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还须多方合力突围

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还须多方合力突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0-09-16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生存、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就成为当前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如何治理就业率造假现象?一方面,不能苛求高校必须常年保持毕业生“高就业率”,尤其是单纯以就业数据论高低;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还须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和毕业生等多方合力突围。

政府应以经济发展促就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一方面,深入挖掘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用好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等优惠政策,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的方式真正实现多元化就业;另一方面,落实并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畅通就业渠道,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到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

高校应转变办学理念,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压力会给一些大学毕业生带来恐慌、迷茫和焦虑情绪。高校应努力克服“必须签订三方协议”、追求“高就业率”的思想,从毕业生实际出发,做好“一生一策”,加强对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及时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热线;同时,切实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开展网上校园招聘活动,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政策、岗位和求职技能指导,引导他们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

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应协同配合,助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先后出台相关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不少企业克服自身发展困难,增加岗位需求。雇主应从用人理念和企业精神出发,做实用人机制,在对高校毕业生优化服务扩大在线办理事项外,尝试推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并且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面试、体检、签约录取,以真正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倒逼高校就业工作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还须多方合力突围

2020-09-16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生存、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就成为当前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如何治理就业率造假现象?一方面,不能苛求高校必须常年保持毕业生“高就业率”,尤其是单纯以就业数据论高低;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还须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和毕业生等多方合力突围。

政府应以经济发展促就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一方面,深入挖掘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用好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等优惠政策,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的方式真正实现多元化就业;另一方面,落实并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畅通就业渠道,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到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

高校应转变办学理念,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压力会给一些大学毕业生带来恐慌、迷茫和焦虑情绪。高校应努力克服“必须签订三方协议”、追求“高就业率”的思想,从毕业生实际出发,做好“一生一策”,加强对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及时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热线;同时,切实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开展网上校园招聘活动,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政策、岗位和求职技能指导,引导他们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

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应协同配合,助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先后出台相关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不少企业克服自身发展困难,增加岗位需求。雇主应从用人理念和企业精神出发,做实用人机制,在对高校毕业生优化服务扩大在线办理事项外,尝试推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并且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面试、体检、签约录取,以真正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倒逼高校就业工作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