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⑨阳礼荣:修建襄渝铁路50周年 难忘“三线学兵连”的青春岁月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余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阳礼荣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阳礼荣,男,生于1944年10月,四川广汉人,1969年毕业于重庆工业学院特种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后分配到重庆国营七一仪表厂(重庆理工大学前身)。
1970—1978年在国营七一仪表厂劳动,与人合作负责全自动双三七高炮电传动装置的小模数齿轮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与加工测量;
1978—1983年在国营七一仪表厂承担1~2毫升联动针剂灌封机的设计与调式,负责5~20毫升联动针剂灌封设计;
1984—1985年借调重庆市国防工办搞军转民民品调研;
1986年复校后任七一仪表厂技术科科长;
1995~2004年调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负责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2004年10月退休。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军事化管理淬炼青春底色”
主持人:阳老师,据了解,您是重庆工业学院时期的在读学生,也是学校参加统招第一届录取的大学生,请您讲讲当时的求学经历以及在校学习的情况吧。
阳礼荣:1965年高中毕业后,我就来到了这所带有军工背景的院校,读的是特种机械制造与工艺装备专业。当时学校管理十分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按照部队编制,一个班36人为一个分队,两个分队合成一个中队,学校共有4个中队,每个中队有指导员和中队长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管理。我们经常要进行一些军事操练,刚开始来的时候不适应,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也就慢慢习惯了。课堂上,我们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制图,物理这些课程。因为老师们认真负责,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所以学习层面没有遇到多大难题。
阳礼荣(三排左一)在校时期旧照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除了理论知识,我们还根据教学计划,与附近部属工厂和校办工厂合作,学生一边在校读书一边进厂实习。进入车间后,给我们分配的任务是制作一些石油钻井的工具。当时校办厂里机器也比较落后,大部分是皮带机床,做起来很吃力。平时我们这批学生对机械设备见得少,所以很好奇,干劲也足。到了车间就跟着师傅进行操作,首先是练习磨车刀,然后是熟悉机器的结构和操作程序,然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大家做得不亦乐乎。现在看来,当时这种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非常好。因为通过实践更能帮助学生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放在今天,这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300余名师生修建襄渝铁路”
主持人:1969年,学校组织教师、学生300余人参与修建襄渝铁路,可否给我们讲讲这段校史故事?
阳礼荣:好的。提起襄渝铁路,也许很多人只知道这是一条连接湖北襄阳与重庆的铁路,却少有人知道它背后的建设者——我校300余名师生组成的“三线学兵连”。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曾花费大量的物力、人力和巨额投资,对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就是“三线建设”。横跨川陕鄂三省的备战铁路——襄渝线,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建。
当时1969年,我们刚毕业就加入到了襄渝铁路修建中。我们300余名师生在中队的带领下,兵分几路。万源、达县、豆平等地都有我们的身影。我当时在万源和达县之间的一个小山区里驻扎。
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说,最难的就是打隧道进行爆破,相当危险。因为川渝一带,多是山地,修路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而且雨天又多,常常修完堡坎没多久,一下雨就垮了,又要重新修,任务相当艰巨。
我当时就是留在基地修堡坎,与我同行的是刘纯莲老师,我们两个经常分到一组,常常是一路修一路相互鼓劲加油。修路的条件真的相当艰苦,我们的伙食中也很少有新鲜蔬菜,以吃压缩蔬菜为主,不开玩笑地说,那个时候,一个个看起来真是面黄肌瘦的,但是大家精神面貌都是很好的,都有信心能圆满完成任务。今年是修建襄渝铁路50周年,可以说,一群风华正茂的“三线”学生,用青春、热血、生命书写着芳华人生。
“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
主持人:学校改建工厂后,当时学校的情况是怎样的?
阳礼荣:我们回来时,学校已经改建工厂了,教室变车间,学校基本按部队编制的原政治部、教务部、后勤部也转变为政工部、生产部,供应部。工种包括钳工、车工、铣工、磨工、焊工、电装配工,检验工,热处理工还有表面处理工等,工厂设有四个车间,一车间搞信号枪生产,二车间搞新品的机械零件制造,三车间是负责新品电器生产和装配,四车间是负责机修。车间除了原来的皮带车床和缫丝车床,新增了很多设备,比如有镗床、铣床、磨床、车床,还有很多进口的齿轮加工设备,如日本的小模数滚齿机,还有西德的小模数刨齿机,这些设备在当时是非常不错的,设备也比较齐全。我负责小模齿轮房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生产。
那个时候,我们生产的军工产品是电传动仪器,用的小模数齿轮,精度要求相当高,齿轮上有一点毛刺测量就不准确,所以为了保证设备的精度,我们除了精心操作外,还在加工工艺过程当中进行了一些工艺处理,比如在机器加工上进行技术革新,直接在机器上安装自制去毛刺工具,清除加工中小模数齿轮周边的毛刺,既保证齿轮精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我们经过了一遍又一遍地实践和调试,才最终想出办法取得成功。
此外我们还设计生产了灌封机(制药机器),许多制药厂比如西南制药二厂、成都制药厂、湛江制药厂、广州制药厂、昆明制药厂等还专门来采购,造福于民。
为校庆题词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主持人:当时工商管理系给您下了调令,原本要把您分配到学校工商管理系办公室,结果后来又把您分配到了工厂,现在想起来有没有后悔过?
阳礼荣:没什么后悔的,服从组织安排。当时第一个想到的根本不是个人得失,因为我在工厂时负责产品技术工作,经过考虑,把我留在工厂负责技术。我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因为那个时候能在工厂为国家、为学校、为人民做事情很有价值。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反正都是为学校工作,都是为学校发展。当时刚刚复校,学校百废待兴,资金非常紧缺,为了给学校多创造利润,我们技术科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其中开发的摩托车磁电机系列产品中,还获得“重庆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果我的人生取得了一点的成绩,那就是源于我的母校栽培。我再次深深感谢母校的教育培养,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我能战胜各种困难与挫折的底气,特别是学校教导我们“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更是终生难忘。
为母校送祝福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