,经过风风雨雨,学校也茁壮成长,这是总体的感觉。

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建设开工仪式上 时任校领导班子与退休老领导合影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博观约取,盼厚积而薄发”

主持人:您是从1994年开始担任学校的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分管思政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思路,能不能讲述下您的心得体会?

雷韶梅:当时提出了“1233”思路,这是几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从各高校里学习和汇聚过来受到启发而形成的。因为我当时觉得学生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很繁杂的事务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事务上,主要是要教育,特别是要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样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路和一整套的思维理论来支撑这一部分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让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特别是我们学生这部分,各项工作都要考虑到基点上来。多年来在整个教育工作,我也有一定的收获,当时来讲,即使是传统的做法,也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

雷韶梅(右三)接待我国第一位德育教授李燕杰来校讲学(左三)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总体来说,我们的学生是传承了踏实、勤奋、认认真真做事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有咱们兵工的这种忠诚于社会,忠诚于人民的品德。学生在毕业后走到社会上,走到各个用人单位上,口碑都是比较好的,踏实能干,在咱们的校友会上反馈出来的情况是现在很多人都成了骨干,都成了中坚力量,自己发展、自主创业也好,都成了能人、达人。

主持人:您觉得实践活动对学生会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呢?

雷韶梅: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上大学也是一个过程,就是让你能够得到更多的能力提高,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进不进大学这个门对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在大学里,作为新生和老生,无论是在精神面貌、水平上、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状态,都判若两人。

我主张和提倡每个学生都能参加一两个社团活动,在社团当中长点本事,每一个本事都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多一个本事就多一条路,学生不能够死读书和读死书。经过多年实践看来,那些在学校读死书、死读书的学生,后来的发展潜力都不是很大,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的,就有发展前景。所以社会实践是因为应用需要而产生了需要,它是学生的一个必修课。

“我与众人,共赴前程与光芒”

主持人:在学校,大家尊称您为“雷妈妈”,这代表对您工作的一种认可,对此,您有没有什么想跟他们分享一下的?

雷韶梅:我已经退休将近15年了,学校的这块热土,和谐、团结、融洽的大家庭给了我奋斗和付出的机会,感恩母校。重理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兵工的优良传统也一直在哺育着我,受益匪浅。我在人生奋斗的过程当中,能够有这样一个经历,有这么一个快乐的时光,我很满足,很高兴。

学生、青年学者或者咱们青年的同志们非常阳光开朗,这些方面我都受到了他们的感染,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其实从这一点来说,我很感谢他们,我感到满足的就是他们这部分人一直在支持我的工作,帮助我的工作,从而成就我的工作。而我们,就要担任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总的来说就是不负韶华,负重前进,让我们的重理工桃李满天下。

主持人:今年是学校80周岁生日,那么在这特殊的一个时刻,雷书记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学校说的?

雷韶梅:愿我们学校前景更加光芒四射,发展得更好,能够积极地进入高等学校的先进行列当中。

祝福重理工80周岁生日快乐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